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秦王婆娘阿花

扬威国外是朱重十这辈子最想干的事,解决国内经济和发展大明成为了他的重任。

休息了几个月后他和老朱也他踏上了琉球的行程。

兄弟二人南下赶到福建,从这里有水师的舰船,往返于内陆与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自元朝起,设立了巡检司,大明在收复福建后,延续了元朝的统治。

同样设立了巡检司,随着秦王朱樉占据琉球,澎湖列岛的位置尤为重要。

老朱与朱重十二人由福建登船出发,经过澎湖列岛,到达了正在扩建的台中港。

这里人山人海,有内陆前来谋生的船员和苦力们,也有工部派遣过来修建港口的官员。

码头上倒也是热闹,战船靠岸,老朱和朱重十来到码头。

秦王朱樉、楚王朱桢、李景隆三人早已等候在此。

三人瞧见老朱和朱重十后赶忙跑过来。

“儿臣参见父皇,见过皇叔。”

“臣,李景隆参见太上皇,参见辽王。”

老朱笑吟吟的走到朱樉、朱桢面前,搀扶起二人,笑道:“都起来吧,你们三人不错,这琉球到也是蒸蒸日上。

老六,你要带领人好好的治理这里。”

高山族族长阿花挺着大肚子站在一边,老朱一眼看过去没说什么。

他以为是迎接他和朱重十的百姓。

可阿花上前来到老朱和朱重十面前也不跪拜,直愣愣道:“阿花是朱樉的女人,见过爹爹和叔叔。”

老朱呆立在当场说不出话来。

朱重十惊讶的看着豹皮纹短裙,短衣的阿花,他憋脸色通红。

呆立了几秒后,老朱看着朱樉怒道:“他娘的兔崽子,反了天了你?

来人,给老子将他拿下!”

朱重十身后的徐增寿侧身一步想要上前,被朱重十伸手拦住,摇了摇头。

这孩子刚跟朱重十分不清大小王。

老朱环顾一下左右居然没人动,怒道:“他奶奶的,都死绝了吗?”

阿花一步来到朱樉面前怒道:“你个老家伙,居然想要拿下阿花的男人?

问过阿花手中的长刀吗?”

说着,这个彪悍的娘们抽出了一边护卫的长刀。

朱重十身后护卫见到对方动了刀,马上冲上来保护老朱和他。

朱樉尴尬的上前委屈道:“爹,您想干什么啊?”

老朱被气的浑身直哆嗦,这特么的四处留情他不反对,可是也得分人。

你弄了个异族的黑煤炭叫什么事?

老朱四处踅摸,找到了一根棍子怒道:“咱今天不抽死你个不孝子。”

“你敢动朱樉一下,老娘宰了你!”

“阿花,住口!这是咱爹!”

朱重十走到老朱身边拽着他小声道:“有什么事回去再说,你不要脸,本王还要脸呢!”

老朱瞪着两眼怒道:“老子都不要脸了,你还要什么脸!

你给咱将他拿下!”

“回去再说,真是的……”

朱重十拉着老朱向前走,朱樉在阿花耳边说了几句,对方嫣然一笑收起了刀兵。

几人坐着马车,向着临时帅府出发。

马车上,老朱一直在生闷气。

朱重十安慰道:“自古就有联姻,你就当你儿子为了民族大计联姻不就行了吗?

再说了,樉儿也没吃亏,又不是他怀孕!”

“你说的轻巧,朱重十,不是你儿子和人联姻,咱儿子和人联姻了。

你要这么说,以后华奴的正妻让他娶外族的姑娘你乐意吗?”

“老子的儿子老子说的都不算,这叫婚姻自由,你个老东西,孩子大了你管的了那么多吗?

咸吃萝卜淡操心,你不累啊?”

“你大爷的,朱重十,你在这事上不帮着哥?”

朱重十是懒得理他了,靠在马车上笑道:“兄弟是帮理不帮亲,你说一个是哥,一个是侄子,帮谁?”

老朱踹了他一脚,呲牙笑道:“你就不怕这个娘们把你嫂子吓死?

你瞅她那个样子,跟黑煤球一样。”

“行了,行了,在怎么肚子里怀着老朱家的种呢……”

朱重十是没好意思说,以后要是老四从非洲联姻了,给他弄个非洲媳妇回来老朱会怎么样?

那黢黑黢黑的,裂开大口就是大白牙。

朱重十想着想着笑起来,老朱看他这个德性怒道:“不行,老子说什么也得让标儿给华奴找个外族的侧妃,你就等着吧!”

“嘿,你这是当大爷的人吗?怎么总是惦记着自己侄子呢?

华奴才那么小,而且那么可爱。”

老朱和朱重十吵吵闹闹,来到了帅府。

里面的奴婢们早已经准备各种瓜果,老朱气哄哄坐在了主位上,朱重十坐在他旁边。

朱樉没敢再带阿花过来,三人站立在中间,等待这老朱和他的问话。

朱重十拿起桌上的瓜吃了口,对着他们三人道:“坐下说话吧。”

老朱怒视了他一眼!

“老六,现在琉球的情况如何?”

楚王朱桢主管是内政这方面,他对琉球比较了解。

朱重十先问的就是内政。

“皇叔,琉球共有人口七万余人,这还是这几个月拼命移民的成果。

田地也有一百多万亩,现在还有部分地在开垦,琉球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种水稻。

侄儿已经交代了大范围种植水稻的命令,还有一部分不适合灌溉的地方要种甘蔗。

侄儿争取在明年的一年内,让琉球满足十万人,做到自取自足。”

朱重十满意的点了点头,初期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

琉球气候宜人,适合种植。

“嗯,老六,琉球交给你,叔这边也比较放心。

内政上你多操操心,稳扎稳打,建设好琉球。”

说着,他将目光看向了李景隆道:“九江,甘蔗种植的怎么样?”

“舅爷,人口都在六表叔那边,甘蔗这些地虽然开垦了一些苦于没有人,这安南有了防备,在抓人有难度,只能去更南边去抓。

不过那边的人比较懒,不会干活不说,还特别能吃饭。

没人啊,舅爷!”

要说勤劳,那就是华夏民族最勤劳,国内还需要人口。

其次亚洲底片就当属倭国人最勤劳,一丝狠辣在他眼中闪过。

“人的问题一会再议。”

“秦王,军事上如何?”

老朱听着晚辈们在汇报情况,也不生气了,聚精会神的听着。

“叔,这事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