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小哥 作品

第57章 典故-问鼎中原

大秦元年12月

晋江公和楚雄公还有齐仁公

目前最强大的三个诸侯

每个人带着2万精兵,另外还有十几个大国的诸侯,以及上百个小诸国的诸侯。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他们兵分5路

不仅洗劫了无极王朝的所有财富,而且所有的王室成员都被抓了起来,这是为了彻底断了王朝香火。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因为这些诸侯,每个人的实力都非常的强大。

……

王城

城门紧闭

十几个大国里只有楚国距离最近,所以他第一个赶到这里,现在正在和其他人商议如何在其他大国赶到之前攻破王城。

楚雄公他带着军队还有十几个小诸侯,在王城周围转悠,不仅如此还公然挑衅王室尊严,纪太妃带着公子詹一脸担忧。

……

很快

朝廷就派出了王孙满作为使者,一方面是询问楚雄公的意图,另一方面也是害怕他会攻击王城。

楚雄公他一脸得意的询问

“王大夫,别来无恙呼?”

王孙满叹了口气

“不知你带兵前来,所为何事?”

呵呵

“我只是想知道天下九鼎有多重?”

你……!

王孙满心知肚明,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有窃取王位的野心,你能奈我何?

“在德不在鼎”

你如果执意想要窃取王位,我劝你想清楚,有一句话叫做枪打出头鸟。

虽然现在无极王朝衰落了,但是依然是天下共主,如果你执意要灭了王室传承,你就会成为天下百姓们眼里的罪人。

这……!

楚雄公想了想如今的天下局势,虽说自己实力很强,但是一个人也无法对抗所有诸侯。

呵呵

“王大夫,真是伶牙俐齿啊!”

放心吧!

我不会第一个进城,也不会第一个称王,这种事我也没胆子做,还是交给晋江公吧!

……

大秦元年12月25日

晋江公和宋文公还有齐仁公

这三人带着大量的军队赶到,城内的奸细和叛徒接到消息后立刻开始发动叛乱。

仅仅只坚守了三日

王城被大火焚烧,整个城内鸡犬不留,一夜之间原本繁华的城市,到处都是尸体!腐烂的尸臭味夹杂着被大火烤焦的味道,充斥着每个人的神经。

王宫内

公子詹是被过继给了纪王妃,她正在护着新王,因为大殿内冲进来大量的侍卫。

你们是何人?

一名侍卫立刻怒斥

立刻跟我们走,否则我刀剑无眼。

这……!

“知道我们是谁吗?”

如此无礼!

“你们是要造反吗?”

呵呵

士兵怒斥

“我不管你们是谁,如果不听话那就别怪我手里的宝剑不认识你。”

沾满鲜血的宝剑,寒光一闪。

公子詹吓得跪在地上,一点没有身为天下之主的威严!

……

二人被带到殿外

楚雄公戏谑的说了一句

“纪太后,别来无恙乎?”

我很好!“不不不,我不好!”

晋江公询问

“玉玺在哪里?”

这……!

“詹儿的怀里。”

十几个诸侯欣喜,然后齐声说道

“立刻下诏书”

允许所有诸侯王

即日起皆可自立为王,盖上玉玺的大印,印上800份,所有诸侯国都必须发一份。

这……!

“这不符合礼法,天下只能有一个王,怎么可能所有的诸侯都称王?”

晋江公摸了摸手里的宝剑

纪太后无奈

“表示自己愿意听话!”

其他诸侯王原本是不想跟着过来掺和,但是推恩令一出来,他们都不能坐以待毙,否则以后只能是无限的内乱。

……

晋江公

他拿着第一份圣旨来到平时无极大王发号施令的祭祀台上,这里有9个大鼎,代表天下九州大陆。

司仪宣读祭祀仪式

“杀牛”

很快手下拉来一头牛

十几士兵一起拔出武器,很快就把一头绑头给砍了下来。

祭台上摆放牛头和羊头还有猪头,这是贡品,晋江公跪在地上端起一碗酒水。

大声宣读

天下纷扰

无极王朝传承600年,不仅气运衰落,而且还有妖物作祟,我晋国是无极王朝最古老的诸侯国之一。

今日起代表上天,自立称王。

……

台下

小型诸侯都纷纷跪下,另外十几个大诸侯国则是站在一旁,因为一会他们也会举行仪式。 晋王万岁

晋王万岁

晋王万岁

……

哈哈,仪式结束!

晋王站起来,指着代表天下9州的大鼎,一脸不屑的询问?

“我己经进位为王,何人不服?”

楚雄公,拍了拍手!

“我楚王是第二个,如果谁不服,也可以过来跟我说道说道!”

接下来到我了!

……

十几个大型诸侯国,依次排队杀牛祭祀苍天,大量的鲜血把代表天下九州的大鼎都装满了。

鲜血漫过大鼎

滴答滴答的一点一点把整个祭祀台都染红了,这预示着天下从这一刻将会进入无尽的杀戮之中,各国之间的争夺将会毫无顾忌。

哈哈

十几个诸侯穿上准备好的大王服饰,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特色,然后互相奉承起来,至于其他小型诸侯,他们可不敢在天下九鼎的面前自立为王。

晋王发话

“你们这些小诸侯国,自己回去自己的国家举办仪式吧!”

……

注释:问鼎中原,历史上确有其事!

(本书做了更改)

# 问鼎中原:野心与争霸的历史回响

“问鼎中原”这一典故,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之中,生动地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激烈角逐与政治野心的肆意膨胀。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为彰显楚国国威,在周天子的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楚庄王见到王孙满后,竟毫不掩饰地询问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的大小与轻重。九鼎乃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所铸,代表着天下九州,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楚庄王此举,无疑是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战,其觊觎周室天下、图谋霸业的野心昭然若揭。

王孙满深知楚庄王的意图,他镇定自若,巧妙回应:“在德不在鼎。”强调了君主的德行才是统治天下的根本,而非仅仅依靠九鼎这一器物。接着,王孙满历数夏、商、周三代因德行兴衰与鼎的传承关系,警示楚庄王周室虽衰,但天命未改。楚庄王听后,意识到周王室虽己式微,但在诸侯中仍具一定影响力,贸然行动可能引发众怒,遂打消了进一步的念头。

“问鼎中原”背后,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大背景。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实力衰微,对诸侯的掌控力急剧下降。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纷纷崛起,展开激烈竞争。楚国在这一时期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丰富的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楚庄王作为楚国一位有抱负、有谋略的君主,自然不甘于偏居南方,渴望在中原地区一展宏图,成就霸业。

这一典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成为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企图夺取政权、称霸一方的野心,更成为人们研究春秋历史、理解当时政治格局和诸侯心态的重要切入点。从文化层面看,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传统秩序的崩塌和新的政治秩序亟待建立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警示后人,权力的争夺不仅仅取决于武力,更关乎道德、人心和历史的大势。

“问鼎中原”的故事,犹如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楚庄王的雄图霸业与春秋时代的风云变幻,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