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宣告着己经到了收尾工作了,准备分享胜利的果实。
这也是一场入关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冶金部。
“小杨,最近做的不错,才五月,今年的生产指标都完成了,以后要再接再厉!”
王部长带着笑看着老杨,老杨一脸的苦涩,张了张嘴也没说什么。
轧钢厂被他带的一团糟。
他后悔了,但也退不了场了。
“老领导,我年纪大了,这些年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我想申请离休,您看?”
“诶!现在正是要紧的关头,你受委屈受了那么多年!这是对你的补偿,也是能力的肯定!
你还年轻着呢,还可以发光发热!”
“老领导,我”
“不要再说了,精力不够是吧?那正好!”
“嗯?”
老杨一脸的疑惑。
“你们红星职业学校不是荒废了嘛,今年高考定到了七月,录取率还是很低,很多人都录取不了。
这样,教育部的开会决定,把中专也陆续开放,想用你们的学校。
当然了,你放心,名字还是红星职业学院,到时候分配的时候也会向你们轧钢厂倾斜的!”
“老领导,这合适吗?”
“合不合适我不知道,但是你们轧钢厂现在办不起中专,学校放在那也是浪费,还不如交给教育部重新分配!”
“老领导,我”
“哦,对了,红星罐头厂副食部要走了,反正他们现在也是听调不听宣,你也管不了,文件到时候和职业学校一起发给轧钢厂。”
老杨出了办公室,失魂落魄的坐在冶金部的角落,整个人呆呆的。
他不想回去,也不敢回去。
他不知道回去该怎么说,该怎么面对轧钢厂。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秘书焦急的在角落里找到了他,看着正在发呆的老杨,他立马搀扶了起来。
“杨厂长,怎么了?怎么突然坐到这里了?”
“我没事儿,只是突然想静一静,我们走吧。”
老杨很快的收拾好心情,坐着车往轧钢厂驶去。
不过老杨的担心有些多余,现在没人关心这些了,各个部门都被搞的焦头烂额。
老杨是幸运的,他七五年的时候就官复原职做了厂长,六九年的时候王用就把他调到二分厂做厂长,但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幸运的。
剩下的老同志们都是七六年以后才官复原职,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不服输的性格纷纷的大干快上。
这几年国企的职工过得很幸福,都天天加班,拿着比平时更高的工资在生产着,有的厂子首接把五年后的产能都干了。
现在生产过剩,消化不了,一场经济危机悄然浮现。
他们的生存严重的破坏了计划经济,内销不了,农村买不起。
很多公社的社员一年到头甚至还倒欠公社钱!
加上这几年的天灾,高考时那么多知青回城,养了那么多吃干饭的人农村的压力越来越大。。。
老杨没过几天就收到了文件,他最终一叹还是签下了。
轧钢厂早就是一盘散沙了。
除了总厂,其他的产业甚至分厂早己听调不听宣了。
总厂也不太平,宣传科从五五年扩建都不归他管,现在更不甩他。
至于后勤从始至终他都没能插得上手。
现在生存的看他跟看仇人似的,包括杨为民。
他也没想到五块钱能有这么大的隐患。
京城现在选择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了,没人管,这也是一种试探。
特别是点子多的年轻人。
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给他们,他们只能想办法养活自己。
而那些聪明的人发现摆摊比进厂挣得还要多。
京城现在乱糟糟的,大街小巷里全是人,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人。
摆摊的大军不止是年轻人,一些大妈们也悄然的加入其中。
而摆摊大军里最多的还是那些学生。
他们大多数是从农村首接来考试的,上了大学的他们没有自力更生的手段,还没有工资。
有的还要养着老婆孩子,生活压力特别的大!
在差点饿死了一批大学生后,教育部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紧急的报告给了上面。
于是大学生才有了津贴,终于不用担心饿死了。
社会整个一片糟糕,所有人都在讨论一条新的出路,大家都在探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