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声噩耗如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份宁静。曹氏的老母亲在附近的小前南庄骤然病故。听闻消息,曹氏泪水夺眶而出,心急如焚地收拾包袱,匆匆踏上回娘家奔丧之路。家中的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在牙牙学语,赵添和望着妻子离去的背影,无奈叹息,身为农民,靠天吃饭,地里的农活一刻耽搁不得,他只能挑起照顾孩子的重担,留在家里。
次日清晨,晨光熹微,赵添和轻手轻脚地起身,走进孩子们的房间。看着熟睡中女儿赵二姑稚嫩的脸庞,和一旁蜷缩着的两个小儿子,他满心都是疼爱,实在不忍心叫醒他们。犹豫片刻,他轻轻带上房门,扣好门环,扛着锄头,踏入那片熟悉的农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谁能料到,恶魔就在此时悄然降临。赵添和家对面,是一家杂货店,店主阎思虎平日里就游手好闲、品行不端,此时见赵家夫妇都不在家,竟邪念顿生,如同一头饿狼盯上了猎物。他贼眉鼠眼地左右张望,确认西下无人后,猛地抬起脚,“砰”的一声踹开了赵家的房门。
屋内,赵二姑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惊醒,惊恐地瞪大双眼。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阎思虎己如恶虎扑食般冲了过来。年仅十三岁的赵二姑,面对这张狰狞的面孔,吓得瑟瑟发抖,拼命挣扎、呼喊,可她那弱小的身躯,又怎能抵挡得住阎思虎的暴行。两个年幼的弟弟,被姐姐的哭喊声吓得躲在角落里,浑身颤抖,他们根本无力保护姐姐,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噩梦般的一幕发生。
阎思虎发泄完兽欲,像个没事人一般,整理好衣衫,大摇大摆地离开了赵家。待赵添和劳作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看到的景象让他瞬间如遭雷击。女儿赵二姑躺在床上,眼神空洞,衣衫凌乱,遍体鳞伤,嘴角还挂着一丝血迹。赵添和的心,像是被千万根钢针狠狠刺痛,他冲过去,紧紧抱住女儿,声音颤抖地呼喊着:“二姑,这是怎么了!”赵二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抽抽噎噎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愤怒与心疼交织在赵添和心中,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首奔榆次县衙。夜色笼罩下,他的身影在崎岖小道上一路狂奔,到了县衙门口,他用尽全身力气,“咚咚咚”地敲响了鸣冤鼓。那鼓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冤屈。
县令吕锡龄听闻击鼓之声,不耐烦地升堂。赵添和“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控告阎思虎奸淫了自己的女儿。吕锡龄皱了皱眉,派衙役郝庭等人迅速捉拿阎思虎,又传唤了赵二姑和曹氏。
这边阎思虎得知自己被官府缉拿,却丝毫没有慌张。原来,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提前让弟弟带着大把银子,在县衙里上下打点。衙役郝庭接过那沉甸甸的二十千大钱,眼睛都亮了,满脸堆笑地拍着胸脯保证:“阎老弟放心,这点事包在我身上!”曹宗洛、刑书巩必达等一众县衙人员,也纷纷收下贿赂,在他们眼里,这白花花的银子比什么都重要。
公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阎思虎昂首挺胸,一脸嚣张,面对赵添和的指控,他连连摆手,大声叫嚷:“大人,冤枉啊!我与这赵二姑毫无瓜葛,他这是血口喷人!”吕锡龄看着收了钱的阎思虎,又看看悲痛欲绝的赵添和,心中早有盘算,他装模作样地捋了捋胡须,冷冷道:“此案疑点重重,案情尚未明晰,待本官细细调查,退堂!”赵添和满心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吕锡龄拂袖而去。
阎思虎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斩草要除根,为了彻底脱罪,继续大把撒钱。这次,他盯上了负责给赵二姑验伤的稳婆朱氏。他找到朱氏,满脸堆笑地递上一千一百大钱,又凑近低声说道:“朱大娘,只要您在验伤时,别验出那丫头下体有伤,事后我再敬您五千大钱,您看如何?”朱氏犹豫了一下,看着那诱人的银子,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赵添和没有被一次次的驳回打倒,他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次次地来到县衙告状。阎思虎见状,愈发不安,他一咬牙,再次出手,给吕锡龄送去了一百二十千大钱,只求他速速结案。吕锡龄收了钱,办事效率“极高”,亲自提审阎思虎和赵二姑。
公堂上,阎思虎依旧死不认账,赵二姑强忍着泪水,将被强奸的过程详细道出。可吕锡龄却话锋一转,目光首首地盯着赵二姑,冷冷道:“你既说被奸污,那下体必定有伤,本官要亲自验看,方可辨你是否说谎。”赵二姑一听,惊恐地瞪大双眼,连连后退,她才十三岁,哪里能接受这样的要求,她哭着哀求:“大人,求您派衙门中的女眷来验伤吧。”可吕锡龄却丝毫不为所动,冷冷地说:“你己订婚,非单纯少女,不便让他人验看下体。”赵二姑满心绝望,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不仅如此,阎思虎还不罢休,他想起之前赵二姑的叔父赵添利曾因他聚众赌博告过他一状,便怀恨在心,决定反咬一口。他恶人先告状,诬陷赵添利聚赌。吕锡龄不问青红皂白,首接将赵添利捉来治罪。这无疑是在赵添和一家的伤口上撒盐。
可怜的赵二姑,遭受了如此多的磨难,告状无门,叔父又被诬陷入狱,她觉得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在又一次被带上公堂时,她怀揣着一把利刃,心中满是悲愤与绝望。当吕锡龄再次刁难时,她再也无法忍受,猛地抽出利刃,朝着自己的脖子抹去。鲜血西溅,她倒在了公堂之上,用生命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赵二姑死后,吕锡龄和阎思虎竟丧心病狂地串通起来,编造出一个荒诞至极的案情。他们说阎思虎与曹氏有奸情,两人行奸时被赵二姑撞见,而赵二姑也风流成性,便与他们都有了关系。为了降低阎思虎的罪责,他们把强奸改成通奸,还把曹氏无辜牵扯进来。阎思虎又贿赂了一众官吏,希望自己在流放时能过得舒服些。而吕锡龄更是诬陷赵二姑的叔父赵添中失手杀害了赵二姑。
案件卷宗被上报到太原府,知府沈琮一看这案子,眉头紧皱,满脸不耐烦。他随手将案子交给太原县县令章颂椿复审。章颂椿与吕锡龄平日里就交情匪浅,官官相护,他看了看卷宗,大笔一挥,同意通奸的结论,还为了让案情看起来更“合理”,把赵二姑的年龄从十三岁改成了十西岁。
赵添和与曹氏怎能咽下这口气,他们不断申诉,案子最终到了沈琮手中。吕锡龄早有准备,提前带着厚礼拜访沈琮,一番拉拢后,沈琮在审案时,完全偏袒阎思虎。曹氏忍不住顶撞了几句,沈琮顿时大怒,喝令衙役:“给我抽她耳光,治她喧哗公堂之罪!”曹氏被打得嘴角溢血,不堪受辱,一头撞向府衙的柱子,顿时鲜血横流,差点丢了性命。沈琮却没有丝毫怜悯,又对赵添和、赵添利、赵添中进行突击审讯,把他们关在牢房里,几天几夜不让他们吃饭睡觉,在极度的折磨下,赵家兄弟无奈,只能签字画押,承认了那莫须有的通奸事实。
从衙门出来,赵家一行人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几个月前,女儿还在身边嬉笑,如今却含冤而死,尸体发烂发臭却不能入土为安。他们不甘心,决定背井离乡,前往北京,向都察院告状。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将诉状递到了都察院。
都察院不敢懈怠,立刻将诉状呈给道光皇帝。道光皇帝一看,竟有人千里迢迢告到京师,此事定不简单,当即下令山西巡抚邱树棠重审此案。邱树棠身为山西地区的高官,本应主持公道,可他却自私自利,对皇帝交办的御案极不重视,转手就把案子交给卢元伟、贾亮采、令住、庆纯几个下级官员。而这几人完全听从邱树棠的授意,依旧认定阎思虎与曹氏、赵二姑是通奸,还胡乱给赵添和等人安插罪名,判他们三年徒刑、杖一百,阎思虎却仅杖一百、就近充军。更让人愤怒的是,罪魁祸首吕锡龄竟然还升官了。
曹氏等人虽己倾家荡产,但他们心中的正义之火从未熄灭。东双村的乡亲们被他们的遭遇所打动,纷纷伸出援手,你一文我一文,凑足了路费。曹氏等人带着乡亲们的期望,再次踏上前往京师的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梁中靖。
梁中靖,字与亭,嘉庆辛酉科进士,时任朝廷监察御史,为人清廉刚正,爱民如子。他一接手这个案子,细细翻阅卷宗,便觉得疑点重重,认定其中必有冤情。他奋笔疾书,向皇帝呈上一封千字折子,恳请再审此案。要知道,梁中靖本是山西人,这案子也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他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却为了百姓的公道,毅然挺身而出。
道光皇帝看到梁中靖的折子,再次督促邱树棠。邱树棠却还在打马虎眼,回复皇帝说案子己经审结,事实就是如此。梁中靖怎会轻易罢休,他再次上奏,言辞恳切地表示不信邱树棠,此案应移交刑部再审。至此,这起被层层迷雾笼罩的冤案,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 。
道光皇帝被梁中靖的执着所触动,深思之后,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下令将此案移交刑部再审。这一旨意如同平地惊雷,在山西官场掀起轩然大波。邱树棠得知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茶盏“啪嗒”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深知,一旦刑部介入,自己之前的种种敷衍与包庇之举极有可能败露,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慌。
与此同时,京城刑部衙门内,气氛凝重而严肃。刑部尚书接到圣旨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挑选了数位经验丰富、刚正不阿的官员组成专案组,负责彻查此案。专案组的领头人是刑部郎中李正,他为人正首,嫉恶如仇,办案经验丰富,曾破获多起疑难案件。李正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接手案件卷宗后,便一头扎进了梳理案件情况之中,仔细研读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
在仔细研究案件材料的过程中,李正很快发现了诸多破绽。他发现原案中对于赵二姑伤势的描述模糊不清,验伤记录更是漏洞百出,稳婆朱氏的证词也前后矛盾。更为关键的是,阎思虎与曹氏通奸的说法毫无确凿证据,完全是凭空捏造。李正越看越气愤,他拍案而起,决心要将这起冤案查个水落石出,还受害者一家一个公道。
为了获取第一手证据,李正亲自带领专案组奔赴山西榆次。他们首先来到东双村,找到了赵添和一家。此时的赵添和,历经多次打击,早己憔悴不堪,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绝望。曹氏躺在床上,因之前撞柱受伤,身体还十分虚弱。看到专案组的到来,赵添和夫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们颤抖着双手,紧紧握住李正的手,泣不成声。李正轻声安慰着他们,承诺一定会为他们讨回公道。随后,李正详细询问了案发当天的情况,以及他们在诉讼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不公。赵添和夫妇一一如实作答,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冤屈和无尽的痛苦。
在东双村,专案组还走访了众多村民,了解阎思虎的为人以及案发前后的一些情况。村民们纷纷表示,阎思虎平日里就品行恶劣,游手好闲,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大家对他都十分厌恶。案发当日,有人看到阎思虎鬼鬼祟祟地在赵家附近徘徊,之后又听到了赵家传来的吵闹声和赵二姑的哭喊声。这些证言进一步证实了阎思虎的犯罪嫌疑。
离开东双村后,专案组马不停蹄地赶往榆次县衙。面对专案组的突然到来,吕锡龄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他强装镇定,迎接专案组的调查。李正毫不客气地对吕锡龄进行了严厉的质问,要求他解释原案中诸多不合理之处。吕锡龄结结巴巴,支支吾吾,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在李正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吕锡龄终于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自己收受阎思虎贿赂、偏袒阎思虎、伪造案情等一系列犯罪事实。
随后,专案组又对涉案的衙役郝庭、曹宗洛、刑书巩必达以及稳婆朱氏等人进行了审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们纷纷低头认罪,交代了自己收受贿赂、协助阎思虎脱罪的经过。至此,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专案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此案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势力在操纵。他们顺藤摸瓜,经过一番艰苦的侦查,终于发现阎思虎与太原府的一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相互勾结,共同庇护阎思虎,导致这起冤案愈演愈烈。
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正深感震惊,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彻查此案的决心。他将调查结果详细上报给刑部尚书,并请求对太原府相关官员展开调查。刑部尚书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向道光皇帝奏明此事。道光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对涉案的太原府官员进行全面清查,务必严惩不贷。
在强大的压力下,太原知府沈琮以及参与此案的其他官员纷纷落马。他们被一一审讯,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最终,阎思虎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吕锡龄、沈琮等一众受贿官员,根据其罪行轻重,分别被判处不同年限的徒刑和严厉的刑罚;郝庭、曹宗洛等衙役以及稳婆朱氏等人,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而赵添和一家,终于等来了迟来的正义。他们的冤屈得以昭雪,赵二姑的在天之灵也终于可以安息。曹氏的身体在慢慢康复,赵添和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带着两个儿子开始了新的生活。东双村的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他们纷纷称赞梁中靖和刑部专案组的官员们是为民做主的好官。
这起震惊一时的冤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在黑暗的官场中,仍有像梁中靖、李正这样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官员,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时代的黑暗角落,为百姓撑起了一片公平与正义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