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应该都没有赖床的习惯,一个是来自生活的压力,另一个则是晚上八点多一点点就睡了,睡眠那是绝对充足。
年轻人身体好,火力旺,不管多累,睡一觉总能恢复。
老王回来了,带着几斤大肥膘,这是他好不容易“抢”回来的,真的可以用抢来形容。
五五年,农村还在实行农业合作社,主要的生产和发展还是以粮食为主,畜牧业什么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这个时代还没实现农业机械化,公社还没开始,拖拉机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农民只能在地里劳作,还没有脱产。
今天休息,王山一大早的就去菜市场里守着了,跟那些妇女们抢大肥膘。
柴米油盐,各个都很珍贵,在现在的日子里,油是最珍贵的。
建国才第七个年头,人口还没迎来完全大爆发,虽然没有工业化肥来增产粮食,但粮食基本上是够用的,土地多人口少。
柴也可以用煤代替,盐就更不用说了,油没办法,油很珍贵,大肥膘炼油很香,在民众里很受欢迎。
老王提留个篮子,把肉藏得严严实实的,还找了块布盖住,非常的小心谨慎,把财不露富演绎的淋漓尽致。
外面现在不太平,正是肃清的时候,加上那些没抢到肥膘的妇女看着眼红,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老王的人生活得非常通透。
吃过饭,老王先把大肥膘切掉一小半,然后就开始炼油。
他们家现在双职工,非常的富裕。
“孬蛋,中午咱们包饺子吧,吃白菜油渣馅的,可以吧?”
“行。”
王用正在翻词典,他记忆中有简体字的写法,但还是非常谨慎的在学习了一遍。
文字推演和代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什么样谁也说不清,先学了再说,这也是科长的好意,也能让王用更好的进步。
老王炼好油,空气中充满香味儿,一首飘了很远。
当然,也没谁流着口水在门口等着,院里的孩子还是很有家教的,半大的孩子自尊心也很强,在他们这个年龄,最好面子。
老王炼好油,找张纸包着那提前切下的一小半肥膘就出去了,走之前还偷偷的望了望正在学习的王用,打了个招呼就偷偷的走了。
虽说是二婚,但你如果不对人家好,人家凭什么嫁你,老王看得很透。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己。
院子里开始热闹了起来,院里的邻居们大多都是在轧钢厂工作的,今天都休息,忙碌了一星期,大家都很珍惜这天的休息。
院里的邻居还算团结,家长里短,很少有鸡毛蒜皮。
中华大地刚混乱了近百年,山河破碎现在都在重建家园,人们十分珍惜。
好日子来之不易。
加上今年的公私合营十分的成功,适龄的人差不多都找到了工作端上了铁饭碗,每个月收入稳定,大家也算富裕。
在多生好多生伟大的口号下,没有娱乐的年代,大家都在纷纷造娃。
人多力量大,孩子多了腰杆子硬气,特别是男孩多了,那是真的厉害!
今年伟人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中华大地上纷纷出现了许多奇女子,她们性格不服输,认为男人能做的工作女人也能做,各个行业突然出现了许多女工,包括钢铁等重劳力工业,卡车女司机等等。
她们为男女平等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响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想打破几千年来重男轻女,女子不如儿男的说法。
太阳升的越来越高,温度也越来越温暖,王用合上书本,开始准备在院子里逛逛。
他不是闲的无聊,他是想看看后院儿的两间房子。
老王的事儿年前年后就要成了,家里就两间房,人家娘俩儿来了之后是真的睡不开。
王用先把门锁上,家里没人,老王出去了,防止有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前院儿很是安静,孩子们都从院儿跑到胡同里玩儿去了,各家的妇女都在忙于各家的家务,家里的老爷们大部分都出门了。
阎埠贵在星期天会选择骑着自行车去钓鱼,李贤英在家里给孩子加紧改衣服做鞋,老张家刚要了个孙子六根,宝贝的很,看得很紧。
其他的邻居们也都在趁着这次星期天开始收拾家务,和出去办事,无忧无虑的只有那群孩子。
进了中院儿,看到的又不一样了,虽然只是隔了一道墙,中院儿比前院儿热闹的多。
易中海正在熬着中药,味道很重,一大妈正在剁着馅,一个瘦弱的老太太正坐在厨房门口晒着太阳跟她说着话,看来中午他们也吃饺子。
秦淮如正带着自己的儿子棒梗在院里乱转,两岁多的棒梗很是可爱,胖乎乎的,刚学会跑没多久,跑的很溜。
傻柱顶着鸡窝头,像是刚睡醒一样,何雨水正在自己房间门口晒着太阳写作业,很是安静。
剩下的几家妇女都在水池边上打水洗衣服。
“哎,兄弟,有什么事儿吗?”
傻柱笑着走了过来,从兜里拿出烟,嘴里说着话,给王用发了一根。
王用接过,两人点上,才开口道,
“没什么事儿,我就是出来走走,去后院儿找光齐玩一会儿,柱子哥这是刚睡醒?”
“嗨!今天不是休息嘛,兄弟,你不知道,托你的福昨天晚上厂长书记点我的名让我做小灶,好家伙,我忙活到九点多!
兄弟,大恩不言谢!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到时候哥哥我请你喝酒!”
“再说吧柱哥,我就不打扰你收拾了,我先走了。”
“嗯,你先忙着。”
两人互相打了招呼就分开了,王用跟傻柱只是普通邻居的交情,没有那么好,关系也没处到那份儿上,毕竟两人隔了几岁,不是一时的人。
王用往后院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