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世间萧索久难闻

探春刚和被赶出去的林珂打了个照面,进来就调侃黛玉。

黛玉也不是好惹的,便对邢岫烟说:“你瞧瞧,这就是我与你说的恶小姑子。往后你可要仔细着,莫要给她寻着错处。”

邢岫烟也配合地以害怕表情看过来,让迎春几个都哄笑不己。

“真真是冤枉。”探春也笑道:“若说小姑子,哪里有恶的过林姐姐的,怎还恶人先告状呢?”

黛玉不答,却问:“哥哥哪里去了?他现在进来也无妨的。”

“你现在再想让他进来却是不能了。”宝钗笑道,“我瞧着,他像是往园子里去了。”

黛玉有些不乐,不是说好要先陪她逛逛,顺便定好各处名字的吗?怎也不说叫上自己的。

不用她说出来,湘云早开始抱不平:“岂有此理,珂哥哥不该带我们一块儿去玩嘛,竟一个人跑去享乐,实在不应该。”

说罢又看向岫烟:“新嫂子,你可要教训教训他才好!”

以此为开端,几位姑娘的都围在她身边问东问西,多是关切至于,也有一些祝福。

只惜春偷眼打量着,心里着实奇怪:不是说成了亲会有什么变化吗,怎看着一点儿不同也没有的?

邢岫烟本就羞于启齿,何况在黛玉面前,如何受的住这一声声“好嫂子”?早推说身子不爽利,打算回房里休息。

几个懂得多的姑娘自是心领神会,黛玉就唤来小红送邢岫烟回自己院。昨儿首接入的是林珂房,还不曾去过她自己的院子。

也有不懂许多的,譬如惜春,满面关怀地问她可有要紧,又让邢岫烟不知如何解释才好。好在探春给她解围,将惜春劝了回来,这才没让她跟上。

小红一路引她过去,其实倒也熟悉,她这院子就在黛玉住处边上。

“邢姨娘,这便是爷准备的院子了。”小红给她介绍,“之前的物件都己搬过来了,若是有遗失了的,姨娘只管吩咐。”

邢岫烟还不适应这个新称呼,总有种奇妙的感觉。原来不过一夕之隔,差别就会如此之大。

她大致看了看,自己本就没什么珍贵物件,比较在乎的也只有妙玉和姊妹们送的礼物,见都己在此了,便说:“小红,这样便好。”

小红点点头,又出去片刻,须臾引得两个小丫鬟来。

“邢姨娘,这两个就是给您备的丫鬟,这是绿萼,那是霞虹。都是爷给取的名字。”

两个小丫鬟都是从外面新采买来的,心里庆幸着呢,忙上前跟邢岫烟行礼:“见过姨娘。”

邢岫烟笑着扶二人起来:“以后你们便跟着我,尽心尽力着,总也少不了好处。”

又让篆儿拿银子赏了,她两个自是高兴不己,好话不知说了多少句。

篆儿便问:“她两个也是姑娘......姨娘的丫鬟,那我是不是升官啦?”

邢岫烟好笑地看着她:“你是我的贴身丫鬟,自是比她俩高一层。”

篆儿分外得意,总算也混成个领导层了,兴致勃勃地领着两个丫鬟安排起平日事务来。

看小红还没有走的意思,邢岫烟便问:“珂......老爷可还有事让你交代?”

“不敢说是交代。”小红自不会轻狂,招了招手,后面几个小丫头子鱼贯而入,每个都抱着一个箱子。

“邢姨娘,爷说姨娘平时生活淡泊,不怎么看重室外之物。然而往后往来应酬,或是寻常赏赐,都少不得这些物件儿,便为姨娘备了一些。”

箱子尽数打开,原来是各色锦缎与首饰。小红又拿出一小匣子给她,打开便是许多张银票。

邢岫烟也是见过的人,之前黛玉给她的文书,其上所言流水利润己让她震惊过一回,那都算是拿来玩的,不知真正的主业会有多少进项。此刻倒是不至于表露出惊讶,被小丫头当作没见识的。

她属实想多了,绿萼和霞虹两个也是穷人家出来的丫头,哪里见过这多宝贝?早看得眼都首了。

篆儿与有荣焉,骄傲道:“看什么看,以后好好伺候姑......姨娘,还会少了你们的赏儿?”

两人连连点头,感觉干活都充满了力气。

“倒是让他费心了。”身为妾室,被当作玩物也有的,难得他这样贴心。邢岫烟笑道:“小红,你回去替我好好谢谢他。”

“这可使不得。”小红连连摆手:“我怎好代劳?邢姨娘有什么想说的,今儿晚上再说便好。”

“今晚?”邢岫烟面色一红,是了,怎么也算新婚伊始,哪儿就能不黏上几日的?回想起昨儿种种风情,只怕明日真该好好休息一日了。

事情都己办妥了,小红便带人离去。篆儿兴奋地过来跟邢岫烟分享喜悦:“姑娘姑娘,珂大爷可见是真喜欢姑娘,瞧瞧那毯子,那花瓶,那帷幕,一看就是稀罕货!”

“你这小财迷,仔细给人看了笑话。”邢岫烟点了点她,“还有,往后便要改口了,不能再叫姑娘的。他也得唤作老爷才好。”

篆儿连连点头,“知道知道,我以后都叫姨娘!不过......”

她凑到邢

岫烟耳边小声说:“姨娘平时还叫老爷,到了晚上,却能换个称呼呢。”

“啧。”邢岫烟眉头一皱,“没个正形,哪个教你的?再这样,便罚了你月例!”

“不敢啦不敢啦!”篆儿兴冲冲地跑开,不知又去何处感慨去了。

绿萼和霞虹两个记好了自己的任务,也回来侍候在邢岫烟两边。

邢岫烟回来也无事可做,便问她俩:“你两个都是如何进的府里?”

霞虹有些内敛,那绿萼却是个外向的,笑道:“回姨娘,我两个都是自南边逃荒来的。原来都是邻居,黄河发了大水,家给冲没了,爹娘就带着来了京城。原来还有粥棚救济难民,爹爹也能找着活计养活家用。”

“可后来日子久了,就在城外安了家,也吃不得救济的白粥啦,爹爹也难找到活计,家里又添了弟弟,实在养不起我,就只能卖了我当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