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十三娘 作品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足的人手

拿着弯刀的契丹人只看见李守恩微微扬了扬唇角,下一秒,手上一轻,对面这个宋人不知用的什么步伐,转眼就到了自己身后。

咦?

不对,自己怎么

契丹人后知后觉,抬手摸了一把脖颈,熟悉的黏腻感缠绕指尖,是自己的血吗?

怎么会

“你们竟敢动手?”旁边的契丹人见宋国使臣当真杀了他们的人,惊讶之余也不管别的,纷纷朝着他们冲了过来。

扈蒙和滕中正被武德司八人护卫起来,只要敢近身,就要做好留下命来的准备。

大宋使团人多,除了李守恩以及武德司八人,还有五百禁军,彼时无事时规规矩矩得待在纳葛里,此刻眼见着起了冲突,还能坐得住?

契丹人一看情势不对,哪里还继续打,当即放了狠话策马就逃。

“追吗?”李守恩又看向扈蒙。

“追什么追,咱们是来做客的,又不是来打仗的!”扈蒙还留着人回去给耶律贤报信呢,没有这几个契丹人添油加醋,难不成等自己这行人离开,再看辽国和完颜部蜜里调油吗?

“是!”在李守恩命令下,禁军又回了纳葛里,而训练有素的大宋禁军,也让勃极烈开了眼。

“勃极烈,咱们回去接着商议?”扈蒙笑嘻嘻得朝勃极烈说着,好似刚才的厮杀就是戏台子上演的一出戏罢了。

勃极烈慌忙点头,“好,好,是该再好好谈谈!”

逃出来的契丹人也有十来个,此刻见后面没有追兵,也放慢了速度,开始思考回去之后要如何撇清自己的责任。

这次是奉命前来拉拢女真,可他们在女真面前骄傲跋扈惯了,再者一去就看到有宋人在,哪里能忍得住脾气?

好了,眼下事情搞砸了,女真还能站在他们大辽这儿?

“女真野蛮难训,必须尽早剿灭,至于那些南朝人哼,他们暗中勾结女真,迟早要付出代价!”

“可回去后要怎么同陛下交代?”

其中一个契丹人想了片刻后,眼睛一亮说道:“就说女真受南朝人指使,刺杀辽使,届时陛下定然震怒,还有我们什么事?”

“你说的对,这件事是女真和南朝人挑起的,我等一直低声下气相求,是他们不领情率先动手杀人,对就是这样!”

几人相视一笑,越想越是可行,定下来对策便又着急赶路,他们得尽快回到临潢,同陛下禀报这件事的始末。

按出虎水旁,宋国使臣已经回了纳葛里去休息,勃极烈看着部落里的人将尸体收拾起来埋了,神情略微凝重,仆散捧着受了伤的海东青站在他身旁大气也不敢出。

“现在哑巴了?刚才不是挺横的?连契丹人也敢杀,我平日还真是小看你了!”勃极烈背着手说道。

仆散低了低头,小声道:“是他们先动的手!”

“他们先动的手?”勃极烈回过神看向仆散,“你一向小心,是年轻人里面最好的猎手,我把海东青交给你训就是看重你的耐心和细心,你明知道纳葛里有契丹人,你就这么放心大胆地训鹰?”

仆散听了这话,立即半跪于地,“勃极烈,我我我就是不想部落再听他们的话,当他们的奴隶!”

此刻,听到这边动静的女真其他人也都停下了动作看了过来,就是纳葛里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都陆陆续续来了不少。

“勃极烈,仆散说得对,我们不能再继续被他们欺负,契丹人不会有善心,他们只会更加严酷得对待我们,海东青捕完了、塔娜也没有了之后,他们又会要什么呢?”部落里一个年长的人慢慢走了过来,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沟壑,留下满是智慧的纹路。

“宋人真的能相信吗?”勃极烈看着这老人,叹了一声,“会不会是赶走了狼,又来了虎?”

“萨满天神的意思,该是改变的时候了!”老人拍了拍勃极烈的肩膀,又伸手将跪在地上的仆散拉了起来,“你是好孩子,不过下次做事前,也该想想整个部落,逞一时之气是成不了大事的,这一点,那些宋人就值得你多学习!”

仆散微微点头,“是我的错!”

“我知道,今日这事之后,只怕契丹真的会派兵来攻打部落,除了依靠宋国能帮我们之外,也该做好准备了,这一战,将会决定我们的生死!”

勃极烈没有责怪仆散,他其实心中清楚得很,部落的人不会一直接受契丹人的欺压,迟早会有这一日的,只不过比他预料中更早一些。

“我会再去请求宋人帮助我们!”勃极烈最后又看了一眼仆散,继而上马朝着纳葛里回转而去。

仆散站在原地看着勃极烈身影消失,有些落寞得朝老人问道:“我真的做错了吗?”

“不,你没有错,错的是契丹人,萨满天神会保佑你!”老人将一个虎牙吊坠挂在仆散的脖子上,“去吧,你同那些南边来的人交好,勃极烈也需要你传话!”

“是!”仆散朝老人行了女真的礼,抱着海东青上马追着勃极烈而去。

老人佝偻的身子在草原上看着很是瘦小,他双手交握在前,喃喃自语着什么。

勃极烈回了纳葛里之后立即命人设宴,自然,这宴会其实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多了些肉食罢了。

而后着人去请宋国使臣赴宴,这次可真要好好商议结盟的事了。

“我们也不能久留于此,”扈蒙说道:“不知道辽国是否真的会派兵讨伐女真,什么时候来,派多少人来,我们得尽快离开,另外”

扈蒙看向李守恩,“派个人回去将此事禀报给官家!”

“是!”李守恩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唤了个禁军来,细细嘱咐了一番,就让他即刻出发。

正说着的时候,外头有人来请,“各位贵客,勃极烈请各位前去赴宴!”

“走吧,也该有个结果了!”扈蒙朝来人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而后起身整理了衣裳,同滕中正几人一同朝外走去。

开封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两年收归江南领土之后,赵匡胤觉得原来的科考规模定然是不够的,是以决定今年“扩招”,好充实南方各州县。

“扩招”的决定一下,今年入京的考生比往年多了三成左右,街道上随处可见赴京赶考的学生,三五一堆,或是喝酒,或是诗会,好不潇洒。

当然也有平民家的子弟,赴京赶考本就要花费不少银钱,眼下来了京师,过个眼瘾就好,也不会吃喝玩乐将家资耗尽。

人多必然会乱,各种各样斗嘴斗殴的事也层出不穷,巡检司好几次着人来报开封府,说实在管不过来,要赵德昭增派人手。

京师巡检司做的便是日常巡逻、缉捕的事,新上任的京都巡检使刘遇更不敢出错,他因功升京都巡检使,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怎么得官家和太子信任。

可人也不能凭空变出来,刘遇自然是要去找开封府衙的,毕竟开封府也有管辖开封治安的职责在。

赵德昭先是派了府衙胥吏衙役帮着巡检司一起巡逻,可没几日发现还是不够。

城内就这么点地方,能住的都住下了,找不着地方的只能去城外,因此,郊外人也多了起来。

人多就有买卖,不少做买卖的人将临时铺子支在了城外,大宋律法可没说不能这么干。

如此一来,为了维持治安,巡检司要巡逻的范围更是大了不少,就算一人配上一匹马,一天下来也是跑得够呛。

“对了,还有一个地方的人能调!”赵德昭突然想了起来,忙命人招来何承矩,同他说了刘遇的难题后,说道:“武学的人不如先借用一下,也算是历练了。”

或者说,实习!

第一届武学也招了有百人不到,眼下正是派用场的时候,何承矩也觉得可行,纸上谈兵终是不够,怎么都要看看一年下来的实力究竟如何。

如此定下后,赵德昭便让何承矩带着刘遇去武学领人,顺便也要嘱咐在巡逻或者缉拿时的注意事项,万不可凭自己喜好来,更重要的是要听令,便如在军中一样。

赵德昭自己没去武学,一来武学本就交给何承矩来管的,眼下他去了自己也放心。

二来,是他自己这儿也有事。

大牢里关着的林立几人倒也老实,没怎么用刑就将知道的吐了个干净。

赵德昭看着手上这些供词,翁山县这么多岛屿上,林立这个走私商竟然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一个姓李,不仅在翁山县有自己的据点,在倭国、琉球都有房舍,要遇上点事,直接能带着人离开翁山县,朝廷要派兵也是艰难。

更重要的是,这姓李的很受倭国外戚藤原家礼遇,竟然在倭国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若大宋要捉拿这人,倭国怕是会横插一脚,严重的更可能会引发冲突。

除了这姓李的,还有三四家规模同林立差不多的,各自占了几个小岛为据点做贸易。

此外,平湖也有不少干走私的,不过自漳泉纳土归宋之后,平湖许多走私商要么洗手不干,规规矩矩做起了正经生意,要么就去了明州、台州附近。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赵德昭真不知道海面上竟然有这么都走私商,若要统计,朝廷得损失几百万两的税费吧!

赵德昭收好这些供词,想了片刻后便让人去请钱俶、李煜二人,“就说本殿下约他们喝酒!”

ps:宋代因为台湾未被纳入行政管辖,中原对其了解有限,多依赖商人、渔民口述。《宋史外国传》《诸蕃志》提到的“琉求”可能包括台湾岛或者琉球群岛,但具体所指存在争议。

除此外,宋代也有文献将“毗舍耶”(菲律宾群岛某部族)包含台湾南部(如兰屿、绿岛一带),但同样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宋代人将台湾全岛称为毗舍耶。

文中琉球代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