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和陆衍的关系,虽说是秘密进行的,但是该知道的都知道。
比如谢端和王绥,比如谢竫和陆琮。
只是不能让外人知道而已。
陆琮只问了元初几句话,想要了解一下她是不是在年少无知的时候被陆衍骗了。
毕竟,她的小弟只是看着霁月光风,实际上是个老谋深算的。
元初眨眨眼,笑道:“没有这回事,我们彼此喜欢,两情相悦。我好歹也是当上宰相的人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陆琮点头,“那就好。”
她又送了元初一堆东西,“你和阿衍的关系比较复杂一点,倒不是年龄和辈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俩在一起,会影响你的事业。总会有一些俗物,会质疑你的能力,会觉得你是通过勾搭了阿衍才当上宰相的。初初啊,保密工作要做好。有事给我写信,我会帮你。”
“谢谢姨母。”
陆琮笑起来,“你以后要叫我阿姐,不能再叫姨母了。不过呢,也都不重要,叫什么都行。”
谢竫和陆衍闲聊,委婉地告诉他,以后要是人老珠黄被初初抛弃了,不要怀恨在心,再见亦是朋友。小姑娘,心还没定下来呢,现在喜欢你,说不定以后就变了。大家都是成熟的人了,感情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陆衍揉了揉额角,“这些话你都不用说,你只要祝福我们就行了。”
谢竫:“祝福你们。”
他又不是什么古板的人。
陆衍:“……虽然听着很敷衍,但是,谢啦。”
新帝登基没多久,谢竫和陆琮就相继离京了。
元初也给自己弄了个相府,她在家住着总归是有点不方便,还是自己住比较合适,方便她处理公务、接见下臣,也方便她跟陆衍相处。
知情的人是很少的,其他人只当他们是一对师徒,陆衍对于元初,不光是领进门,还是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关系。
他给元初当了一年幕僚长,就被元初派去户部干活了。
陆相变成了陆尚书。
太上皇笑话他:“你这官职越来越低了呢。”
陆衍回敬他:“比不上您。以太上皇的身份做着杂役的活。”
太上皇气得差点跟他打起来。
最后没有打,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实不如陆衍,他虽然只比陆衍大了十多岁,但是看着就完全是两辈人。
陆衍这个狗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保养的,看着那么年轻!而且体态轻盈,不像他,感觉有些笨拙了。
不能打!要是打不过那就丢大人了。陆衍这厮看着不像是会让着他的。
陆衍怼完太上皇,神清气爽地去上任了。
元初当了六年宰相,便要去巡查天下,体察下情,宁平本想让陆衍起复,但是陆衍不干,他要陪着元初出去走走,好不容易能挪窝了,谁愿意在京城待着啊?
他跟宁平说:“臣是户部尚书,是最应该陪着谢相去体察民情的。”
听得宁平不顾形象翻白眼。
初初和陆衍的事,虽然没有明着告诉她,但也没有太避讳她。她多少猜出一些。还跟她这儿装呢!
不过算了,初初是她的好朋友,还是她的小姑子,谢二最疼妹妹,她也是夫唱妇随。
宁平无奈,只好直接下旨招谢竫进京,暂代宰相,并且加封他为太师。
谢竫更无奈了,他根本就不想当官。要是想当,他不早就当了吗?当时就该让他大哥留在族地,他出来当官的。只是他不愿意,大哥迁就他,堂堂家主就跑出来当官了。
但是圣旨已下,谢竫也只好进京了。他一来,谢端立刻辞职带着王绥跑了。
他们谢家,也不能太过分了。
元初当上宰相之后,将谢二调回了京城,他和皇帝看对了眼,成了皇夫,还跟皇帝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已经被立为太女。而且皇帝生孩子期间,谢二代她处理朝政。幸好这家伙不改纨绔本色,一心照顾妻女,政事全都交给元初来干。
虽然但是,和他亲自干也没太大区别,都是姓谢的。
他女儿好像不光是权相,还成了外戚了。
现在,女儿代天巡狩去了,他三弟又来当了宰相,他要是还占着一个尚书的位置,那着实有点不太好看了。
官员们确实在小声叨叨,别叫宰相了,以后干脆管这个官职叫“谢三”吧。谢三走了,来了个老谢三,以后是不是还要再来个小谢三啊?咋啦,宰相成了“谢三世袭制”了吗?
议论声还没落下,大家就发现,谢竫身边确实带着个小姑娘,这个孩子是谢宸屿家的老三,名叫谢翮。
翮,有展翅高飞、志向远大的意思。
大家:“……”
呵呵。
不过谢翮小朋友还要再等一等,距离她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还有十多年的时间。
现在还是她小姑的时代。
元初和陆衍在外面浪了两年多,顺便发现了棉花,改进了纺织技术,又开发了几种作物的新用途,这才在谢竫和宁平的夺命连环催促下返回京城,从谢竫手中接回宰相之位,又为国为民奋斗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