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听澜看到不远处的玩具柜台前,站着一个穿着羊绒大衣的女人,身姿瞧着还有几分婀娜,她身边跟着两个孩子,大一点的男孩约莫七八岁,小的那个看起来五六岁的样子,脸色有些苍白,正扒在柜台上,瞅着里面那些颜色鲜亮,造型新奇的进口玩具。
看的出母子三个的穿着都不像是条件不好的,那件羊绒大衣,按照现在了市价,少说也得二百块。
二百块可是一个效益比较好的厂子的职工三四个月的工资。
而此刻女人正弯着腰,耐心地跟小儿子说着什么,手指还点着一个上了发条会跑的小铁皮汽车,那小汽车在后世可能不算啥了,但在这会儿少说也要五块以上,更何况还是让寻常百姓望而却步的友谊商量,这里没有外汇券根本是买不到东西的。
冯佳玲被姜听澜这么一提醒,也仔细打量起来,眉头皱得更紧了:“这就奇怪了,她家条件不可能这么好的。”
姜听澜见她这副模样,心里的好奇也被勾了起来,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轻声问道:“佳玲,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认识她们?”
冯佳玲拉着姜听澜往旁边稍微避开人流的地方站了站,这才压低了声音,细细给她说起来龙去脉。
“其实她的儿子是我调回北城医院接手的第一个小病人。”冯佳玲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和不解,“他叫李小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病棘手得很,咱们国内目前的技术和设备都还跟不上,要做根治手术风险太大,只能先保守治疗,等着院里进一批新的进口仪器。”
姜听澜点点头,表示知道,毕竟七十年代末的华国医疗技术都还颇受限制。
冯佳玲是儿科医生,心地柔软,对她负责的孩子们总是格外上心,尤其是这种身患重病又家境特殊的,更是倾注了不少关怀。
她继续说:“我之所以对这孩子印象这么深,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病,更主要的是他家里的情况,实在是太让人同情了。”她叹了口气,眼神里流露出怜悯,“听科里的人说,小军的爸爸是因公牺牲的烈士,就剩下他妈妈一个人拉扯着他和哥哥两个孩子过日子,他妈妈身体也不太好,一直没找到什么正经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牺牲的烈士家属?”姜听澜心里也泛起一丝同情,自己也是军属,在这个年代,一个寡母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身患重病,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是啊,”冯佳玲点点头,声音更低了些,“我们医院的副院长,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后,觉得母子三人实在太可怜了,就亲自出面,帮他们向院里申请了免费治疗,小军住院治疗,基本上不用他们自己掏一分钱。”
“不仅如此。”冯佳玲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钦佩的神色,“我还听我们科室的护士说,副院长私下里没少接济她们娘仨,隔三差五地就自己掏腰包给她们送点吃的用的,有时候还给孩子买点营养品。”
说到这里,冯佳玲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处那个正在为小儿子挑选昂贵玩具的女人,脸上的困惑更深了:“所以啊,澜澜,你说奇不奇怪?明明是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的家庭,怎么还有能力甚至还有外汇券,跑到这友谊商店来买这么贵的玩具?”
姜听澜静静地听着,心里也觉得这件事处处透着蹊跷。
按理说,烈士家属是有国家抚恤的,但具体多少,能不能覆盖掉一个重病孩子的长期治疗和两个孩子的抚养,就很难说了。
如果真如冯佳玲所说,日子拮据到需要副院长私人接济的地步,那眼前这一幕就显得格外刺眼和不合常理。
她沉吟了一下,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会不会是最近家里突然有钱了。”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她自己否定了,真要是有钱了,难道不该是先改善生活,或者给孩子加强营养,攒钱为未来的手术做准备吗?怎么会第一时间就跑到代表着奢侈的友谊商店来挥霍?
很明显这熟络的样子,不是现在才来,以前就经常光顾。
思绪流转间,姜听澜忽然说了一句:“你们副院长人还挺好的。”
冯佳玲深以为然地点头:“可不是嘛!我们副院长在医院里的口碑是真的好,没得说,不管是我们这些医生护士,还是下面后勤打扫卫生的阿姨,甚至食堂的大师傅,他见了谁都是和和气气的,从来不摆领导架子,谁家要是有个什么困难,只要找到他,能帮的他都尽量帮,我们医院上上下下,提起魏副院长,就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姜听澜听到到冯佳玲说什么魏副院长,心脏突然跳了一下,随即她继续问:“这个副院长叫什么名字啊?”
冯佳玲没多想,很自然地答道:“他叫魏新义。”
“魏新义?”
这三个字如同三道惊雷,猝不及防地在姜听澜耳边炸响!她猛地瞪大了眼睛,瞳孔瞬间收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会是大姐的丈夫,昨晚还各种针对自己的人,姜听澜实在很难想象他是冯佳玲嘴里口碑极好的副院长。
冯佳玲还在说着什么,姜听澜却没听太清楚,而是目光死死的盯着远处那个正在给小儿子的玩具付款的女人身上。
那个女人接过售货员递过来的包装好的铁皮小汽车,脸上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她身边那个脸色有点偏白的小男孩,正兴奋地拍着小手。
“晚上爸爸来的时候,就可以跟我一块儿玩小汽车咯!”
姜听澜听到这话,忽然眉头紧紧锁着,佳玲不是说这个女人是个寡妇吗?
冯佳玲也听到了这个声音,惊讶的看向姜听澜摇摇头,这她还真不知道,前两天了解到的这个孩子还没父亲啊?
忽然姜听澜脑子里闪过一个猜测,这不会跟魏新义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