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翼 作品

第268章 详细理由

也因此,秦朝征服六国的战争,多以调动中原地区的军队出征为主。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战场上,一群从小习练格斗技艺的职业战士列阵作战,轻松压制许多由临时召集农民组成的队伍。

然而,和隋唐时代很快便崩溃的府兵制不同的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尽管授予普通百姓的土地日益减少,但政府手中依然掌握大量资源。

这主要是得益于秦律中的退阶承爵体系。

在商鞅设定的原则中,若想恢复先辈的地位,士兵们只能依靠杀敌立功。

这也是秦汉时期中原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源泉。

发展工业则可以延续这一动力。

历史证明,日后的某个海洋帝国为了销售其生产的商品,并获取廉价原材料,需要依赖强大的军事力量。

对于子墨而言,借助工业化进程吸引剩余劳动力从土地迁离,缓解人地矛盾,同时保持大农场运营以及相应数量职业士兵的存在,是一个可行方案。

具体方式是将进入工业区的人编入户工籍,不分配农田,而通过发放薪酬,让他们以收入换取生活用品。

此举能够促进工厂所在地的商业和工业繁荣。

子墨看着远处厨房忙碌的妇人和孩子,认为除了商铺,医疗与教育资源等设施也需进一步完善。

他思考间,感觉自己的设计犹如日后国有工厂一般……

不过两者实有根本不同。

后来的国有单位属于集体所有,目前的工业园区表面上归秦国政府管理,实际却是子墨个人财产。

换句话说,这既意味着上断头台的风险,也可能面临更公开示众的结果。

子墨微笑摇头,周围随行者不安,不知是否因自身失误。

当结束对作坊视察后,侍中王成跑来询问车辆是否返回天池宫。

子墨略一思索,决定暂不去天池宫,转而前往渭南清泉宫。

只因顾虑太多冗杂之事……

稍后感谢支持过的朋友。

“年轻人,去西方吧……”

琅琊郡治下一高台上,此时聚集了几百名地方百姓,在倾听一个属官的话语。"黄河奔涌,滋养两岸广阔平原……”

“天空辽阔、草原无垠,微风拂过,羊群显现……当地人常讲:随便就能捡到野兔,用瓢可以捞鱼,飞鸟首接坠入饭锅中……”

“去那儿吧,官府提供建筑,登记在士伍名册的人分得百亩田地,三年免除公役,五年免税……娶妻只需一只肥羊即可把生养能力强的女子领回家。”

这名地方官读到有关女子内容时略微犹豫,搔了搔头,还是继续大声念着告示。"每郡名额有限,仅限一千户,时不我待。”

身穿黑服的陈川站在人群中,他的注意力并不在地方官身上,而是聚焦于对方身后几张大幅黄纸。

因为尺寸够大,虽然上面字多,不识字的人也能大概理解。

通常情况下文字简单是因为书写字纸稀少贵重之故。

片刻后,地方官员念完通告,周围人群慢慢散开,该官员继续留下等候,再过些时辰会有其他人赶来听下一遍。

陈川正了正衣冠,在士兵与当地小吏们的注视下走向台阶,向着碑文鞠了一躬,开始逐字细读。"二十六年间, 帝业初成……"

这是日后非常著名的‘琅琊铭文’。

此刻所处之地正是当年秦皇安置三万民众、夯土建立的著名琅琊阁。

古时仙师出发求长生也是由此港口远航。

但今日陈川到达此处并非为了追查仙家踪迹并押解至京问责,而是前来联络同宗琅琊世家。

确切说是为了选派一位秩比五百石的新盐司及若干助手,全权负责齐鲁西郡制盐事务。

私欲无可厚非,况且此安排也有扶苏默许成分。

当然,在陈川眼中,或许更多是他愚昧妹妹的枕边建议影响……

---

咸阳城,天池宫。

虽昨夜开始咸阳飘雪,但玉花殿内依旧温暖宜人。

被戏称愚钝的方婉外表披着简陋麻布外衣,头发随意束起却细心打扮面容,别具韵味。

眼前摆满各色瓶罐,颇似后来的科学实验场景。

唯独遗憾她不是穿着白大褂,且附近缺乏主要角色。

否则会更添氛围……

“丹砂一两”方婉动作娴熟,称量用于制作

“殿下,谏议大臣宋诚求见。”

“啊?这等大雪纷飞之时,他来所为何事?”李成向廊道另一头望去,看见了正站立于雪中的宋诚,轻点了下头。

宋诚见状快步走来,深鞠一躬道:“臣,谏议大夫宋诚拜见殿下!”

李成待其礼成后,轻轻抬手做了个请起的手势,并带笑说道:“不顾家中暖意来寻寡人,莫不是想要点好处?实话告诉你,朕可从不额外馈赠。”

宋诚虽满脸无奈,但心里暗觉舒坦。

李成如此言辞恰说明了亲近之意。"殿下,臣今日特来请退。”说罢递上一份辞表。"咦,正当壮年便想解甲归田?”李成略侧头,身旁侍立的内侍即刻接过了辞呈。

李成不过是随口调笑几句,毕竟之前二人早己谈及宋诚有意离京出任一方郡官。

宋诚听后也只是笑笑,眼神里带着些许恳切。"宋卿打算赴往何处任职呢?”李成立刻追问一句缓和氛围。

宋诚沉思一会答曰:“江陵。”

“为何不是临淄?”李成诧异:“原本以为你应选择这个富裕之地。”

李成心里早有盘算,本打算把懂军务且可用之人安排去要冲临淄,而对唯忠诚却缺乏才干的张良则安排往北方较为偏远之处。

在历史上,若不是张良战死前线,则会守卫至最后一息,连敌人也不禁动容。

这也是李成并未彻底将另一重要人物处决的缘由。

另外一个因素则是:死亡并非最大惩戒,而是眼看着最珍爱事物逐件被毁方才痛苦万分,这就是所谓“求不得”折磨。

如今面前的宋诚表示出自己更愿意赴往边地的决心。"请说清为何偏向江陵而非临淄的缘由。”李成调整心绪注视眼前神情认真的宋诚。

宋诚稍顿片刻说开:“殿下有所不知,闻知殿下派高远前往视察风俗,并有权独断处置事务。”

说到这里,他对高远品性赞了一番。"故有此公在彼处辅佐张太守,那里的治理必能重振新象!而我对江陵另有想法……”

李成眉头微锁想起江陵的战略位置关键。

于是,他认真道:“希望听听更详细理由!”

---

在章华宫的一处阁楼里,李成和宋诚分居檀木几两侧静坐下来。

几间摆着造型独特的熏炉袅袅香气弥漫周围,带着丝丝甘润夹杂药草味道。

宋诚轻嗅一口香气开始述说:“说起江陵的故事,真有一段时间的渊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