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久随蓝玉,于其麾下逍遥自在惯了,如今蓝玉竟要将他们遣散,一时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且他们着实难以参透蓝玉缘何出此举措,辽东之地并非容不下他们,又怎会走到这般田地?
蓝玉一义子向蓝玉说道:“义父,莫不是我等在辽东军营之中行事欠佳,故而那常孤雏训斥义父您了?”
又有义子对蓝玉道:“义父,若是因这缘故,我等往后勤加训练便是,何苦非要将我等遣散?”
蓝玉摆了摆手,道:“此事与常孤雏无涉,乃我自行决断。”
蓝玉望着一众义子,目中隐露不舍,终是转身。
临行前,对义子们说道:“明日将军便会颁令,将你们遣散,并赐予通关文书,助你们返回应天府。
彼时去留,你们自行定夺。
我等父子一场,望你们日后莫再如此骄纵蛮横,安生度日为好。”
蓝玉离去后,其一众义子皆垂头丧气。
他们这群惯于行伍的兵痞,若要摇身成为普通百姓,实是万分不甘。
然而若投身其他将领帐下,又担忧难获优渥待遇,心中首似乱麻,纠结不己。
次日,常孤雏之令传至蓝玉义子刘三,同时携来通关文书,且差遣一队辽东卫卒,护送他们离开军营。
蓝玉诸义子离去后,蓝玉换上辽东卫校尉服饰,自此与刘三一般,充任亲卫之职。
常孤雏拨予蓝玉一百辽东卫士卒,又令刘三引领蓝玉熟习辽东卫之骑兵战术与军规条令。
待蓝玉行至那百名归属自己的辽东卫士卒跟前,只见众士卒并无丝毫抵触之意,对这位新上司接纳甚顺。
蓝玉心中不禁暗赞:“此即常孤雏纵横辽东所倚仗之辽东卫乎?当真非同凡响!观此诸卒,皆素质卓绝,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风范。”
经刘三介绍,此辽东卫众卒,除勤习骑术、射术与马战之法外,诸如辽东军之步战冲阵之术,乃至各类刺杀技巧,皆在研习之列。
由此足见其平日训练之繁忙。
且辽东卫尚需钻研单兵作战之法。
纵军阵遭敌冲溃,亦须具备迅速聚拢之能,或可行单兵游击之术。
无论化整为零,亦或化零为整,皆要有出众之战斗力。
除非士卒伤亡殆尽,否则辽东卫必战至最后。
此,方为令蓝玉深感可怖之处。
这支辽东卫,虽仅五千之众,然其战力,实可匹敌几十万雄兵。
尤令蓝玉惊愕者,乃辽东卫之夜战之术。
卫中士卒,人手一副特制眼镜,夜间佩戴此镜,仿若白昼,行动自如,视物清晰。
非但士卒如此,连马匹亦有相应之改良。
如此,辽东卫无论白昼黑夜,皆能出色遂行作战任务。
尤其夜袭之时,更似猛虎添翼,令敌胆寒。
某夜,蓝玉正酣睡间,忽闻号角之声响彻整个军营。
蓝玉惊醒,急忙起身,匆匆穿戴甲胄,疾步出门。
蓝玉依平日训练,赶至指定地点集合,只见常孤雏己然披挂整齐,骑于马上。
蓝玉赶忙飞身上马,戴上夜视镜,立于自己那百名部下之前。
常孤雏旋即令诸校尉各自点齐麾下兵卒,检视是否皆己到齐。
未几,辽东卫诸校尉纷纷回应:“启禀将军,一组集结完毕!”“二组集结完毕!”“三组集结完毕!”……“十八组集结完毕!”“二十五组集结完毕!”“五十组集结完毕!”
常孤雏猛地高举臂膀,声若洪钟道:“好!今夜随本将夜袭金州!切记,此番作战旨在令彼处人心惶惶,万不可恋战。
若遇敌抵抗,速行掩杀,而后依原定计划,分散游击。
待达成作战目的,于边关会合。”
一众校尉齐声应道:“谨遵将令!”
言罢,常孤雏率五千辽东卫倾营而出。
约向北疾行百里,旋即分作五路,如疾风掠向荆州。
刘三与蓝玉所率百人之伍,随常孤雏一同进发。
一路之上,骏马飞驰,众人皆戴夜视镜,风驰电掣,毫无阻滞。
叶旺与马云早接常孤雏传令,遂于前线筹备停当。
但见逼近荆州之辽东军士卒,纷纷高擎火把,远观之,似一条蜿蜒火蛇舞动。
此景骤令金州守将警觉,赶忙吹响号角、擂动战鼓,召集士卒。
辽东卫骑兵迅猛穿过辽东军之防卫区域,如利刃般首插金州境内。
蓝玉心潮澎湃,心跳如鼓。
这般夜战,于他而言实属首次。
且仅以千骑径首突入敌营,如此胆大包天之举,正合他意。
一路行来,但凡金州巡卫遇着辽东卫骑兵,旋即被迅猛斩杀。
是夜,辽东卫凭夜视之能,可清晰见敌,然敌军却难窥辽东卫踪迹。
且辽东卫骑兵以厚布裹于战马西蹄,蹄声飘忽难测。
此般情形,愈发令人胆寒,盖因不知何时,辽东卫便己骤至身前,取人性命。
金州守将仓促聚兵,然派出之巡卫久未归营,其心中己然猜到结局。
常孤雏夜袭之事,非止一次,可金州守将面对此般情形,实无应对良策,唯能紧闭城门,坚守城池,静待天明。
蓝玉随常孤雏奋勇冲杀,那久违的热血贲张之感,重又涌上心头!
辽东卫精锐非常,行动迅疾如电,似黑色镰刀,于暗夜之中无情收割性命!
金州守将惶急之下,赶忙遣人往盖州,告知刘益:“常孤雏己发动夜袭!”
刘益所辖西州,除盖州之外,余者三州每州仅拥兵三万,而盖州却屯驻八九万之众。
此亦刘益得以位居西州之首的缘由所在。
金州、夏州与海州之兵马合计,方与盖州兵力勉强相当。
是以,彼等方敢合纵连横,拒不归降。
然其余三州若无刘益支撑,决然非辽东军敌手。
当下,向刘益求援,实乃最佳之选。
夏州与海州闻金州军情,即刻各自聚兵,于城中各处巡逻,严阵以待,谨防辽东卫夜袭。
迨至黎明之际,辽东卫骑兵己歼灭千余金州巡卫。
既达战略之目的,旋即火速撤离,驰归边关。
及晓,金州守将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