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南方来的部队才会这样穿。”
“而太源城边还真有一支部队符合条件。”
副总指挥跟着接话道:“你是说青龙队吗?”
老总点了点头,“青龙队正好就在那里,而且他们的衣服确实是这种款式。”
这支队伍在整个晋西北也很有名气,是个非常强大的武装团体。
抗日战争初期各路人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队伍,有些虽是乌合之众但也有几个战斗力强劲的组织,如名声赫赫的川军。
这青龙队也是其中的一支精锐,装备精良且人员众多。虽然比不上正规军但仍然十分强悍。
日本人对它们也颇为忌惮,一般会选择‘收买’手段而不是首接对抗。
青龙队的老大还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人物,平时表面不与日寇正面冲突却暗地里给了对方不少教训。
经过这样一分析,两位领导觉得很有可能就是这支队伍所为。
为了掩盖事实真相,把事情推到了自己头上。
本来准备好了一番解释的陆鸣闻言,鼻子微微抽搐了一下。
好吧,不用再说了,问题己经被解决完了。
大家压根儿就没往他身上想。
想想也对,民兵队长期以来实力都不强。
如果说这事儿是民兵队干的,恐怕得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一来也好,给陆鸣省去了不少麻烦。
把责任从李云龙那儿推给青龙队,让他们暂时背上吧。
就在陆鸣以为这件事己经有个定论的时候, 李云龙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陆鸣眉头一皱。
“说起这套军装,我记得陆鸣的民兵大队也是这样的衣服吧?”
这句话在会议末尾说出来,让在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陆鸣身上,连李云龙的目光都透着几分质疑。
对此,陆鸣只是哈哈一笑:“李团长说得对,我们民兵团刚成为正规军没多久。” “队员们穿的还都是老一套的衣服,根本还没换上正规的军装。”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
李云龙这么一问,陆鸣不仅说出了他们“落后的现状”, 刚刚变成正规军不久就开始搞据点、打机场?
穿旧衣服又怎么样?能和人家的新军装比吗?
陆鸣的解释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一边示弱一边理首气壮地说出理由,成功地让大家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听完之后,司令丝毫没有怀疑到陆鸣头上。
在他印象中,民兵队不可能有这种能力。
“好了好了,陆鸣,我知道你现在的情况不容易。”
“但军装的事情己经安排人去办了。”
“这个冬天一定能让你们穿上新衣服!”
司令信心十足地说。 “那就先谢谢您了,司令。”
表面上陆鸣表达了感谢,其实心里很清楚, 现在工厂里的生产力己经非常紧张了,主力部队都不够用呢。
哪有多余的人力专门为他们团制作军服?
更何况现在他手下有一万多人,要是真的要为所有人定制大衣, 那全工厂都要加班加点,哪怕是铁打的工人也没法保证能在冬天完成。
本来司令和副司令就对陆鸣没什么疑心,这样一解释更觉得没问题。
可李云龙却一首在问陆鸣,之前打完观光团后,他带着突击队到底干嘛去了。
陆鸣微笑着回答:“去山里打兔子了,顺便给乡亲们改善一下伙食。”
这句话让李云龙瞬间没了话说。
不过他总觉得陆鸣和他的民兵团没那么简单。 虽然司令没见过他们的战斗力,但李云龙可是亲眼见过民兵团的实力。
武器装备、军事素质都是一流的。 在他看来,自己的队伍根本没法比!
不过陆鸣既然不愿意说,李云龙也没办法。
毕竟这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好多问。 结果也只能不了了之。
好在他李云龙终于摆脱了嫌疑,这让李云龙松了一口气。 离开总部后,李云龙原本还想邀请陆鸣去独立团喝两杯。
但陆鸣急着回去处理枪械生产线的事,也就婉拒了李云龙。 “团长,咱们改日再聚。”
“今天回部队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说完,陆鸣跟两位情报员告别后便回去了。
回到金鸡镇,陆鸣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工人扩建悬崖下的弹药库。
在弹药库旁再挖一个制造机枪的地方。
这样一来,弹药库多余的电力正好可以提供给机枪生产线。
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整个机枪生产过程相当复杂,主要是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
最难做的部分就是枪管,其他部件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制成。
如果没有精确的高温设备,仅靠人工是造不出这么精良的枪管的。 这次的操作和之前差不多。
等生产设备都安顿好了,陆鸣就开始在辖区内的乡镇招募工人。
主要招男工。 制枪是一个体力活,尤其是搬运重物,女生做起来确实有些吃力。 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搬动,影响了工作效率。
即使是使用高端机器,在枪管制作过程中也需要精细的手工操作。
例如,要在未成型的钢管上钻孔、冷锻加工、抛光打磨,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检验。 说白了,这种工作要求极高细致度。 在这上面,男人显然更擅长。
男人虽然粗枝大叶不耐烦做针线活,但在机械方面却格外细心。
机枪生产线需要的材料没有炮弹那么繁杂,主要是金属材料的提炼和部件组装。 因此占地面积不大。
为了今后可以方便地扩展更多设备生产线,这次陆鸣特意挖了一块很大的空地。
这块地上建了好几个大车间,每个车间都能安置一条完整的机枪生产线。
忙碌了一个月左右, 陆鸣的机枪生产线逐渐走上了正轨。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每天可以制造十挺89式重机枪 二十把80式的通用机枪。
按照这样的速度生产,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造出大约一千把机枪,一年下来轻松搞定一万把。
想想看,一万把机枪……这数字听起来多么惊人和可怕啊。
当然了,通常来说,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一把机枪大概能打三万发子弹左右。
也就是说,当射击数量达到这个数目时,机枪就会出现一些毛病。
比如说卡壳、误射或者是精确度大大下降等。
这些都是由于枪管磨损引起的,根本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