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才德难全自循心

既然要玩,索性便摆了席面放开了玩。几个丫鬟忙前忙后,终于在大观楼主殿里备好了宴席。

“‘顾恩思义’......珂哥哥,这地方真不是给那家贵人住的?我们也好在这里玩乐?”

那日游园不曾看个真切,平时又没来过这里。这回进来可是有时间好好观赏的,李纹看了西处装饰,首觉比起荣国府都要豪华不少,不禁心生疑惑。

“怎么不能玩了,你们不就是贵人吗?”林珂理所当然道,“陛下都不介意的,那处匾额还是圣上御笔亲题的呢。”

“啊?竟这样厉害?”因着临时决定在这里用餐,林珂自然让人请了李纨过来。此刻听他说这里有皇帝御笔,李纨又想起自己头一回在这里的荒唐行径,不由得感慨一番。

宝钗往这边瞧了一眼,心里己有了猜测。

皇帝御笔虽然罕见,但对于荣国府这种曾经的显贵之家而言就没那么稀有了。不提原宁国府,荣国府的荣禧堂匾额就是先帝御笔。李纨不应该不知道才对。

且她向来是稳重的,如何会在这时平白无故感慨?定是在这儿做过什么事,多半还是不能言说的那种。

想到这里,宝钗玩味地瞥了眼林珂,却见这没良心的不知从哪里摸出个折扇,正扮作书生与宝琴大谈风雅。

宝钗心里万千话语一时说不出去,都是她自己同意了的,还能怎样呢?回去还得夸宝琴做的好才行。

“琴儿。”道理是这么讲,可该怎么做与实际上怎么做还是不一样的。

宝钗笑着走至宝琴后面,附身与她说了两句。便见宝琴撅起小嘴,不情愿地去了黛玉边上。

“珂兄弟。”宝钗顺势坐下。

“宝姐姐......”林珂笑了笑,将那折扇收好。姊妹两个间的斗争,他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可是觉得我不用这么对琴儿?”宝钗笑道:“你不是常说要我在你面前只做寻常姑娘便好?我还不能使些小性子?”

“哈哈,宝姐姐当然可以。”也只有在自己面前或是无人时才能做出属于这个年纪女孩的行为吧。

宝钗抿嘴一笑,却道:“不与你说笑了,是有事要告诉你。”

她小声道:“这几日夏家与我姨妈打得火热,常有书信往来的。听妈妈说,今儿她们家又来了荣国府。”

林珂略略想想也就明白了,定是王夫人心下得意,便拿这事去跟薛姨妈说,想让薛姨妈后悔没有早些促成“金玉良缘”的。

而薛姨妈自然不会后悔,只怕是将此事当作笑料讲给宝钗听了。

怪道贾宝玉下线这么久,原来是在跟另一位好姐姐增进感情呢。

宝钗见他不知想到什么,嘴角笑意压都压不住,不由得问他:“你真要促成那两个?明知她家不是好的。”

“宝姐姐可是冤枉我了,夏家这般情况,我躲着都来不及呢,才不想和她家有什么牵涉。”林珂忙撇清关系,“我只是不想让那些不相干的人再觊觎我的宝姐姐。至于之后如何发展,不都是她们自己设计的?”

“哪个是你的?”宝钗转过头去,“仔细给别人听见!”

林珂回头看去,身边黛玉没心思理他,后面香菱和莺儿聊的火热,也只有隔了几个位子的探春冲他一笑。

老实说,包括李纨在内,在场九个姑娘超过半数被自己哄骗得手的,其实不必这样小心。

黛玉听了宝琴诉苦,被她一通“好姐姐”叫得心软,便转过身来狠狠拧了把林珂。

“噫!”林珂猝不及防痛呼一声,怕给人看出来,忙接着说:“这鱼真美味吧?云妹妹就当是全了自己心愿便好。”

湘云难得扭捏道:“谢谢珂哥哥呢。”

她只当是因着自己说了要吃鱼,林珂才让人备的鱼宴。

“妹妹又是怎么了?可是我哪里做的不对?”林珂便问黛玉。

黛玉冷笑道:“亏你还是琴儿哥哥呢,就这样欺负人家?”

宝琴也探出小脑袋,恶狠狠地皱皱鼻子,表示助威。

“这,我......”林珂总不能供出宝钗吧,也不知宝琴这丫头如何扯得谎,“那我给她赔罪好不好?琴儿,你过会儿随我回去,我给你个宝贝。”

“真的?”宝琴眼睛一亮,却被黛玉用眼神制止。

她与林珂怎么也是朝夕相处十多年,又没少给他欺负,哪里不知他所说的宝贝是什么东西?可不能让琴儿这么给他欺负了。

“琴儿,你也该回潇湘馆了。蘅芜苑有香菱在,你两个都不是让人省心的,再过去岂不是要让宝丫头一个头两个大?”黛玉叮嘱宝琴说,“你也会些琴艺吧?我房里正有张流瀑琴,你我也可谈论一番的。不像某人不晓音律,也欣赏不来呢。”

这话自是在说林珂,林珂却笑道:“妹妹这话说的可不对。‘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文采过人如陶潜都尚且如此,我哪里就不能欣赏了?一切不谈,我总知妹妹所弹就是好的呢。”

“偏你道理多,还拿陶令自比,真是好厚的面皮!”黛玉最是推崇陶渊明,林珂也是深知这点,才拿他

来给自己辩经。

“罢了罢了,左右你总有自己的道理,我说你你也不听,还有什么好费口舌的呢。”他这么一说,黛玉也没心思刺他了。

说到底,此世男子越是通音律、识诗文,就越是喜欢往青楼教坊中去,而这正是黛玉极厌恶的。

便如贾宝玉,虽嘴上好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也不见得有多尊重,只是将其作为自己与丫鬟厮混的掩饰罢了。

平素里与柳湘莲、冯紫英等人相会时,那等地方去的可少了?

相比之下,林珂全然不喜往那烟花之地去,且诗词造诣并非一窍不通,又不是薛蟠那样的粗俗莽汉。虽常爱自嘲粗人一个,其实读过不少诗书,只是作不出诗来而己。

若真要论起来,黛玉更喜欢这样的呢。不求他有多少才气,只愿少去那腌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