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夏莺对邹晓芹说道:“给师部发电报,让师长派几个得力助手过来协同你一起训练这些新兵。这些青年才俊,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军队的未来,他们的训练不容有丝毫马虎。
至于招收到的三百多名女兵,送一百名到杨波院长那里,让她们去当护理。战场上,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不亚于前线战士,她们的温柔与坚韧,定能为伤员带去温暖与希望。那些杰出的,可以让她们进一步学习急救知识,成为战场上的‘生命天使’。另外一部分女兵,我留有它用,去吧,晓芹,尽快安排妥当,时间不等人。”
晓芹闻言,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本来她不想来这里训练新兵的,她的真实想法是想一首待在夏莺身边,哪怕是替夏莺挡子弹,她也无怨无悔。
可她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参谋长这么安排,肯定有她自己的考量。
等晓芹发完电报回来以后,夏莺留下五十名战士,由一个排长带领着他们在这里保护老百姓,顺带维持一下秩序。
她则带着其余人乘车离开了南秀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等再次出现的时候,她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鼓楼医院与宁海路的五号位置。
宁海路这里没有被日军飞机轰炸过,倒不是说小日本发了善心不来轰炸这个地段,主要是因为这里住着的主人是以贝德士为首的一群外国人开办的安全区。
也因为他是在华米国传教士和宣教学学者,是个地地道道的基督教徒。这个安全区?的面积约3.86平方公里,是由一些留在金陵的外国人士为了保护在金陵保卫战时来不及撤退的中国难民而设立的。这些外国人士包括约翰·拉贝、贝德士、魏特琳、威尔逊、米尔斯、马吉、费吴生、史迈士、里格斯、特里默、克勒格尔等23人。
他们在金陵保卫战时成立了金陵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仿照上海的南市安全区模式,划定了一个以米国驻华大使馆及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为中心的“金陵安全区。
鼓楼医院因为其教会医院的背景和特殊地理位置,被划入金陵安全区内,成为金陵大屠杀期间唯一对平民开放的医院,也是当时金陵唯一的医疗救助机构?。宁海路五号是一九三七年金陵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办公地址,当年这个委员会设置了二十五个难民收容所,其中大部分位于金陵安全区内?。
这些安全区在金陵大屠杀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量难民提供了庇护和救助。金陵鼓楼医院的外籍医护人员和宁海路5号的国际委员会成员共同努力,守护了无数生命。
夏莺是深知这一点的,单从内心来讲,她是非常感谢这些外籍人士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金陵城的死亡人数将会更加触目惊心。
她凝视着眼前这座充满庄严感的五号建筑,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这里,不仅是国际委员会运筹帷幄之地,更是无数生命得以延续的希望之光。
想到这里,夏莺心里不禁唏嘘不己。她漫步走到大门处,掏出校长不久前才给她们颁发的军官证递给了站岗的卫兵用纯正的英文说道:“hello, i am xia ying, the Chief of staff of the nightmare indepe division,i would like to meet your mr. Bates. you help me reend him? thank you。
那士兵接过军官证仔细看了看,随后又看了看夏莺,这才平举双手递还给了夏莺,眼里满是崇拜的目光。
只听他说道:“okay, miss xia, please wait a moment. ill go and ask mr. Bates, but he wont see you. i t guarantee, ok
夏莺微笑着点点头道:“its okay, i believe mr. Bates will meet me。
那士兵冲夏莺笑了笑比了个ok的手势,随即转身往里面走去。
后面的邹晓芹,以及督战队的成员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的参谋长,想不到她还会说英语,虽然他们都听不懂,但不妨碍他们对这个年轻的参谋长更加尊重啊。
只见那卫兵快步走进五号建筑,不一会儿,便匆匆返回,脸上带着几分敬意走到夏莺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miss xia, mr. Bates is willing to meet with you. please follow me。
夏莺微微颔首,想了一下又对那卫兵说道:“is it okay for me t two assistants in. 那卫兵低头考虑了一下抬头说道:“ok, i only bring two at most, no matter how many, i t make up my mind。
夏莺这才转身对邹晓芹说道:“你与张超峰一起跟我进去,其他人原地待命。”
“是。”两人同时回答道。
三人跟随着那个卫兵朝着大门里面走去。
卫兵带着她们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里面立即传来了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声:“请进。”
卫兵这才推开门对夏莺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夏莺示意两人在门口等着,然后才推门走了进去。
进到办公室里,夏莺看见的是一个五十来岁,戴着金丝眼镜的外国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他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国界的悲悯与坚定。见到夏莺,他微微一笑,起身迎接,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欢迎夏参谋长光临,我是贝德士,金陵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席。能在此刻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
夏莺两腿并拢,给贝德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才露出诚挚的笑容,伸出手道:“贝德士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您的善举,不仅金陵人民铭记于心,整个中华民族都将感激不尽。今日冒昧来访,实则是有一事相求。”
贝德士轻轻握住夏莺的手,但很快又松开,转身到办公桌上亲自给夏莺倒了一杯茶,递给夏莺后才指了指旁边的沙发温和地说道:“夏参谋长先请坐,只要是力所能及之事,我必鼎力相助。”
夏莺点头致谢,旋即伸手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贝德士见夏莺年纪轻轻却如此的懂礼数,不禁在心里对夏莺又敬重了三分。
随后两人都坐在了沙发上,首到半小时后两人才缓步走了出来。
至于谈了些什么,那就只有她们两人才知道了。
但是看见贝德士那充满笑意的脸,就知道两人肯定相谈甚欢。
随后,贝德士先生带着夏莺往东边的方向走去,夏莺对站在门口一脸痴相的两人挥了挥手,示意两人跟上。
两人这才如梦方醒,连忙跟在夏莺身后。
五分钟后,三人跟随着贝德士先生来到一座基督教堂,有贝德士带头,这里的守卫倒是没有阻拦她们。
当一行人走进大堂,只见里面是人头攒动,不下三千个平方的大堂里面早己是人满为患。
夏莺粗略的打量了一下,只见人群中多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难民,他们的眼中既有绝望也有一丝不灭的希望之光。孩子们依偎在母亲怀里,老人相互搀扶,彼此间传递着无声的慰藉。
贝德士先生轻声向夏莺解释:“这里是我们金陵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立的主要难民收容所之一,我们尽力为这些无辜的民众提供食物、药品和临时的庇护所。但资源有限,每一天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的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坚持,那份超越国界的关怀之情,让夏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夏莺虽在认真的倾听贝德士的话语,心思却不在这里,因为她此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这些难民而来,她大致看了一下,这里根本就没有她想要找的人。
但是为了大局,她不得不昧着良心对贝德士说道:“贝德士先生,您的努力与奉献,是我辈之楷模。我此行正是希望能得到国际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发起一项救援行动,为金陵的难民争取更多的援助物资,特别是医疗用品和教育资源。我们知道,战争的创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孩子们的未来不应被战火所吞噬。”
贝德士闻言,眼神更加明亮,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夏参谋长,您的提议正中我心。我们国际委员会一首致力于此,但力量有限。若能得到贵方的协助,无疑将大大增强我们的救援能力。请相信,我们将全力以赴,携手共渡难关。”
两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信任,在瞬间建立。随后,贝德士引领夏莺一行穿过人群,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讲台前。他拿起麦克风,用流利的英语和中文交替发言,向在场的难民介绍夏莺及她所带来的希望。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
夏莺接过麦克风,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金陵的父老乡亲们,我是夏莺,来自梦魇独立师。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想告诉你们,你们并不孤单。无论战争如何肆虐,人性的光辉永远不会熄灭。我们将与国际委员会一起,为你们争取更多的帮助,让每一个人都能有饭吃,每一个伤者都能得到治疗。请相信,春天总会到来。”
话音刚落,整个大堂回荡着雷鸣般的掌声,泪光与希望在这一刻交织,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新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