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首张良被俘,秦军对下邳城的戒严也随之消失。本文搜:吾看书 免费阅读
张良和项伯被抓的消息,也迅速从下邳传到了会稽。
“什么?项伯被抓了?”正在筹划反秦大业的项梁得知项伯被抓的消息后,心都跟着颤了一下。
要知道项家现在做的可是杀头的买卖,如果项伯那里出了什么事情,那事情可就大了。
“这可如何是好。”项梁听闻这个消息后就烦躁不已,生怕秦兵下一刻就出现在院门外。
“叔父,不如现在就反了!”
大堂的一侧,一名跪坐于地的魁梧青年眼睛一亮,对项梁喊道。
项梁听到这话后,向那去青年看去,皱眉道;“籍儿,现在还不是时候。”
虽然项梁非常想要反秦复楚,但此时的大秦如日中天,怎么都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反了的。
尤其是那始皇帝嬴政就在附近,秦兵也大量囤积于此,如果真的反了,自己的脑袋下个月是说不得就会被送到咸阳城去。
“还得等,等候时机啊。”
“不过项伯被抓,我们是不能再待在会稽了。籍儿,随我去乡野躲一阵,待那狗皇帝回到关中再说。”
说完,项梁也不管项籍同不同意,直接吩咐府里的众人便开始搬家。
而此时的下邳城外,巡游部队正继续向齐地而去。
【终于走了,这次应该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了吧?】
【这好像才第三次巡游,嬴政应该是第五次才死的,还有些太平日子要过。】
【唉,好想打仗,陈胜吴广怎么就不早点起义呢。】
陈稷跟随在始皇帝嬴政的车驾后方,暗自嘀咕着。
“陈胜吴广?”
马车上的嬴政撩开车帘,目光看向车后的陈稷。这是他第一次听到陈胜吴广这两人的名字,这两人会起义?什么时候?
按照嬴政自己的猜测,这两人大概率应该不是在自己活着时候起义的。因为在此前听到的声音中,大秦是二世而亡,这起义的事情,大概率也应该是出在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
一想到胡亥,嬴政现在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的大秦帝国如果不出意外,就会毁在这小子的手里。
“这陈胜吴广是什么来头?六国贵族,还是什么将军文士?”
嬴政放下车帘,暗自思考这陈胜吴广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在嬴政想来,这两人大概率大概率还是像张良一样,拥有六国贵族背景。毕竟只有这些人,才会心心念念的想要复国。
下面那些泥腿子,从来都不会去纠结收税的人到底是谁。
“得让赵高注意下这两个人才行。”嬴政也懂要把对手扼杀在摇篮中,现在只要先找到这两人,那大秦二世而亡的可能性又会大大的降低。
待后面把那声音提到的萧何、韩信也一并抓住,未来的天下,也就太平了。
“父皇不去齐地了?”嬴政后方的一辆马车上,跟随他一起前来巡游的胡亥听到这消息明显有些不悦。
胡亥这次跟随嬴政出来,可就是想去齐地看看,现在中途折返,胡亥定下的目标也就顿时无法达成。
“中车府令,是因为此前的刺杀吗?”
胡亥看向身前的赵高,询问道。
其实对于现在的胡亥来说,他还并没有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
毕竟扶苏获得了大量的支持,尤其是蒙家的支持,即便对方被送去了长城兵团,但也不是胡亥能够撼动的。
别说胡亥,就算是赵高,这个时候也根本没有想要扶植胡亥。此时的他与胡亥待在一起,仅仅只是希望在始皇帝嬴政身旁结交一些朋党罢了。
“或许是吧。陛下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
赵高眼观鼻鼻观心,端坐在马车上,似乎不太想要讨论有关巡游的事情。
“唉。”
胡亥见赵高不准备回答自己,于是只能拉开车帘,向外面的队伍看去。
胡亥这一看,目光正好看到跟随在嬴政身后的一名兵士。
这兵士并不与其他人一起列队,只单独一个人走着,身上甚至都没有携带长兵器。如果不是对方身上兵士的服饰,胡亥都以为对方是个将军。
“那人是谁?”胡亥指着那兵士的背影,对马车外的侍从问道。
侍从看了一眼那背影,向胡亥回答道:“回殿下,那是昨日才被陛下晋升为上造的陈稷。”
“昨日被父皇晋升的?”胡亥显然对这个回答非常不解,一个不过十九等爵的普通兵士,凭什么被始皇帝亲自晋升?
父皇什么时候关注这些人了?
马车内的赵高竖耳听着胡亥与外面侍从的对话,微微摇头。
这胡亥的政治觉悟实在太低,连这些东西都悟不到的话,拿什么和扶苏斗?
不过赵高一想到以后扶苏会上台,脑袋就头痛不已。
扶苏看不上赵高,对方待在咸阳的时候,没少和赵高对着干。
以后扶
苏真的当了皇帝,当了秦二世,赵高觉得自己的脑袋大概率会和身体一分为二。
不争气的东西。
赵高看着胡亥的后背,心里暗骂一声。
“中车府令,陛下找您。”就在赵高还内心郁闷的时候,马车外却突然传来了喊声。
“陛下找我?”赵高听到招呼,连忙起身向马车外走去。
始皇帝嬴政找人,别管是什么中车府令还是丞相,只需要乖乖听话就行。
“陛下,您找我?”赵高登上嬴政的马车,对那端坐在马车内的嬴政问道。
“我昨夜受仙人点拨,得了几个名字,你派人帮我寻一下这几人,将符合这些名字的人全部记录下来,一一送回咸阳。”
嬴政说着,顺手就将身旁的竹简扔给了前方的赵高。
赵高接过竹简一看,这上面赫然是几个人名。
“陈胜、吴广,萧何、韩信......”
四个名字,赵高一个都不认识,很显然,这都不是什么出名的人。
始皇帝找这几个人干什么?
赵高心中疑惑,但却不敢询问,只能端着竹简,低头应道:“是,陛下,我这就安排人去找寻这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