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康在逃保安 作品

第114章 说好一起压价的呢,你怎么就直接跪了?

“覃总应该已经向郑老师介绍过星汉科技集团目前的情况,如果由您来设计搭建星汉科技的财务团队架构,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郑佩早来见面早已经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就开口说道:“星汉集团是一家科技驱动型的公司,财务管理只需要安全、踏实就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去打造。

旗下的两家子公司都有着充足的现金流,但由于正在扩张阶段,再加上深城这边正在建设研究院,所以公司的资金会比较吃紧,经常出现跨公司的资金调拨。

如果让我来搭建财务体系的话,首要做的就是打造跨公司的资金流转渠道,保证需要的时候,资金能够快速地流转,加强资金监管,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耗……”

能当上tcl的财务总监,专业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的,李兴汉只是了解了一下对方的财务管理理念是否与星汉科技的发展模式契合。

见对方应答如流,颇有一股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感觉。

十分为符合李兴汉的心意,这个财务顾问的人选也就此定了下来。

至于郑佩的想法,她既然愿意过来面试,自然是对星汉科技有兴趣的。

到了她这个级别,对于薪水和职位这方面已经看得很开了,更多的想法还是实现自己的职业成就。

如果星汉新能源能够发展起来,是有可能比肩甚至超越她的老东家tcl的。

要是在临退休的时候,能亲手为这样一家公司搭建起完整的财务体系,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爬上另一个高峰,对她来说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当然,李兴汉也不会亏待这位有真本事的财务专家,给她开出了颇为丰厚的年薪。

虽然比不上在tcl当财务总监的薪资,但是也不需要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和压力,郑佩还是非常满意的。

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就正式签署了劳动合同。

“郑老师打算什么时候到雁阳开始工作?”

郑佩摩挲了一下挂在胸前的吊坠,说道:“我后天就过去,正好能赶在初一之前去趟南岳烧一注香。”

李兴汉点了点头,突然想到待会还有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谈判团队过来,谈显示面板技术授权的事情,于是便看向郑佩问道:“我记得华星光电是tcl旗下的子公司吧?待会他们会过来谈几项技术授权,郑老师有没有兴趣旁听一下?”

郑佩闻言,眼睛顿时就亮了。

tcl虽然是她的老东家,但她因病被提前退休,这件事情闹得并不是很愉快。

没想到刚找到新工作,就有给老东家上眼药的机会,她怎么会放过。

“好,那就让我这个新上任的财务顾问来帮李总你抬一抬价!也好让李总知道聘用我的薪水绝对物有所值!”

李兴汉打的正是这个主意,听郑佩这样说,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知道待会华星光电的人看到自家母公司的前财务主管坐在谈判桌对面,会是一副怎么样的表情。

结束面试之后,李兴汉让郑佩先到一旁的会客室暂时休息,他则跟覃总正式签订了后续猎头服务的合同。

覃飞对于合作非常有诚意,拿出了对待大客户应有的态度,主动把猎头服务费用砍到了岗位年薪的23%,另外候选人工作满一年且业绩达标,只需要支付年薪5%的奖励条款。

这个服务费用在猎头行业里已经算是比较低的了。

所以李兴汉也没有砍价,非常爽快得签订了合约。

签完字后,覃飞拿出几份总经理人选简历供李兴汉挑选。

其中不乏一些有过消费电子屏大厂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星汉电子深城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李兴汉挑了两个有耳机相关经验的候选人,让覃飞帮忙安排面试,就让他先去忙了。

其他岗位李兴汉不打算全都一一过问,等到总经理的人选确定之后,这些事务性的筹备工作大部分都会直接交给他。

李兴汉只需要牢牢抓住例如财务、人事、供应链等重要岗位就行了。

半个小时后,酒店临时租用的会议厅内。

当华星光电的谈判代表看见了坐在对面的郑佩之后,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

作为tcl曾经的高层之一,华星光电的人自然是认识郑佩的。

“郑……郑总监,您怎么在这里?”

郑佩朝着对面的华星光电副总露出了一个礼貌又慈祥的笑容。

“不要叫我总监,我已经从tcl退休了,现在我是星汉科技的财务顾问!”

看着满脸慈祥的郑佩,华星光电的副总顿时感到不寒而栗。

昨天他们通过余城东过得了3项显示面板技术的相关资料,已经经过了初步验证,正是他们目前阶段所需要的。

原本他还打算跟京东方的人打一打配合,把那几项专利技术的价格压一压。

结果自家母公司tcl的财务总监坐到对面去了。

看着坐在李兴汉旁边的郑佩,华星光电副总感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华星光电的产品营收、研发投入等信息对方知道得一清二楚。

完全能够精确地计算出他们拿到新技术后能够带来多少收益,这基本上等于是情报单方面透明,这还怎么谈啊!

唯一一个好消息是,华星光电的主攻方向是oled屏幕。

星汉科技拿出来的3项技术中,只有【oled基板生产工艺】是他们需要的,就算被宰了也就只用挨一刀。

旁边的京东方可就惨了,他们走的是全技术覆盖路线。

无论是oled还是lcd的技术,京东方都想要,今天恐怕要挨足3刀。

一旁京东方的人也傻眼了。

说好一起配合压价的,你们母公司居然出了个叛徒?

两家公司都是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俗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

双方同是国内显示面板头部企业,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基本上都是处于知根知底的状态。

京东方又是一家上市公司,每年的财报都是公开的,竞争对手的财务总监完全可以通过财报推测出很多信息。

这还谈个屁呀,你确定我们两家公司今天不是来挨宰的吗?

面对这样的坑货友军,京东方的谈判代表只想要愤然离席。

但一想到星汉科技手中3项技术是他们现在想要的,又只能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尤其是那项【量子点显示技术】,可以在lcd屏幕中用量子点层作为“光过滤器”,将传统led背光的白光转化为更纯净的红、绿、蓝三原色,可覆盖90%以上dci-p3色域,达到接近影院级的色彩表现。

在高端电视机、电竞显示器、手机屏幕技术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虽然从余城东那里得来的参数来看,与日韩同类技术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技术储备的京东方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

看对面这样一副吃了屎的表情,李兴汉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郑佩这位财务顾问算是请对了。

“咳咳,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们的专利授权谈判就正式开始吧!

这次我们星汉研究院对外授权的技术有3项,分别是【lcd面板驱动ic技术】、【oled基板生产工艺】、【量子点显示技术】,不知道两位企业代表愿意出什么价格?”

华星副总看了郑佩一眼,想了想后,放弃了压价的策略,咬着牙开口说道:“我们华星光电想要获得【oled基板生产工艺】的技术授权,如果可以签署独家授权的话,我们愿意支付每年2000万的专利授权费!”

李兴汉还没有说话,京东方的谈判代表就一脸惊讶地看向了华星副总。

说好一起压价的呢,你怎么就直接跪了?

你把调子起得这么高,我们京东方后面怎么谈?

还有独家授权是什么鬼?这项技术大家都用得上,凭什么让你拿独家?

京东方的代表虽然没有出声,但想说的话已经全都写在了表情上。

这个价格跟李兴汉最近了解到的行业情况差不多,但他还是朝着一旁的郑佩看了一眼,见老太太微微点了一下头,就知道华星光电这是给出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

但他并不满足,旁边不还有家京东方吗?不让两家竞一下价怎么行?

“【oled基板生产工艺】京东方不感兴趣吗?”李兴汉看着京东方的代表,笑着说道。

京东方的代表不自然地扭了扭脖子,朝着华星光电的副总看了一眼,心想着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我们京东方愿意出500万拿下【oled基板生产工艺】的非独家授权。”

华星副总听到这个报价之后,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怒视着京东方的人。

这不是明摆着拆台吗?

要知道像【oled基板生产工艺】这类非必要专利,独家授权和非独家授权的价格大概相差5倍左右。

京东方开出了500万的非独家授权,他们华星光电至少要开出2500万的独家授权价格才有竞争力。

“你什么意思?”

“我什么意思?大家凭本事出价,你在这里叫嚷是几个意思?”

“你这人真是没意思!”

见两人吵了起来,李兴汉也不拦着,任由他们吵去,自顾自地端起茶杯抿了起来。

半晌后,两家公司终于吵累了,逐渐冷静了下来。

“要不这样,我也懒得去找其他显示面板公司卖授权了,这份【oled基板生产工艺】你们要么一家出2500万拿下独家授权,要么两家一起拿2500万出来拿下联合独家。”

李兴汉说完,两个公司各自与团队成员商议过后,决定还是各出1250万,拿下了专利联合独家授权。 华星光电的人在签完授权合约后就直接离开了。

后面两项技术都是lcd面板技术,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不值得花重金去京东方竞争。

只有一家公司参与授权谈判,后续的会议也变得顺利了一些。

最终京东方以8000万的价格拿下了【lcd面板驱动ic技术】和【量子点显示技术】的独家技术授权。

这里要解释一下独家技术授权和独占技术授权的差别。

独家技术授权,授权方保留自用权利,但不得再授权第三方。

而独占技术授权,授权方自身亦无权使用,所有权利归被授权方彻底垄断。

所以即便签署了独家授权协议,也不影响李兴汉以后合成科技树的使用专利。

由于京东方公司目前也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资金也比较紧张,李兴汉提出了贷款换专利的方案被婉拒了。

所以等到谈判结束,星汉研究院账上只不过多出了1.05亿干巴巴的待收款,并没能让李兴汉的负债额度有丁点增加。

他打开系统算了一下,即便算上雁阳建行的3个亿预计下旬到账的贷款,距离黄金宝箱十连抽也还差了2.16亿的负债额度。

有了这笔1.05亿的专利所授权资金,星汉研究院的建设资金肯定是足够了。

但是蓝牙耳机生产厂这边还存在一些资金缺口。

昨天在跟深城本地领导了解了一下目前的政策之后,李兴汉大概估算了一下,想要建设一个年产量千万台蓝牙耳机的生产厂,大概需要投入1.2亿左右。

前期的厂房和设备等一次性的投入大概就需要6000万,建设时间大概需要3~5个月。

这段时间里,可以用来招募公司团队,构建供应链,完善产品工艺,这些大概需要花费2000万到3000万的资金。

或许可以再去找华为公司谈谈,那项【2x2 mimo基站技术】的2500万专利授权费不要了,看能不能当做专利抵押,改成更高额度的贷款。

具体能换成多少贷款,得到时候再找余城东谈一谈看。

如果能换到一笔大几千万的贷款,蓝牙耳机工厂的建设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其实只要这第一笔建设资金到位了,后续的投入也不用太操心,无论是星汉新能源的电池销售资金,还是星汉电子的充电宝销售资金,都能轻而易举的填补上。

就算两家公司资金要用于自身发展,李兴汉到时候手里的那些暂时用不上的专利技术肯定也已经换成资金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