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朔 作品

第356章 孤凤再临期

林清梧和沈砚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疑惑。

那凤凰的鸣叫声,确实带着一丝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走吧,先离开这里再说。”沈砚之扶着林清梧,两人慢慢向文狱外走去。

阳光洒落,驱散了文狱中的阴冷,但林清梧的身体依旧虚弱。

她靠在沈砚之身上,每走一步都觉得异常艰难。

“清梧,你怎么样?要不要休息一下?”沈砚之关切地问道。

林清梧摇了摇头,道:“我没事,只是有些脱力。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我总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发生。”

两人加快脚步,终于走出了文狱。

而此时,皇宫之中,文渊阁内。

当今天子景琰,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地看着殿内的群臣。

翰林九品,六部尚书,几乎所有朝廷重臣都已到场,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诸位爱卿,对于今日京城出现的‘文运反噬’异象,以及太傅一事,有何看法?”景琰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

殿内一片沉默。

“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破了沉默,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傅脸色苍白,身形佝偻,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陛下,臣……臣有话要说。”太傅颤颤巍巍地说道,声音嘶哑得像是破风箱。

“太傅身体抱恙,还是回去休息吧。”景琰皱了皱眉,语气缓和了一些。

“不,陛下,臣……臣不能退。”太傅挣扎着站直身体,眼神中闪过一丝疯狂,“此事关系到大胤的国运,臣……臣必须站出来!”

“太傅想说什么?”景琰耐着性子问道。

“林清梧!是林清梧!”太傅猛地指向殿外,声嘶力竭地吼道,“是她擅闯文狱,释放邪祟,才导致了今日的异象!此女心怀叵测,狼子野心,必须严惩!”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太傅,你可有证据?”礼部尚书沉声问道。

“证据?哼!难道今日的异象还不够明显吗?文运反噬,妖星现世,这都是林清梧带来的灾祸!”太傅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

“太傅此言差矣。”兵部尚书站出来反驳道,“今日的异象,明明是文运复苏的象征,怎么能说是灾祸呢?而且,林大人一直致力于改革科举,提拔人才,对朝廷的贡献有目共睹,岂能凭空污蔑?”

“放屁!”太傅怒骂一声,“她那是改革吗?她分明是想颠覆朝纲,祸乱天下!陛下,臣恳请您下令,将林清梧革职问罪,以正朝纲,以安民心!”

景琰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他心中清楚,太傅这是在垂死挣扎,想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太傅大人,恐怕您要失望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林清梧一袭素衣,缓缓步入殿中。

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坚定而锐利,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

“林清梧,你还有脸来?”太傅怒吼道。

林清梧淡淡一笑,仿佛没有听到太傅的怒骂。

她走到殿中央,向景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就是要揭穿太傅的阴谋,还朝廷一个清白。”

“哦?你有什么证据?”景琰饶有兴趣地问道。

林清梧没有回答,只是缓缓伸出手,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

她轻轻一捏,玉简顿时碎裂,化作点点星光,飘散在空中。

紧接着,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数十道虚影,缓缓出现在空中。

他们身着各异,有的儒雅,有的愤慨,有的悲凉,但都带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

“这……这是什么?”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这些是……文魂!”一位翰林院的老学士颤抖着声音说道,

“文魂?”景琰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林清梧微微一笑,道:“没错,他们就是被太傅一伙囚禁在文狱中的文魂。他们都是因为反对旧制,才遭到了陷害。”

“一派胡言!这些都是幻影,都是你伪造的!”太傅疯狂地吼叫着,想要掩盖自己的罪行。

“是不是幻影,太傅大人心里最清楚。”林清梧冷笑一声,道,“不如让这些文魂亲自来说说,他们当年是如何被陷害的?”

随着林清梧的话音落下,一道道文魂开始讲述起自己当年的遭遇。

“当年我因一篇《谏言书》,触怒了太傅一伙,被他们诬陷为妖言惑众,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录用!”

“我因不满科举舞弊,上书弹劾,却被他们罗织罪名,打入死牢,含冤而死!”

“我……”

一道道悲愤的声音,在文渊阁内回荡,仿佛要将这黑暗的朝堂彻底撕裂。

太傅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身体也开始剧烈颤抖。他知道,自己完了。

“够了!不要再说了!”太傅嘶声力竭地吼道,想要阻止文魂继续讲述下去。

但已经晚了。

“太傅大人,你以为你还能掩盖真相吗?”沈砚之缓缓走到殿中央,手中拿着几份泛黄的文书,“这些是当年封印文魂的文书副本,上面盖着太傅府的印章,字迹也是出自太傅之手,你还有什么话说?”

“还有这些,”沈砚之又拿出几本账册,“这些是从南华山遗迹中找到的账册,上面详细记录了太傅勾结旧臣,篡改科举,打压女子入仕的罪证。每一笔,每一条,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你们……”太傅指着林清梧和沈砚之,气得浑身发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景琰的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信任多年的太傅,竟然是如此一个阴险狡诈,罪恶滔天的小人。

“太傅,你还有什么话说?”景琰的声音冰冷得像是寒冬腊月。

太傅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来人!将太傅拿下,即刻查抄太傅府邸,所有涉案人员,一律严惩不贷!”景琰怒吼道。

随着景琰的命令下达,御林军蜂拥而入,将太傅团团围住。

太傅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能绝望地闭上眼睛。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仿佛要将整个皇宫都震动。

景琰皱了皱眉,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侍卫匆匆跑进来禀报道:“陛下,殿外涌入了大量的学子,他们正在齐声朗诵诗文。”

“朗诵诗文?”景琰有些疑惑。

“是的,陛下。他们朗诵的是《断骨赋》和《山河赋》。”侍卫回答道。

景琰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断骨赋》和《山河赋》都是林清梧所作,代表着新派的思想和理念。

如今学子们齐声朗诵这两篇诗文,显然是在声援林清梧,抗议旧派的统治。

“让他们停止!”景琰怒道。

“陛下,恐怕……恐怕不行。”侍卫犹豫了一下,说道,“学子们情绪激动,而且……而且七品以下的官员,都已经跪在地上,请求陛下严惩太傅。”

“什么?”景琰震惊地站起身来。

他走到殿门口,只见文渊阁外,黑压压地跪满了官员,他们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而学子们的朗诵声,依旧在天地间回荡,震耳欲聋。

“从今日起……”林清梧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声音坚定如铁。

林清梧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殿内瞬间安静得仿佛掉根针都能听见。

她那眼神,像x光一样扫过那些曾经对她指指点点、背后捅刀子的老家伙们,看得他们头皮发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胤文运,不再属于一人一姓,而属于天下万民!”这话说得,简直是石破天惊,直接把那些“朕即天下”的老顽固震懵了。

林清梧说完,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直接转身,素衣在风中猎猎作响,那背影,飒得一批!

她走出文渊阁,阳光倾泻而下,仿佛给她镀了一层金边,简直是自带主角光环。

突然,一阵清脆的童声传入耳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林清梧循声望去,只见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正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新颁布的政策论。

那声音,清澈如山间泉水,洗涤着这污浊的朝堂。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才是大胤的未来啊……”她心中感慨,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时,沈砚之快步走了上来,关切地问道:“清梧,你没事吧?身体还撑得住吗?”

林清梧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她看向沈砚之,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她一个人是绝对走不到今天的。

“走吧,我们去看看那些孩子们。”林清梧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两人并肩走下台阶,向着孩子们的方向走去。

就在他们的身影即将消失在阳光中时,一个老学究模样的人,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望着他们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丫头,是要变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