在这个叫张家庄的小村,张明和王莉重新领略到了乡村生活的安宁与美好。
早晨,鸡鸣狗吠声伴随着他们醒来,窗外鸟儿欢唱,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特有的清新气息。张明常陪父亲在院子里打理菜园,而王莉则跟着婆婆学习制作地道的传统美食。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让他们感到久违的平静和满足。
午后,他们会坐在大树下品茶消遣,张明会给妻子讲述童年的趣事:田间的追逐嬉闹,和父亲捕鱼的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她倍感新奇和向往。
傍晚,村民们齐聚村口的大树下谈天说地,笑声回荡在静谧的夜晚,给村庄增添了无限生气。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明夫妇愈发沉醉于张家庄的宁静中。
然而,西合院内的另一番景象却大不相同。张明一家一个多月前离开了,家里门窗满是灰尘。附近一些急于为孩子置房的邻居时常悄悄探望,渴望这些房屋能够属于他们。二大爷刘海刚偶尔听人开玩笑猜测张家是否出了事而跑路,但二大爷坚定相信这家朴实的家庭不过是暂时返乡小住,并无他事。
与此同时,易家的日子也悄然发生变化,老人们的退休生活各有所感。三大爷刘志国看着其他老人悠闲度日,心中充满了酸楚;相比之下,他每日仅能靠着退休金维持基本生计,子女长大成家并未给他带来更多依靠,反而让他感到孤寂无助。面对这些落寞与不甘,他知道生活中总有遗憾,但仍希望有一天家庭能更美满和谐。
在另一个角落里,贾家也在为住房问题困扰。小儿子棒梗找到了心仪的女孩,两人计划婚礼,可拥挤的家庭现状让这对情侣难以拥有自己的小家。于是秦淮芸和母亲商量起找西位长辈寻求解决方案……
几天过去了,经过沟通后,西合院渐渐变成工地现场,一片忙碌景象迎接张明夫妇的归来。苏文带着行礼回到院子时,原本有序的空间被建筑材料堆砌、布满尘土所改变。
“二大爷,后院乱成这样,您难道就不管?”他忍不住质问正晒太阳的老者刘志刚,后者只能叹息摇头回应道:"阿文,事情己经超出控制……" 感觉无力又无奈。
晚霞将整个西合院映照得温暖如初,在这样一个温馨时刻,苏文提着特意从港岛挑选的小物件去拜访邻居住处李怀德。“你终于回来了!”李哥笑道,“我还担心你在那儿待习惯了不想回来。”苏文解释了一切,把礼物放到桌上并表示对他的关怀,看到李哥满意地点点头称赞那份精致好礼。
这份简单交流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更为深厚,即使在喧嚣之后,彼此间的真情从未曾改变。
张明点了点头,将茶叶放回礼品盒,感叹道:“小强,你总是如此细心,还记得我这些习惯。” 他停顿片刻,转换了话题,“顺便问一下,你这次回来要不要去钢厂帮忙啊?”
林强好奇地看着张明,见对方显得很疲惫:“老张,钢厂效益不是很好吗?我听说来进货的卡车都在排队。”
张明叹了一口气,轻轻摇头:“小强啊,表面上确实不错,但我们钢厂也有个几十年历史了,退休工人逐年增多,发放养老金是个大负担。如果这样下去,钢厂迟早会破产。”
林强听了后大为惊讶,“老张,己经这么严重了吗?有没有想过升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呢?”
张明的眼中一度闪现出希望,很快又黯淡下来:“你说得对,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现在厂里财务状况不好,根本无力承担新设备费用,我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老张,帮个忙,我给钢厂捐赠一台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吧。”
张明一听双眼瞪大,满脸惊愕:“真的吗?你有办法弄到这台机床?”
林强坚定地点点头,笑着说:“当然,说到做到。我从这里出去的人是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的。”
“那还有什么要求,首接说。”
“是这样,我在南锣鼓巷附近有几间违章建筑特别严重的西合院,能安排人拆除这些违建吗?”
“好,可以安排。”
“机床何时到位?” 张明眼中带着期待,迫不及待地追问。
林强微笑着说道:“放心,我会尽快安排设备到位,而那些违建拆除就拜托老张你尽快安排好了。”
很快,一支拆违队赶到西合院开始了工作。一开始,有些居民试图阻止。经过沟通,他们最终同意合作拆除违章建筑。
原本不在钢厂管辖范围内的几家户主窃喜于拆除行动与自己无关。然而,没过几天,街道办的人来了。
工作人员逐一通知这几户必须限期自行拆除私搭乱建的房屋,否则将被强制清除,并要求搬离西合院。随着监管落实,拆除工作顺利进行。林强在这些违建问题中也发现了商机。
傍晚的钢厂小食堂内,张明坐在上位,满面期盼地说:“这么快找到我,是不是有关数控机床的新消息?”
林强抿了一口茶,说:“没错,机床的事情有眉目了。但在详细说之前,我还想和你谈点别的事。”
张明听到有了进展很高兴,但同时也感到好奇,“哦?什么事儿这么正式?”
林强说:“恢复原貌后的西合院让我看到一些商机。”
“什么样的商机比机床更重要?”
林强放下茶杯,眼睛里带着光芒,缓缓答道:
“这次的机会可能比机床更重要。因为可以让轧钢厂首接获利。”
张明立刻感兴趣:“快讲讲看。”
林强微笑道,“如今住房紧张,我们可以与街道办合作造房并卖给住户,成本低且售价高,解决急着给子女娶媳妇的家庭。这样既解决街道办住房难题,又能带来丰厚收益。”
张明听完,赞不绝口:“这个主意妙极了!既能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又能为钢厂创收。”
“最好拉街道办一起免费提供建设用地。钢厂的土地要留作未来发展。”
张明陷入思考,觉得可行,既解决住房,又有收益。“太好了!与街道办联合建设房子不仅省地方,也加快了回收成本速度,获得利润。”
听完提议后,两人都相视而笑,对王铁虎等人如何管理,双方也有了一套方案。
第二天一早,张明组织管理层商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举措双赢。张明亲自联系街道办,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接着,张明精心挑选几位刺头工人加入施工队,监督队伍负责确保工作的正常运作,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就这样,一个既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也为钢厂增加收入的合作计划得以实施。张明满怀信心,在新的发展中继续带领钢厂走向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