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对视一眼,考院榜单下的众多书生,默契的将陆正田的存在感抹除。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首到有人发现,陆正田也在榜单上。
因为有陆承安这个儿子,霎时间,陆正田大名开始远播。
在大周,“榜下捉婿”这个习俗也只是刚刚萌芽,还没有吹遍大江南北。
也因此,今日在周围看榜单的虽然也有庆安府大户人家的人,但考中秀才的众人还是很安全的。
当然,期盼着自己能被大户人家看中,最起码科举一途不说有捷径,银子绝对不缺的书生,对这现状就有些失望了。
而陆正田和陆承安父子俩,因为脸上的笑容清晰可见,一路上不断地拒绝者邀请他们酒楼一叙,或是家中备着酒席,请他们赏脸上门的富户。
此刻,被人群挤到一旁的两个书童,也终于追过来,护在陆正田和陆承安身边,快速的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朝廷派来给陆承安这个案首报喜的喜差己经离开。
家门口处,此刻因为陆承安考中了院试案首的消息传出,专门前来道喜的人络绎不绝。
而青云坊其他几户人家的老爷公子,这会也挂着笑容,跟赵月秀和陆承泽客气的聊着。
因为陆正田不在家,方举人这个本来是上门道喜的人,因为是陆承泽的师父,这会也帮着活跃着气氛。
随着陆正田和陆承安回来,一时间,陆承安家门口热闹极了。
对大家来说,陆承安这个院试案首的名头,可比方举人还有含金量。
毕竟,可以想象,往后陆承安在庆安府读书人中绝对会名声大噪。
有了名声,但凡才华不拉垮,秋闱对陆承安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也就是说,陆承安未来一个举人功名无碍。
再加上陆承安现在的年纪,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妥妥就是个未来的进士人选。
在这个举人有门路都能当官的年代,未来的进士,那可会成为朝廷官员。
谁能拒绝在一个未来的官员现在还是个秀才时,跟对方搞好关系?
此刻,大家己经无视了陆承安还不足七岁的年纪,跟他说话时的态度己经跟往日大为不同。
而陆承安,也很是客套的跟大家交流,没有怯场,也没有什么应付不来的情况。
等到陆承安跟前来道喜的众人聊了好一会,大家都己经准备各自散开回家时,报喜的队伍又来了。
在众人面面相觑中,给陆正田报喜的喜差那满是喜意的道喜声,就传入周围其他人耳中。
听到陆正田也考中了秀才,赵月秀愣了下,就赶紧给喜差塞了个红封。
接着,换好的铜板再次被赵月秀安排着给大家散出。
随着众人哄抢完铜板,道完恭喜离开后,赵月秀凑到陆正田身边,小声问道:
“当家的,你刚才回来怎么没说你也考中了。
我差一点,都要让人将换好的铜板收起来了。
还好,你跟承安一块去参加院试,我换了两份铜板。”
边说着,赵月秀嘴角的笑容逐渐扩大。
眉眼弯弯的看向陆正田,赵月秀感慨道:
“没想到,去年我这个时候还在村里干农活,今年就成了秀才娘子。”
听到这话,眼睛往周围看了一圈,确定没有其他人后,陆正田赶紧对着赵月秀笑道:
“娘子,为夫这次考中秀才,你是秀才娘子。
往后,我争取再努力一下,让你成为陆夫人。”
在大周,只有官员家的娘子,才能被正式的称为夫人。
一听陆正田这么说,虽然不确定陆正田往后能否考中举人,赵月秀还是满脸的欢喜。
而此时,跟在两人身后的陆承安和陆承泽对视一眼。
刚要对着陆正田挤眉弄眼,陆承安就听到他哥小声嘀咕道:
“也不知我什么时候,能让娘因为我得了陆秀才他娘的称呼。”
一听这话,陆承安嘴角抽了抽,看向一脸正色的陆承泽。
最后,他没忍住,踮着脚拍了拍陆承泽的肩膀,语气严肃的说道:
“哥,既然你这么说,那往后学习任务再加一点。”
说完这话,在陆承泽开口之前,陆承安接着说:
“爹现在己经是秀才,娘也是秀才娘子。
往后若是爹争气一点,考中举人,或是考中进士,那可就是真真正正可以替娘争取诰命了。
哥,你想娘被人叫陆秀才的娘亲,那最好赶在爹考中举人之前成为秀才。
我看好你,哥,赶紧努力吧!”
丢下这句话,陆承安扬起笑容,快速的将陆承泽拉去了书房。
等他离开书房时,陆承泽的面前,己经有了一张将时间规划的特别紧张的学习计划。
“承安,大哥时间安排的那么紧,有必要吗?”陆美云有些不解的看向陆承安问道。
她刚才可是跟去书房看过了,按照那张学习计划学的话,陆承泽
往后可就没有任何休闲时间了。
而此时,听到陆美云所说的陆承安,小声的凑到陆美云身边说道:
“姐,我跟爹现在可是秀才。
往后,没准我们俩都会成为举人。
到时候,若是大哥还是个连县试都没考过的书生,你觉得长期对比下来,大哥会是什么心情?
趁现在,让大哥好好学,没准过两年他能考过县试和府试。
你要知道,即便是童生,那也跟连县试都没考过的书生不一样。”
说到这,陆承安眼角余光看了下身后紧闭的书房门,声音稍微大了一点的说道:
“再说了,爹靠着自己学习,也就被系统的指点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考中了秀才。
我这个当弟弟的,也是学习不足一年,就过了院试。
我们学的这么好,想来,大哥肯定也很聪明。
没准过个一两年,咱们家可就有了三个秀才。”
说完这话后,陆承安跟陆美云使了个眼神。
秒懂他意思的陆美云,马上扬声道:
“承安,你说的对。
爹和你都那么聪明,一次就考中了秀才。
大哥既然被方举人守卫弟子,那肯定学的不错。
即便不能一次就考中秀才,多考几次肯定也能考中。
最起码,大哥肯定不会比大伯花费的时间长。”
随着陆美云这话说完,书房内的陆承泽马上想起了陆正林漫长的科举路。
接着,他拳头紧握,喃喃道:
“爹和弟弟一次通过院试,我大不了多考几次。
为了让陆家成为一门三秀才的人家,我一定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