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书生 作品

第429章 兵败如山倒

伊势贞继脑袋“嗡嗡”作响,空海和仁海,可是给筑州送来了海量的物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若能顺利击退明军,空海和仁海将会成为倭国顶尖的高僧,风光无限,怎么会叛乱呢!

伊藤波满脸泪水,道:“将军,千真万确,空海、仁海骗开了寨门,我兄弟伊藤柱被他们所害,还请将军,为我兄弟报仇!”

伊势贞继心乱如麻,根本没听进去伊藤波后来的话,他清楚,明军登陆意味着什么。

小岛进痛心疾首,道:“哎呦!空海、仁海,竟与明贼勾结?好你个妖僧!”

渡边胜神情惊恐,道:“那上杉大人呢?上杉大人莫非没有发现空海、仁海的阴谋?”

伊藤波苦着脸,说道:“乱军之中未曾见到上杉大人,多半已经……凶多吉少了。”

伊势贞继闭上眼,脸颊微微抽动,片刻之后,他猛然睁开眼,道:“明军与僧兵联手,攻破浅滩营寨,他们必定立足未稳,吾等现在杀过去还有机会,只要能将明军与僧兵击退,抢回浅滩,就有得救!”

伊势贞继孤注一掷,他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只剩下这一条路可以走。

伊势贞继在赢明军的时候有多风光,在输给明军之后,就有多狼狈慌乱,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便是杀回去,不然自己的一切荣耀,都将烟消云散。

足利义满不会容下他,他伊势贞继将一败涂地,从人人敬仰的将军,成为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小岛进闻言,好言劝说,“伊势将军,明贼狡诈,战力强悍,何况还有五千僧兵相助?我大军不过两万人,若前往浅滩那港口谁来守?不如固守,以待援军吧。”

小岛进乃是后龟山天皇的心腹,来到筑州协助伊势贞继镇守是迫不得已。

明军登陆后,战力有多强,小岛进心知肚明,他手下三千人是后龟山天皇的私兵,死一个少一个。

小岛进本人也不是什么刚猛正直之人,让他跟着伊势贞继打打顺风仗还行,让他去拼命,他才不会去。

渡边胜也在劝说伊势贞继,道:“伊势将军,吾等兵寡,明军又已经登陆,固守在这里等待援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渡边胜话音未落,就听伊势贞继一声冷哼,道:“本将还没问你们,为何后龟山天皇亲自准备来送物资的僧人,会背叛我联军!”

说话间,伊势贞继的目光如刀,落在了二人身上。

小岛进与渡边胜同是一怔,小岛进道:“空海和尚惯于伪装,天皇陛下定是被蒙蔽了。”

嗡!

伊势贞继拔出宝刀,目光锐利,道:“我怎么知道,你们两个没有和空海和尚一样,背叛联军呢?”

渡边胜吓得满头大汗,道:“伊势将军,冤枉啊,我们对天皇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小岛进也是连连点头,哭喊道:“将军,我们二人愿意随着将军一起前往浅滩,赶走明军!”

伊势贞继脸上的煞气渐渐退去,他冷冷地说道:“好,本将好好地看着二位在战场上的表现!”

伊势贞继脑子还没坏掉,自然不会真觉得渡边胜与小岛进同空海和尚一样勾结明军,他真正的目的是快速迫使两个人妥协,与他同去进攻浅滩,争取一线生机。

伊势贞继在进行异常豪赌,成功了,他将立下不世之功,未来前途无限,失败了,将失去所有荣耀,甚至筑州港口都会一起丢掉,但伊势贞继愿意赌一把!

待伊势贞继等人领军,前往浅滩的时候,与赶来进攻筑州港口的明军半路遇上。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军旋即交战,一交手,伊势贞继才见识到明军的恐怖。

五军营的锐士不仅个人武艺出色,善于搏杀,更善于互相配合,同进同退。

表面上看双方都是仓促迎战,但明军却能以三人一组配合,斩杀倭国南北朝联军。

南北朝联军有两万人,明军的数量在八千,但是场面上,完全是一边倒,被最精锐的辽东军打得落花流水,整体阵型在不断地后退、后退、再后退!

与大明辽东军作战,伊势贞继心里涌现出两个字:绝望!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无论他们士气再高涨,也打不过辽东五军营。

溃败从某一刻开始,然后以点带面蔓延到全军,伊势贞继气得怒吼连连。

“都站住!都给本将军站住!回来!我北朝军没有不战而退的懦夫!站住!”

“小岛进!渡边胜!管住你们的军队,谁再敢跑,本将军就活劈了他们!”

“伊藤波!再挑选一批人顶上去,谁都不许后退,谁若后退本将定斩不饶!”

伊势贞继拼命怒吼、指挥,但他却改变不了倭国军练练败退的事实。

浅滩败退,南北朝联军本就人心惶惶,如今被强行拉来进攻,遇见精锐明军败退也在情理之中。

伊藤波全身鲜血,指着正在不断溃败的南北朝联军道:“伊势将军,不能再拖延了,您看看我军的形势吧,我军败了,若再不离开,恐怕我们都走不了啊!”

伊势贞继不甘心就此撤退,可他就是再不甘心,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

伊势贞继的奋力一搏失败了,不止失去了浅滩,更将筑州港口一并丢失,至此,明军一战攻克筑州门户,挺近了筑州!

筑州港口、浅滩丢失,令明军可以直接源源不断地进入筑州,进而威胁筑后、丰前、肥前三地。

翌日,清晨,筑州港口。

杨帆负手而立,望着海面上缓缓而来的大明船只,不禁露出畅快的笑意,道:“筹谋许久,连续败了数阵,终于一战功成!”

吴亚夫握紧了拳头,说道:“可不是么?兄弟们连续吃败仗,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今日好不容易出气了,哈哈哈!”

李景隆举目望去,道:“如今筑州门户大开,大人,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明军进入筑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筑州往西面去,进攻肥前,一个是继续深入筑州,进攻筑州核心——太宰府。

太宰府乃是筑州第一大城,城防坚固,且里面有不少军兵驻守,再加上伊势贞继的溃军,明军要攻占太宰府,难度不小。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不急,我军在海上来往多日,都乏了,休息今日也无妨,至于那太宰府,吾自有妙计。”

众将都笑了,就在这时候,杜臻领着空海、仁海两人前来见杨帆。

空海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阿弥陀佛,贫僧空海,携师弟仁海,参见杨总兵。”

杨帆满面笑容,与两人见礼,道:“两位大师无须多礼,破筑州两位禅师劳苦功高,省却我大军死伤无数,杨帆深谢!”

杨帆向两位禅师行礼,李景隆等人自然不能干瞅着,学杨帆一起行礼。

空海、仁海受宠若惊,空海轻声说道:“杨总兵言重了,若不是杨总兵用妙计,让那伊势贞继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会这么顺利。”

杨帆仰面而笑,说道:“好了,我们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吹捧了,军营之中已经准备了宴席,请两位禅师同去,请!”

明军攻克筑州门户,自是欢天喜地,忙着打扫战场、庆贺,而南北朝联军,却一片愁云惨淡。

前往太宰府的官道上,一处密林之中,伊势贞继靠在老树下休息,脸色灰败,他的目光颓然望着前方,空洞无神。

伊藤波送来一水囊,低声说道:“将军,喝点水吧。”

伊势贞继瞥了伊势贞继一眼,又看了一眼伊藤波手中的水囊,道:“喝水?本将军还哪里喝得下水?你就是将山珍海味给我又如何?”

“浅滩丢了港口丢了,这筑州危在旦夕,太宰府也危在旦夕,本将其罪难容,等着吧,等山名氏清来了,就是我的死期。”

伊藤波听伊势贞继这么说,不禁心有戚戚焉,伊藤波镇守浅滩,浅滩丢了他难辞其咎,他嘴角动了动,说道:“将军休要这么说,您多次击退明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何况南北朝正在用人之际,将军您战功卓著,想必大将军会对您网开一面,倒是末将,才是真的必死无疑。”

空海、仁海与明军勾结,反叛南北朝,帮助明军攻下了浅滩,而空海、仁海又是后龟山天皇委派来犒军的。

这责任难道还能落在后龟山天皇的身上?自然要由他这个镇守浅滩的将军来负责。

伊势贞继叹了口气,无言以对,他如今已经心如死灰,只等着受罚。

“将军,其实您并不是非要被动等待,末将觉得,您还是有机会翻身的。”

听到伊藤波的话,伊势贞继摇了摇头,连眼睛都没睁开,道:“翻身?你又不是没有看见明军,那是何等厉害?明军的火器还没露面,若是等火器也露面了,我们还有活路?恐怕要死在阵中。”

伊藤波压低声音,说道:“将军,上杉大人与两个僧人同行,如今生死不知,他同行却没有发现端倪,这本就是失察。”

伊势贞继猛地睁开眼睛,盯着伊藤波,眼珠子里面终于不再空洞无神,道:“说下去。”

“将军,上杉大人为何没有发现端倪?为何他偏偏今晚去了浅滩?难道,上杉氏定当真不知道空海、仁海的勾当?”

“大人,万一上杉氏定与那空海、仁海勾结,出卖了我们南北朝联军呢?这最大的责任,不就到了上杉氏定的头上?”

哎呦?

伊势贞继上下打量伊藤波,好像第一天认识了伊藤波似的,说道:“这能行么?”

伊势贞继害怕此事暴露,万一上杉氏定没有死,哪一天回来,事情不就败露了?

伊藤波焦急地说道:“哎呦将军!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担心那个?只有将责任全都推到上杉氏定的脑袋上,您才有活路!”

我也能有活路……

伊藤波在心里面补充了一句,然后满怀期待地望着伊势贞继。

伊势贞继眼珠转了转道:“伊藤波,你立刻派人前往后方查看,一定要看看上杉氏定是否回来了,若是没有回来,本将军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见伊势贞继被自己说动,伊藤波极为兴奋,差一点跳了起来。

“好!此事就交给末将!末将一定将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

伊藤波快步离去,伊势贞继微微眯起眼睛,自言自语地说道:“上杉氏定啊上杉氏定,不管你是死是活,这责任都要你来担负!”

倭国,筑州,码头军营。

杨帆与众将开酒宴庆功后,一直到夜里才结束,杨帆遂在杜臻、庞英,王图的陪伴上,前往去看望上杉氏定。

“杨总兵,上杉氏定乃足利义满重臣,与足利义满麾下的文武官员交往密切,若杨总兵能收服此人,由上杉氏定为军师,将来进攻北朝,一定事半功倍!”

杨帆脑海里回想起空海的话,脚步不由得快了一些。

别看杨帆在今日码头的时候,与众人说得胸有成竹,实际上他的压力不小。

首先,倭国地形狭长,地势多山多水,而平原地带就那么几块,不利于骑兵作战。

故辽东的三千营在倭国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并不算太多,让辽东的骑兵大打折扣。

其次,杨帆经过今日与倭国军的交战,发现倭国军的战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弱。

伊藤波等人组织反攻那两次,给明军造成了一些死伤,想要在今年之内攻陷倭国,恐有难度。

若辽东军久攻倭国不下,难免朝中大臣会有意见,借着耗费钱粮为理由,对朱标施压。

最后一点,也就是如今是七月,再有几个月倭国将迎来冬日,到时候明军想要进攻也难以施展。

庞英为杨帆掀开军帐的帘子,杨帆往里面一看,上杉氏定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出神。

杨帆微微一笑,说道:“上杉先生好雅兴。”

上杉氏定眸子微微转动,看到来的是杨帆之后,他轻哼一声,道:“原来是杨大人,杨大人来见我这阶下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