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二月的第十四日。
大内义弘独自沉默的离开了大明军暂时驻扎之地。
据说……
他离开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势都萎靡不振。
似乎遭受到了十分重大的打击。
等到了他暂时回到了北朝军驻扎地之时,其他的将领也发现了端倪。
只是大内义弘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逼得所有人都不敢靠近。
而北朝军和大明军竟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状态。
互不干扰。
互不冲突。
就这么遥相对立,就这么平静的度过。
只是大明军依旧是占据了博多的诸多要地。
诸多通往城东的要地,让北朝军无从经过。
不过北朝军似乎也完全没有要靠近的意思,就这么静静的驻扎。
没有动弹。
两方大军就像是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并且一直在持续。
吴亚夫原本已经将神机营带到了最高点,占据了绝对的视野。
随时都能够动手。
结果万万没想到,神机营都已经准备充分。
甚至连洪武大炮都拉过来了。
结果发现北朝军,竟然不动弹了。
他顿时就有些看不懂了。
“怎么回事?”
“北朝军没动静了?”
吴亚夫有些不可思议。
他当即就上了临时哨塔的制高点。
然而俯视下来之后,从几处监察点看下来之后,发现北朝军的纪律已经开始松散。
甚至北朝的骑兵都已经下了马,根本没有要战斗的意思在。
其他的将士,也都同样如此。
很显然已经是开始进行临时驻扎了。
吴亚夫都纳闷了,他手里头的重弓都已经放下来了。
他有些看不明白,北朝军这是闹哪样?
他们大明都已经将北朝军拦截了。
居然还不生气?
“难道……”
吴亚夫忽然想到了什么心头一动。
他想起来不久前大内义弘可是被杨帆叫过去了,独自单刀赴会。
恐怕是自家的那一位神通广大的总兵大人给大内义弘上了什么眼药。
“能让大内义弘这么的乖乖听命,怕是兹事体大!”
吴亚夫心中忍不住啧啧称奇。
他知道自家的总兵大人能量大。
倒是没想到能量能这么大的。
这么看来!
恐怕杨帆还真的有可能说了些什么让大内义弘停手的事情。
毕竟这也不是杨帆第一次这么做了。
……
与此同时!
看不懂不仅仅只有吴亚夫一人,就连沈炼,此时也有些退缩了。
他原本作为杨帆的一步下个北朝军的暗棋。
准备在北朝军即将暴动发起大战的时候,率领着一支敢死队,偷袭北朝军。
结果没想到北朝军居然不动了。
此时他率领的敢死队都蠢蠢欲动了。
毕竟入夜了之后,很多时候视野就开始模糊了。
夜晚!
是最容易发动奇袭的时候的。
哪怕是几名敢死队士兵此时也都来到了沈炼的面前。
“沈将军,现在夜色正浓什么时候动手?”
“沈将军,我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就能发起冲锋!”
“为了大明,为了胜利,我们义不容辞!”
这些敢死队,不得不说觉悟非常的高。
能做敢死队的,自然而然是不会说贪生怕死。
他们恨不得多做一些贡献呢。
他们甚至都已经担任了斥候的工作。
暂时的将所有的一切情报都给收集了。
不管是从北朝军的一些行军习惯。
还有北朝军的饮食习惯等等都是摸得一清二楚。
结果现在沈炼按兵不动。
让他们都搞不清楚状况。
“暂时先不要行动!”
“计划有变!”
“你们通知下去,随时待命就好!”
沈炼眯了眯眼,又看了看北朝军依旧是一动不动,仿佛要开始驻扎的时候,心下一狠说道。
敢死队就要在大军动的时候同时动,才能一击必杀。
现在净下来了,虽然能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没有太多的出其不意了。
损失会相当大。
哪怕是敢死队,沈炼乃至于是杨帆都不希望牺牲过多。
现在正好了!
沈炼觉得应该观察一下情况。
同时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猜想。
那就是……
这一切的一切和他那一个手眼通天的总兵大人有关。
“如果真是总兵大人,那么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沈炼心下了然,迅速的带领着死士直接是离开。
隐匿了起来。
随时准备是第二次进行行动。
“沙沙沙!”
“沙沙沙!”
伴随着大明死士全部都撤出来了之后,整个博多的风都显得喧嚣了起来。
而这一切的一切,北朝军并不知道。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脱离了两次,甚至是三次危险之中。
大明对北朝军的布置,可是远远不止于此。
不过即使如此,北朝军也是躲过了两次致命的打击。
……
而!
北朝军和大明军依旧是表面一片祥和。
至少现在,没有任何一方有要发动战争的感觉。
都是很和谐。
看上去很和谐。
这一种诡异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入夜。
杨帆抬起头来看了看天。
看着暗淡下来的天空,看向了远处临时驻扎的北朝军。
沈炼此时已经回到了大明军临时驻扎地内。
“报告总兵大人!”
“死士已经先行撤回到了安全距离,随时待命!”
他直接是来到了杨帆的面前汇报道。
杨帆点了点头。
“不错!”
“让死士们继续待命就好了!”
“暂时不用出兵!”
杨帆抿了抿唇之后,若有所思。
他倒是知道沈炼在没有获得自己进攻的信号之后,是不可能动的。
而一旦是超过一定时间不行动。
沈炼他们这些将军是可以有着一定的主动权。
用以保全军队的有生力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沈炼在没有收到杨帆的指令的时候,自行就率领着死士先行撤离了。
同样的……
“报告总兵大人!”
“神机营所有人已经全部就地驻扎,并且掌握了大部分的视野!”
“同时各大临时哨塔也会进行换岗巡逻!”
吴亚夫也是抱拳当即汇报了起来。
他和沈炼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
在没有任何下一步指令情况下,他们都拥有着一定的自主权。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这样可以保全有生力量。
甚至是能够在完全有理智的情况下灵活的进行反击和防守。
用以降低损失!
所以吴亚夫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而这一个决定,哪怕是杨帆自己也会遵守。
“好!”
“你们都做的不错!”
杨帆听完了吴亚夫的汇报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便是邀请两人入座小叙。
不一会儿!
茶香就慢慢的弥漫起来。
沈炼在一旁泡着茶,专心致志。
仿佛这一件事情,他做过了无数遍。
杨帆,吴亚夫,沈炼三人则是一边品着好茶,一边则是商讨着战场上所发生的一点一滴了。
交谈之中,沈炼他们已经得知了杨帆的做法。
他们对此并不是有很大的反应。
毕竟他们的总兵大人总是那么神通广大。
不过情况似乎并不是很乐观就是了。
于是沈炼直接开口问道:
“只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北朝军完全没有要撤离的意思呢?”
虽然按照杨帆的意思,大内义弘在做选择。
大概率是要撤离。
但是就目前来看,北朝并没有撤离。
反而是开始驻扎了起来。
这么一来的话,难道不是代表着大内义弘依旧是没有做出决定吗?
难道不也说明了大内义弘还是选择了北朝。
“不急!”
“我相信他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杨帆笑了笑,拿起茶盏就轻轻的抿了一口。
他缓缓的品尝着茶香在唇齿之间的回荡。
那种绵密的感觉,让杨帆都是忍不住轻轻的眯了眯眼。
对于大内义弘,他反而是不着急。
他了解大内义弘。
或者说……
他更了解自己的对手。
也就是足利义满。
这个人,不可能让大内义弘继续留着的。
或许大部分掌权者,必然会经历的一关。
足利义满必然也必然是要经历的。
而且他必然会做出最为残酷,以及是果断的选择。
这就是现实。
杨帆抿了一口之后,便是放了下来。
继续缓缓开口道:
“而且……”
“他没得选!”
大内义弘没得选。
他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那……那如果大内义弘选择忠义呢?”
“总兵大人!”
吴亚夫忽然问出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可能。
那就是大内义弘哪怕是知道是死局,知道了必死无疑还是要以死明志。
想要让足利义满是相信他的。
吴亚夫知道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万一呢。
沈炼也好奇的看向杨帆。
他也很好奇杨帆会如何的作答。
其实不得不说,吴亚夫说的并不无道理。
如果大内义弘真的选择了以死明志,那么这一切就不会是一个死局了。
那么他将会率领北朝军和他们大明拼了。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哪怕仅仅只是百分之一。
而且曾经大内义弘就已经是成为过俘虏了。
他的态度很强硬。
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他依旧是拒绝。
可想而知,他对这个国家对于足利幕府的哪一种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然而……
听着他们的话,杨帆只是笑了摇了摇头。
“他不会的!”
“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杨帆笑了笑。
拿起来了茶盏之中的茶一饮而尽。
他知道的。
足利义满估计也知道。
以死明志,是必然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现实不会允许大内义弘这么做。
当然。
其实沈炼他们说的并不无道理。
如果大内义弘真的下定了决心。
那么他必然会立刻就开始撤退。
而不是在这里周旋,犹豫了。
其他他内心还是挣扎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也已经是彻底的表明了大内义弘是有可能选择以死明志。
不过,那也仅仅只是百分之一。
因为……
杨帆没有告诉他们,大内义弘他不敢赌。
他见过人心了。
他见过人心的险恶了。
他不会赌的。
哪怕这一次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也就是足利义满百分之九十九不抛弃他。
但是只要隔阂在了,那么他都不敢赌。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被抛弃,大内义弘都会去求证的。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当一个人想要去测试人心的时候本身就不可能会有好结果。
不管如何,结果都会是不出所料。
坏的。
都是坏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内义弘没得选了。
他已经走上了这一条路。
……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的第十四日入夜。
“咚咚咚!”
“咚咚咚!”
伴随着北朝军的战马开始行动了起来。
大明的大军,此时也全部都动了。
火光瞬间冲天。
神机营的所有弓箭手全部都拉满弓箭,随时准备待命。
大明死士此时也都齐刷刷的浮现了出来。
他们如同黑夜之中的狼群一样靠近了北朝军。
大明的正规军,此时立刻就反应过来,开始列阵。
战车缓缓的开了起来。
大明的战阵,大明军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
然而!
就在此时。
杨帆所骑乘的战车,缓缓的开了出来。
所有大明战士,将领全部都让出来了一条路。
他们毕恭毕敬的看着战车上的那一道伟岸的身影。
眼中都露出崇拜之色。
杨帆所在的战车,缓缓的开到了大明军最前列。
而……
杨帆身披甲胄,目光咧咧的看向了北朝军的方向。
北朝军,此时也同样让出来了一条道路。
大内义弘骑着战马,虽然有些颓靡,但是眼神之中依然是带着坚定。
他也昂首挺胸,缓缓的来到了北朝军阵前。
“看来……”
“大内义弘将军,已然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对嘛?”
杨帆看着大内义弘,笑了笑后朗声道。
“嗯!”
大内义弘听着杨帆的话愣了愣之后,抿了抿唇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决定了。
他也确实做出了决定。
事实上,当北朝军动了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不再犹豫了。
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他不能坐以待毙了。
杨帆听着大内义弘肯定的回答后,笑了笑。
随后,站了起来,振臂一挥道:
“诸君,随吾一同恭送大内义弘将军,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