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可能就是府城的官兵。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有人看着己经将月涧书院围起来的官兵说道。
说完,他发现那些官兵并没有赶听到动静胆大的凑过去的百姓,眼睛一转,提议道:
“要不,我们近前瞧瞧。
这次的官兵,看着不是太暴躁。”
“咦,还真是。
不行,我要过去看看,我三姐家的孩子可是在月涧书院进学。”有个中年女子说道。
说完,她大步往月涧书院那边走去。
不过,越走,她的速度越慢。
最后在大家觉得人不少,也不用太害怕才跟过去后,对方走路的速度才快了一些。
陆承安跟着陆正田,也在人群中。
不打听清楚消息,他们可不敢回去。
而此时,月涧书院。
听到马蹄声的书生,不少都跑出来准备看一下发生了何事。
谁知道,还没走出书院的大门,就看到一群官兵将书院围了起来。
见状,有人赶紧去找书院的山长,有人悄悄退后,快速的离开大门附近。
还有几个傻傻的,站在门口来不及反应,被官兵看了个正着。
而陆正林,就是其中之一。
也许是知道书院的这些书生未来没准会一飞冲天,围了月涧书院的官兵,倒是没有态度恶劣的动手。
为首的官兵上前一步,看向陆正林几人,开口问道:
“几位,你们可都是月涧书院的书生?”
闻言,陆正林几人忙不迭的点头道:
“差爷,我们的确是月涧书院的书生。”
说完,看着对方身后一大群的官差,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在心里盼着山长赶紧到来。
而官兵,显然也是在等山长。
不过,对方也许是不想耽误时间,对着陆正林几人问道:
“你们几位可知,你们书院这次参加院试的书生有几人?”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书生,同时扭头看向陆正林。
他们中,也就陆正林参加了今年的院试。
而陆正林,这会后背的冷汗,差点将衣服打湿。
他虽然不知道为何官差会问今年参加院试的人,但他很清楚,绝对出大事了。
看到几人的反应,为首的官兵马上精准的看向陆正林,冷声道:
“书生,你可是参加今次院试的学子?
快说,你们书院有多少人参加了院试。
别隐瞒,要不然,我首接带你去大牢审问。”
听到这话,陆正林缩着脖子,看向问话的官差说道:
“禀大人,小生的确参加了今年的院试。
不敢欺瞒您,我们书院这次去府城参加院试的同窗,一共有十二人。
我跟两个觉得没希望的同窗回了县城,剩下的几人,我们回来的时候,还在等放榜。”
在陆正林说完后,为首的官兵冷笑一声,道:
“看来,你们书院这次参考的人不少。
快去叫你们山长出来,我要带他离开。”
话音刚落,一声略带儒雅,却气势很足的声音从陆正林几人身后响起:
“我就是月涧书院的山长,不知差爷来此,有何贵干?”
听到这话,几个官差同时看向来人。
而陆正林几个,赶紧往后退了退,来到山长的身后。
别看月涧书院只是县城的书院,但山长,可是大有来头。
听闻山长跟京城官员家,可是有亲戚关系。
就连县令大人,也对山长多有关照。
而此时,听到山长所言的官差,看到他手中把玩着的玉佩后,突然换上笑脸,说道:
“李山长,我等也是奉命前来。
请问,徐东权,黄志远……,这些书生可是贵书院的学子?”
听到这话,山长愣了下,才点头道:
“你刚才所说,的确是我们学院的书生。
不知他们犯了何罪,劳您来此?”
这会,李山长也察觉到那些还没回来的书生中,出了大事。
而听到李山长所言的为首官差,看了他一眼,冷冷的吐出一句:“科举舞弊。”
此话一出,瞬间惊呆了李山长和陆正林几人。
就连远处跑来的几个夫子,都惊的停下了脚步。
“李山长,巡抚大人说了,请您前去府城配合。
这次发现参加科举舞弊的书生中,就你们月涧书院书院的书生最多。”
随着这话说完,李山长的脸瞬间红了,同时,也怒气大增。
对那些科举舞弊的书生,李山长这会恨不得首接动手灭了。
出了科举舞弊之事,往后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月涧书院会名声大损。
就在李山长气上心头的时候,陆承安跟着其他人,也来到了书院门口。
此刻,周围还有几个看热闹不带害怕的胆大之人。
这不,随着有
人询问了一声,刚开始就在这边的人马上跟大家说了现在什么情况。
听到科举舞弊一词后,陆承安就瞪圆了眼睛。
接着,他看向从门口看进去,都能看到脸上恐惧表情的陆正林,担心的问陆正田:
“爹,您说,大伯这次去府城的时候,带着的银钱多吗?”
“应该不太多,你爷最近手里也没多少银子。
再说了,咱们家今年的粮食还没卖,你爷即便想给也给不了多少。”陆正田小声的凑到陆承安身边说道。
说完,他用力的抓着陆承安的手,像是也在说服自己一般。
毕竟,老陆家一荣皆荣一损皆损。
要是陆正林参加科举舞弊,即便受惩罚的是陆正林,那他们家的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的。
到时候,科举就别想了。
最起码,没有禀生会给他们做保的。
就在陆承安捏了一把汗,盼着陆正林没胆参加科举舞弊时。
为首的官差己经在李山长点头,准备跟着去府城的时候,看向陆正林,问道:
“那书生,你刚才说,你跟另外一个书生一块提前回来。
怎么,你是知道自己没考中吗?”
一听这话,陆正林赶紧摇头道:
“差爷,没放榜前,小生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考中。
不过,根据以前的经验,小生觉得进步不大,考中的几率很小。
再加上府城的花费颇大,小生负担不起,才提前回来。”
在陆正林说完后,另一个书生走出来,也赶紧说出了差不多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