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是她故意的?
杜明珠爱花爱香,可自从怀了身孕之后,任何异香包括她之前喜欢的那种香和花香,她一闻就想吐。
今日进了这御花园,闻着满园子的花香,杜明珠就觉得自己的胃里在翻江倒海,随时都可能吐出来。
但身侧传来的这股清香,却让她觉得原本浑浊的空气神奇的被驱散了一些,鼻息间都清爽了许多,胃里的难受也稍微减轻了一些。
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姜玉筝,杜明珠认出了她的身份。
她想与姜玉筝打个招呼,但想到最近关于姜玉筝的那些不好的传言,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姜玉筝,如何开口。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宴席开始的时辰。
但皇帝因为一些紧急的政事被绊在了御书房还没有过来,现在又太后暂时主持大局,宣布宴席开始。
太监宫女将美味佳肴和酒水端上了桌。
原本好不容易止住了一些恶心感的杜明珠,在小宫女将烤鸭端到她的桌子上时,终于忍不住发出了干呕。
直接没忍住,转头就吐了。
难受的干呕声吸引了不少目光朝着这边汇聚,就连太后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明珠。”宁广王像是根本顾不得那些异样的目光,焦急的一边帮杜明珠拍背,一边将茶水递过去,“漱漱口。”
杜明珠觉得方才进了御花园一直都被她刻意压制的恶心感在此刻彻底爆发了,她也知道在这个场合吐不合适,但她根本无法忍耐。
无暇去接茶水,杜明珠吐的那叫一个昏天黑地。
“宁广王妃害喜还是这般严重吗?”太后遥遥的看过来,问道。
听到太后的声音,宁广王这才站起身,朝着太后行了一礼后说道:“母后,明珠这些日子以来害喜比之前还严重,请母后见谅。”
杜明珠肚子里怀着的可是皇家的血脉,自己的亲孙子,太后自然是不会怪罪的,温声说道:“若实在是不舒服,就先去偏殿休息一下吧。”
“多谢母后体谅。”宁广王说完,就想去搀扶杜明珠去偏殿休息。
但杜明珠现在还在吐着,根本动不了。
她原本也没有吃太多的东西,吐得都是水,其中还夹杂着血丝。
见状,太后只好说道:“还是先让太医来看看吧。”
“这点小事就不用叫太医来了。”杜明珠忽然声音沙哑的说道。
“明珠!我知道你不喜欢看大夫,但你现在不能再硬撑了!”宁广王无奈的说道。
杜明珠还是倔强的朝着宁广王摆了摆手,“我一会儿就没事了。”
见杜明珠这么倔强,周遭看着的人看着她难受的模样,都觉得她有些任性了。
就连太后看着杜明珠的眼神都染上了不满,觉得她有些恃宠而骄。
宁广王更是拿杜明珠的倔强毫无办法,气的额角的青筋都暴起来了。
就在这时,姜玉筝解下了身上的香囊,递给了杜明珠:“宁广王妃,你试着闻闻这个,会不会感觉好一些?”
看到香囊,宁广王皱起眉头冷声说道:“明珠不能闻到任何有异的气味,这个东西对她没用,你……”
还不等宁广王把话说完,他便看到自己的王妃直接接过了香囊。
然后还把香囊放到鼻间猛地吸了一口气。
不夹杂着一丝杂质的清凉香气提神醒脑,一下就让杜明珠觉得神清气爽,恶心感也消散了很多。
虽然还有一些反胃,但对比刚才那种让她要死要活的难受,已经算是轻微了许多,几乎可以忽视了。
见杜明珠居然止住了吐,宁广王终于是没忍住多看了姜玉筝一眼,眼底流动着晦暗。
这女人为什么会随身携带可以帮孕妇止吐的香囊?
是她故意的?
“多谢五先生。”宁广王妃的头脑比刚才清醒了许多,终于是想到了一个可以适合姜玉筝的称呼。
现在谁人不知道五先生就是姜玉筝,用这个称呼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宁广王妃客气了。”姜玉筝扬着唇角说道,笑容比这满园子的娇花都好看。
宁广王眼底的晦暗又加深了一些,“五先生,这香囊是从何而来的?居然对治疗女子害喜有如此奇效?”
听宁广王这么问,在座的不少女子都产生了兴趣。
“因我之前怀身孕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害喜,闲暇无事的时候,我就喜欢玩香,照着书上的一种方法做了这个香囊来提神止吐。王爷放心,这香囊里的香料都是对孕妇孩童无害的。”姜玉筝浅笑着回答。
在座不少人都听说了姜玉筝被和离的事情,如今看到她出现在宫宴上原本就惊讶,现在见她神采飞扬,一点颓废的模样都没有更觉得稀奇。
好像和离这件事,对姜玉筝没有任何的打击?
沈寒楼死死的盯着姜玉筝,他怎么不知道姜玉筝还会制香?
她是五先生,他不知道。
她会制香,他也不知道。
她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刻意瞒着他的。
听姜玉筝这么说,宁广王内心的疑虑打消了一些,转眸看向杜明珠,“明珠,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鼻息间都是香囊所散发的清香,杜明珠感觉她现在的状态是她怀了身孕之后最舒服的,“我好多了,多亏了这个香囊。”
见杜明珠的脸色都比刚才好了一些,宁广王终于放心了,再度看向姜玉筝的时候,神色非常诚恳:“多谢五先生帮忙,本王真的是感激不尽。”
姜玉筝客客气气的笑道:“王爷太客气了,若是宁广王妃有需要,我明日将这香囊如何制作的方子给送到宁广王府去。”
“不必你来,明日我要亲自登门道谢。”杜明珠感觉不那么难受了,脸上也挂上了笑脸,“你明日可要在府上等我。”
见杜明珠丝毫没有王妃的架子,姜玉筝唇边的笑意也深刻了一些,“那玉筝明日便在家中恭候宁广王妃了。”
看到姜玉筝就这样博得了杜明珠的好感,不少人都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太后看着姜玉筝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她也很看重杜明月的这一胎,便向身边的大太监说道:“将这一盘芙蓉玉膏赏给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