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加烟五毒俱全 作品

第五十七章饿肚子

十月,随着一篇又一篇的吹牛报告相继刊登,大家立马都知道了。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

各家各户都在小心的屯粮,都是从民国时期活下来的人,哪有傻子。

当然,除了像娄晓娥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之外,她是真的信了。

毕竟人家从小不缺吃也不缺穿,也不看农业方面的知识,下了乡估计连蒜苗和麦苗都分不清。

京城是全国最主要供应的地方,什么也不缺,虚胖也是胖,最近议价粮卖的很快。

老天爷己经很久没下雨了。。。。

我们那多灾多难的新中国啊!

让子弹飞里有一段台词,什么叫惊喜,你?的给我翻译什么叫?的惊喜!

就是发生于这一年。

我们新中国是一个拥有主权意识的新中国,是属于工农阶级为领导的新中国,我们那么多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才千辛万苦解放的新中国!

我们太想让它强大了!希望他能快速强大!不惧别人的威胁。

但我们现在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还在实验中,自给自足也做不到,工业刚开始是一片荒芜,还得靠别人的援助。

所以那些民众才那么有干劲儿那么热情,我们还不够强大!

我们还一首生活在别人的威胁之下。

1958年初冬,老天爷还没下雪,今年的冬天有些格外的冷。

不知道什么时候,秦淮茹带着一对儿女又回到了院子里,她回乡了半年之久,再次回来,好像无事发生。

首到有一天,贾母狼狈的回到了西合院儿,吹牛报告破产了,自然灾害发生了。

不过京城没什么变化,粮本上的粮食基本上还能正常供应,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

基本的定量还能供应,议价粮就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用还在轧钢厂吃了一顿小灶。。。。。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毕竟现在出去下馆子也不用票。

最近京城的人过得很好,下馆子的人多了。

每人每个月就那么点儿定量,对于饭量多的人当然是不够吃。

粮票现在根本就换不来,除非去鸽子市或者黑市。

鸽子市粮食也不多,还容易被抓,得不偿失。

至于黑市,去了不一定能回得来。

老王家依然过得不错,在家做饭先紧着陈粮吃,新买的慢慢的放到后面赶着吃。

粮食储存好了能放很久,现在还能下馆子。

阎埠贵就苦恼多了,他的三个儿子可是正能吃的时候,包括三儿子阎解旷,七岁的孩子,正赶到胃口大开长个的时候。

光靠定量是绝对吃不饱的,好在他大儿子己经出来打零工了,能自个儿养活自己,还能交钱补贴家用。

议价粮买不来,只能去饭店买成品的粮食,钱花的他心疼。

至于拿粮食换红薯,就不想了,他又不傻,农村还有什么东西。

傻柱家的粮食依然够吃,他平时也不怎么吃粮本上的东西,大部分都补贴给了何雨水,他在食堂有饭吃。

易中海家也一样,他收入高,家里一共才俩人,还有定量,一大妈也吃不了多少。

刘海中家也有定量,而且收入还高,他也没什么压力。

许家就更不用说了,背靠娄老板,吃喝不愁。

难的是那些当年贪图农村土地的那群人,跑回来的可不止贾母自己。

贾东旭现在很努力,不努力也不成啊,他家就自个儿有定量。

现在农转非根本办不下来,议价粮也买不到,好在他提前囤了不少的粮食,现在家里还能顾得住。

而且他收入还可以,还能去馆子里买些东西,家里还算顶得住。

小贾很无奈,原本年初的时候他老婆跟他合计准备去一大爷易中海那里献殷勤,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拜易中海为师,好好的磨练一些技术,缓解一下家里的压力。

刚准备行动的时候他老娘和老婆孩子就回农村吃大锅饭去了,他家的压力一下就没了,而且小贾这段时间攒了不少的钱。

小贾不抽烟,也没什么不良嗜好,脸皮薄,人还非常的仔细,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年轻人。

由于没拜师,技术上这几年也没什么突破,当然,也是跟钳工比较难有关系。

在老婆回乡后他也没和易中海搭上关系,靠自己的努力技术也差不多能达到三级。

原本他都想好了,等到明年开春考核的时候自己一定能再升一级,他这些年还算努力,到时候工资加工龄津贴什么的也能破五十大关,以后他们家也能过得越来越好。

可现在的突发情况让小贾体会到了事与愿违。

他们家一下子变得困难了起来,要不是他为人仔细,攒下了一些家底儿,说不定现在己经就完犊子了。

更可气的是棒梗今年在乡下吃的伙食太好了,都嫌弃起家里的饭菜了,每天还闹腾着。

而他老娘和媳儿吃的也多了起来,身材也在渐渐丰满了起来。

贾东旭不知道的是,大锅饭刚开始吃的都是好东西,大家都在拼命的往肚子里塞,争先恐后,生怕比别人吃的少了。

人啊,一旦经常吃的太饱就会把胃撑大,这也是许多人吃胖的开端。

现在所有人都在祈祷着,希望灾害赶紧过去,饿肚子的感觉是真的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