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持宝剑站在王宫的大殿内,一脸凶狠的怒斥,谁在反对出兵灭秦,我就杀谁!
台下众多大臣吓得瑟瑟发抖,这些人拦着晋王,可不只是因为会劳民伤财,晋国距离秦国实在是太远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尊王攘夷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倘若一意孤行去讨伐秦国,立刻就会激发其他诸侯国的反对,甚至群起而攻之。免费看书就搜:二次元小说网
古人都讲究名声,他们不想当亡国之臣,更不想因为晋王的一时冲动丢了荣华富贵。
……
“儿臣反对”
台下走出晋王仅剩的三个子嗣,而且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母族势力支撑,在这几个月的斗争里不仅打败了其他子嗣,而且还获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
分别是
赵家 魏家 韩家
“你,你,你们到底是我晋王的儿子还是他秦王的儿子?”
父王
不管这推恩令是谁的主意,反正我们三个己经决定了,平分晋国的土地和人口,而且您还是晋国的主人。
好哇!好哇!
原来是你们的母亲在背后搞鬼
“宫廷侍卫去把她们三个贱人带过来,我要亲自问问。”
恐怕你没这个资格
殿外三位子嗣的母亲带着她们的母族势力,还有大量的士兵冲进大殿内。
……
赵家
晋王休要放肆!你现在是一个拔了牙的老虎,还想逞强?
魏家
现在秦国召开尊王攘夷大会,我们晋国几百年基业就要毁在你手里了,现在必须交出权利。
韩家
休要多言!侍卫立刻把他绑着带去秦国问罪,想必事情还不至于弄到最坏的地步。
……
晋王怒斥
你们三个都是我的心腹大臣,不仅位高权重,我还娶了你们的女儿为妻,我待你们不薄啊!
“为何反我?”
带我们不薄?
“真是笑话!”
你看着我们三个被其他家族瓜分,不仅一声不吭,你还纵容嫡长子肆意欺压我们,这个事你别说你己经忘了?
晋王的三个子嗣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可以分一部分家产,而且己经闹成这样,索性也不装了。
“父亲,你太偏心了!”
旧制度也太偏心了,凭什么好处都是嫡长子的,我们最后什么也分不到,所以我们不服!而且现在你没有拒绝的理由。
故事原型-因剧情需要改变了过程。
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的历史转折点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不仅终结了晋国长达数百年的霸业,更成为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分水岭,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晋国在春秋时期长期称霸中原,是举足轻重的大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公室的权力逐渐旁落,卿大夫势力不断崛起。在激烈的权力角逐中,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卿大夫脱颖而出,掌控了晋国的军政大权。此后,六卿之间为争夺土地和权力展开了残酷斗争,范氏和中行氏率先在争斗中败落,退出历史舞台。
智氏成为西家中实力最强的一家,智氏家族的首领智伯瑶专擅晋国国政后,野心勃勃,企图进一步扩大智氏的势力范围。他打着增强晋国国力的旗号,要求韩、赵、魏三家各献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给公室。韩氏和魏氏惧怕智氏的强大,无奈之下只得割地。然而,赵氏坚决不从,智伯瑶遂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氏在首领赵襄子的带领下,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凭借坚固的城池和百姓的支持,顽强抵抗。
晋阳之战持续了三年之久,久攻不下的智伯瑶想出引晋水灌城的计策。晋水灌入晋阳,城中百姓“巢居而处,悬釜而炊”,但依旧没有投降。就在赵氏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形势出现了转机。赵襄子派谋臣张孟谈暗中出城,与韩、魏两家密谈。张孟谈指出,一旦赵氏灭亡,韩、魏也必将成为智氏的下一个目标。唇亡齿寒的道理让韩、魏两家如梦初醒,于是他们决定与赵氏联合,共同对抗智氏。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韩、魏两家派人掘开堤坝,将晋水反灌进智氏军营。赵氏军队趁势出击,与韩、魏两家里应外合,大败智氏军队,智伯瑶被杀。智氏的领地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公室仅存的土地,晋国宣告灭亡。
三家分晋这一事件,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制度逐渐取代奴隶制度。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更加动荡和变革的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战国七雄”并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
燕国的宫殿
无极王朝其实和燕国是同脉相连,祖上都是一个祖先,也是第一个被外封的诸侯,军事实力并不弱,但是一首都有大量蛮夷和胡人骚扰,他们镇守东北方向,距离中原比较遥远。
“什么?”
燕王看着秦国的使者
尊王攘夷?
使者是百里奚提拔的一个文臣,因为燕国距离最远,骑马都需要2个多月路程,所以他们是最后一个通知到位的。
我主秦赢公,大王您并没有见过,因为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尊王攘夷
就是召集所有的诸侯王承认公子詹是天下众王之主,共同讨伐蛮夷,还有就是快速安定诸侯国之间的内乱,特别是燕国北部的蛮夷更为凶悍,这对大王您来说简首是久旱逢甘露。
好,燕王立刻拍了拍手。
我要亲自前往秦国,并且会带上一份厚礼,这不仅是为了感谢他帮助无极王朝延续传承,也是帮助我燕国处理心头大患。
“那我主秦赢公就在朝歌城,恭候燕王大驾光临,您可是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