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抽屉抽出份红头文件:“要求认购名单必须用真名实姓,上头正查违规代持!”
“所以我们需要更聪明的办法。”姜宁抽走文件,露出底下的股权结构图,“农机站有名额吧?”
李泰文盯着姜宁在股票认购通知那一栏用笔重重勾画,边缘还批注着潦草的计算公式——每股面值20元,补贴1:1,实际成本仅10元/股。
得得得。
这是已经算计好,单纯让自己铺路来了。
李泰文按了按太阳穴。
他从没见过一个人——更别提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有这样的谋略和心思。
**
三天后。
李泰文戴着鸭舌帽走进来,看见二十个女工正排队领取新工牌。
姜宁站在复印机旁,机器“咔嗒”吐出一张张新的工作证明。
“每个身份证买500股。”她递过一沓表格,让人带她们去体改办签字。
李泰文翻开最上面的档案。
看着上面的新公章,他突然笑出声:“你这是把农机站变成自家后院了?”
“比起您那位老同学,”姜宁眨眨眼,“我这点小把戏算什么?”
李泰文:“……”他怎么有种上贼船下不来的感觉呢?
**
半年后,股票认购首日。
体改办门口,姜宁带着改了工作证明的员工排队递交资料。
不远处树荫下,老李开着农机站的破卡车,车厢里堆着塞满现金的化肥袋。
“姜姐,这是最后一批身份证。”一个有些黑的少年喘着气跑来,军挎包里装着从劳务市场收来的三十张暂住证,“每个证押金50块,用完就退。”
姜宁点点头,等人走后,她走到街角电话亭打电话。
听筒里传来李泰文刻意压低的声音:“刚批了补贴,今晚就能到账。记得走账方式别搞错了。”
“知道了。”
挂掉电话,她走出电话亭。
天气是无限的好,心情也无限的美丽。
幸亏那一对花瓶卖了不少钱,而且魏七和乔东现在进的“水货”几乎走遍全国,一年下来,留下足够的本金,也有分红。
刚好补了姜宁购股的缺口。
**
又是一年中秋。
西北军区的大门前,秋风裹挟着几分肃杀,吹动着岗哨上猎猎飘扬的红旗。
“同志,你找谁?”岗哨处的哨兵身姿挺拔,如同一棵青松般站立,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看到姜宁走近,立刻出声询问。
姜宁微微仰头,迅速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掏出介绍证和结婚证递上前去:“同志,我找傅晋安。”
哨兵接过证明,仔细翻看着上面的信息,他的手一顿,脸上浮现出一抹敬意,连忙说道:“嫂子,傅旅长在特战集训地。您稍等,我这就让人带您先进去。”
“傅旅长?”姜宁有些意外。
她已经有快半年没收到傅晋安的回信了,完全不知道他竟然已经升任旅长。
恰巧这时,一个穿着格子衣的女人路过,听到“傅旅长”三个字,眼睛一亮,惊讶地喊道:“哟,是傅旅长家的?”
姜宁转过头,看向这个热情的女人,礼貌地笑了笑。
女人快步走上前来:“我叫郭春燕,我家老陶是傅旅长手下的兵。妹子,你看着年纪小,我就托大叫你一声妹子吧!”
说着,她热情地把姜宁往家属院带,一边走一边说:“妹子,你先去我家吧!他们特战集训任务特殊,时间不固定,也没个准信说什么时候回来。你这一来,说不定得等上几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