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 作品

第211章 你的话,朕相信

听到皇帝的话,秦臻马上接过策论,看了起来。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看完后,他恭敬地说:

“陛下,这份策论文采不错。

其中关于战争中受伤的处理,让御医验证一下。

至于对方提出的对骑兵、车兵和步兵的武器和训练的改进,也可以尝试一下是否言之有用。”

“就这些?

你觉得他提出的,长年累月,用爱国精神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让所有士兵都对大周有信仰,忠于大周之事,可否在各军实行下去?”周启明看着秦臻,表情严肃的问道。

闻言,明白自己必须表态的秦臻,马上说道:

“陛下,各军将领手握重兵,需时刻防备,的确是个大难题。

但战事一起,却又必须依赖这些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

若是真的能让军中士兵从一开始就忠于大周,忠于百姓,不会因为将领起了坏心,一声令下就盲目追随,的确是好事。

不过,还是要在军中试验一下才行。

若是有用,想来您往后也能安心一些。”

听到秦臻这话,周启明笑了两声,开口道:

“既然你觉得可以试验一下,那就交给你们赤血卫来让军中士兵适应一下,看可否达到效果。

就用护军营的士兵来试验,给你两个月时间,我希望看到有用的结果。”

一听这话,秦臻马上领命,准备去安排人。

其实赤血卫会忠于陛下,只做历任皇帝手里的刀,跟这份策论中某些地方所提,还是有些类似的训练。

这方面,的确用赤血卫更合适。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周启明询问道:

“庆安府陆承安,你知道多少?”

闻言,秦臻马上将陆承安从小到大,甚至连他都忘记的小事情,都快速地说出来。

当然,陆家其他人,都被他很客观的点评了一下。

说完后,秦臻对着周启明躬身道:

“陛下,陆承安父亲陆正田,是帮臣找到灭族之人的恩人。

您若是需要陆家人的具体消息,可以请刑部派人调查,或是问询庆安府曲知府。

臣的评价,只是自己的看法。”

说完后,秦臻就躬身告辞,准备退下。

这时,周启明表情一变,换上慈祥的笑容,开口道:

“臻儿,你的话,朕相信。

还有,跟你说过很多次,以我们的关系,你无需对朕这么客气。

无人时,准许你一切礼节从简。”

随着周启明这话说完,秦臻义正言辞道:

“陛下,礼不可废。

无论何时,这些礼节都不能省。

臣这就安排手下去护军营,会尽快试验出策论上所写是否可行。”

看着秦臻退出的身影离开,周启明伸手挥了下。

一瞬间,一个身影出现在他远处,跪地听令。

“去查一下庆安府的陆承安,还有,把他爹陆正田也查一下。”

话落,周启明嘴里默念了一下陆承安的名字,从御案上拿起陆承安画出的武器图纸,眼中闪过莫名的光芒。

“希望是个忠心的,而不是别人专门安排的人。”

随着安静的御书房内传出这么一句话,在一旁伺候的郑公公,马上低头缩身,用一切表示他是个可以忽略的人。

当然,他还是将陆正田和陆承安这对父子的名字,牢记心中。

毕竟,从皇上嘴里说出来的任何一个字,那都是不能忽略的。

而此时,被大周皇帝提起的陆承安,正和他爹在县衙拜访文县令。

两人都是今年的秀才,对文县令来说,也是功绩的一部分,需要亲自接待。

跟以前在青山县时,对文县令的来头不是很清楚不同。

现在,陆承安可是对文家了解得很。

至于他打听文县令所在文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庆安府文家,也就是跟陆承安的矛盾肯定不能和解的文秀才所在的文家,是敌对势力。

同样姓文,又有着在六部任职的族人,两个文家没有因为同姓原因,觉得五百年前是一家,因此在朝中相亲相爱。

反倒因为各种原因,矛盾越积累越多,跟陆承安一般,两个文家的矛盾也早就不可和解。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因,陆承安在跟文县令说话时,加了点私货,先是把他跟文秀才的小矛盾提了下,接着,把自己从各种渠道打听到的消息,找出文县令所在文家有用的,分享了下。

看了下陆承安,文县令感慨道:

“陆小秀才真是年少有为,希望往后咱们能同朝为官。”

对陆承安的消息来源,因为可是亲眼见证过陆正田和赤血卫的人相识的过程,文县令一点都没多问。

甚至,因为陆承安分享到的,连文家都没打听到的消息,文县令对陆正田和陆承安更重视了。

毕竟,有可以分享的消息,赤血卫是真的会

跟这父子俩分享啊!

这一点,就让文县令羡慕的恨不得在一开始,就代替陆正田,把赤血卫带去甜井村。

可惜,这也就想想罢了。

离开县衙时,陆正田和陆承安都得到了文县令赐给新晋秀才的十两银子。

去拜访一趟县令,不光能给庆安府文家在京城的官员带去一点麻烦,还一共白得了二十两银子,陆正田和陆承安,都分外高兴。

这一高兴,在回甜井村的路上,被得到消息,跟刘地主一块追上来的陆正林喊住时,陆正田脸上的笑容依旧没有消失。

“大哥。”陆正田对着陆正林叫了一声。

在他喊完后,赵月秀也跟着一同打招呼。

见状,陆承安和哥哥姐姐,纷纷在回村路上,跟陆正林见礼。

虽然心里觉得陆正林半路追上来,还不如回村后再装作碰巧回村,有点烦,但陆承安白得了银子正高兴,嘴角翘得老高。

他陆承安,喜欢每一笔来自正途的银子。

这么想着的陆承安,确定陆正林追上来并非自己所愿,而是因为刘地主才迫不得己在回村路上就追赶后。

跟陆正田对视一眼,陆承安就打量起了刘地主。

虽说刘地主的大名,在陆承安来到这个时代后,可是在不同的人口中听过不少次。

但这还是陆承安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刘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