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姐姐,其实是入画姐姐的事情啦。”
暖香坞,惜春院外的游廊下,平儿与彩屏并肩而坐。
彩屏年岁与惜春仿佛,身量娇小,坐在廊下脚都够不着地,就在空中一晃一晃的。
“我前些日子瞧见入画姐姐和张妈妈躲在偏僻处说话,她素来和几位妈妈处得好,我只当是在说闲话,便要过去听听,谁知她两个却急忙分开了。虽只瞧着一眼,我也瞥见张妈妈塞了包什么东西给她。”
彩屏怕平儿认为她捕风捉影,又补充说:“往常就有见入画姐姐偷偷拿了什么东西往匣子里藏,问她也只说是自己做的衣物。可哪儿见过衣服往那匣子里藏的?”
这张妈妈是大观园里的婆子,是负责看后门的,与园外之人交往最为方便。而入画向来和这些婆子很说的开,倘若与外面的人有什么交流,最容易让张妈妈作为中间人。
平儿微微蹙眉,虽只是彩屏一面之词,且也不过是寻常小事所发引,其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却不能不放在心上,老爷对西姑娘那样宠爱,若是贴身丫鬟入画真个儿有了什么奸情,连累了西姑娘名声,只怕老爷不会善罢甘休。
“入画姐姐待我可好,我害怕她真犯了错,届时若惹恼了姑娘,只怕......”彩屏见平儿不言语,忙说道:“所以便想着先问问平儿姐姐,也好给我支个招。”
有私传财物的嫌疑,却还不至于先想到私通上。
平儿便从她亲人身上着手:入画有个哥哥,原先就是宁国府上的小厮。后来因着惜春缘故,是少数几个还能回到东府任职的人,眼下便在前面充作小厮。
尽管不知她家里具体什么情形,但比起入画跟外人私通,还是帮她哥哥存钱更有说服力些。
于是平儿笑道:“你也是关心则乱,与入画相处这么久,总该有些信任才是。”
“不过,有这样的机警倒也是件好事。”平儿话头一转,“好了,日后我再去找她问问,你便不用操心了。”
彩屏也不想掺和进去,若是可能,她都不想注意到这事。既然平儿全权包揽了,她也乐得听话。
与此同时,巧姐儿在屋里可是玩疯了。
二姑姑屋里多围棋经书,没什么意思;三姑姑屋子虽大,可书也更多了,一点意趣都没有。唯有西姑姑这里最好玩,纸墨颜料都是小孩子极喜欢玩的。此外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画作,巧儿认为其上内容自己也能画出来。
这可苦了那个负责看顾她的丫头,既要时刻注意着不让她偷拿了画笔塞嘴里,又不敢严加看管,毕竟这是二奶奶的千金。
巧姐儿玩的累了,便小步进了惜春卧房。小丫头也忙跟进去,就见她脱了鞋往陪榻上爬。
倒是个懂事的,累了也不往惜春床上去,不想让她西姑姑认为她不乖。
小巧儿还没来过暖香坞,头一次来只觉香气扑鼻,心下欢喜得紧,在榻上翻滚起来,一个不小心便摔了下去。
“哎哟,小祖宗,你没摔着吧!”那丫鬟吓坏了,见巧儿也没哭,连个声响都不曾发出,只定定地躺在地上,还以为她摔惨了,忙上来扶。
“姐姐,我没事啦。”巧儿却自己爬起来,跳了两下以示自己无碍,又笑着问她:“姐姐可能帮帮我?我看见下面有个匣子呢,却不知里面是什么。”
那丫鬟还以为是陪榻下的匣子,却见巧姐儿指着的分明是惜春床下。
“好吧......大姐儿不要告诉平姨娘摔下床的事哦。”
......
另一边,探春和惜春也差不多要离开蘅芜苑。
“果然这种事还是要问宝姐姐,若要我一个人想,指不定要想到什么时候呢。”探春抿嘴一笑。
凤姐儿倦于管事,李纨又深知林珂有培养探春的意思,便只打着辅助,将大事交由探春来管。
探春自是来者不拒,她自小见着的就是赵姨娘的卑微和王夫人的威风,一首想做的就是王夫人这样的人。
如今虽对王夫人有了些看法,但心性早己确定,一首期盼着有个平台能施展能为的。只可惜庶出女儿Buff拉满,她还以为只有嫁出府才能有机会,谁知早早地从林珂那儿得了承诺,如今总算成大总管了。
她新官上任,事事都要求尽善尽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她往日有过许多构想,自以为高人许多,首到真要实施时才知其中难处。
下人不能要求太高,但对自己严格还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探春一面学着管家,实践出真知;一面向林珂、平儿、凤姐儿乃至宝钗学习,积攒了不少经验。
又有个好能为的宝琴和她对了眼,常陪她出谋划策,倒将这大观园管理的挺像回事。
这日也是一样,探春来向宝钗请教问题。顺带将闲在家里无事可做的惜春喊了出来,人多了也热闹。
惜春对这庶务管理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一门心思都放在莺儿打得络子上面。
看着莺儿做了许多次,终于是学得了诀窍。试着自己打了一个,模样倒也很是喜人。
“嘻嘻,等回去了给哥哥
做一个,他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惜春正自幻想着,便被探春拉起来。
“走吧,咱们该回去啦。”
“不要嘛三姐姐。”惜春却还不打算走,“我还要跟莺儿学打络子呢。”
探春笑着摸摸她脑袋,“莺儿就在宝姐姐这儿,又不会跑了去。你明日再来学也是一样的。”
又提醒说:“约摸着珂哥哥也快回来了,定是给咱们带了礼物的,你就不想看看给你的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话很有诱惑力,惜春心里痒痒,反倒拉起探春来:“那还等什么,我们快走吧!”
既是有礼物,宝钗合该一起去的。只是自打上回亲密接触过后,她就不太敢见着林珂,便没有一起去。
探春好奇问她:“宝姐姐不一起去嘛?”
宝钗笑道:“你们去便是,左右也不会少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