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96 章 王保保败走定西,观音奴借道辽东!

且说王保保退踞定西,图谋再举,欲以兰州为局,行围点打援之谋。

其令精锐士卒,进逼兰州,将兰州城西面围困,围得水泄不通,以作“围点”之势。

一面遣细作于周边散布消息,故意泄露兰州被围之情,诱使明军来援。

又暗地于援兵必经之路,择险要之地,设下重重伏兵,只待援兵踏入此境,便出其不意,伏兵尽起,杀他个措手不及,此乃其“打援”之策。

妄图借此番谋划,重创北伐明军,扭转局势。

徐达与常遇春率部疾趋定西。

二人一抵此地,便识破王保保围点打援之计。

徐常二人并未贸然攻城,而是稳扎稳打,谋定后动。

先遣小股精锐,佯装攻城,以作试探。

趁夜潜入,惊扰敌营;于白日佯攻,旋即退去。

同时,又分遣数支轻骑,趁敌军懈怠之时,突袭其粮草辎重之所,劫营扰敌。

如此往复,令王保保大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阵脚渐乱。

北伐大军之众,数倍于王保保所部,是以兵员充裕,足以施行扰敌疲敌之方略。

王保保见军心渐沮,为振士气,决计亲率精骑,趁夜劫营。

是夜,王保保一马当先,率部潜至明军营地,发动猛攻。

明军不备,一时阵脚大乱,营中呼喝声、厮杀声骤起。

徐达闻变,见有士卒畏敌退缩,当即喝令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旋即亲自擂鼓,声震西野,高呼:“众将士,勿惧!随吾破敌!”

士气为之一振。

徐达指挥若定,调遣各路兵马,有序迎敌。

一番恶战,明军渐渐稳住阵脚,反击之势愈猛。

王保保见难以得手,又恐陷入重围,只得率军仓皇而退。

王保保劫营一役,提振军心,岂料事与违。

劫营失败后,众人皆如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至极点,军心大乱。

队伍之中,交头接耳,徘徊踟蹰,战意全无。

往日之军容,此刻己七零八落。

徐达见王保保军心大乱,知机不可失,当即便令旗一挥,大喝一声:“追!”

麾下将士得令,趁势掩杀而去。

王保保所部本就军心溃散,此刻仓促应对追击,阵脚大乱,毫无抵抗之力。

明军所到之处,王保保军纷纷溃败,丢盔弃甲者不计其数。

徐达率军大破王保保,王保保仅率残部狼狈逃窜,其势一溃千里。

北伐大军一举攻下定西。

王保保携妻儿并寥寥数卒,慌不择路,一路向和林奔逃而去。

观音奴乃乔装易容,欲离定西。

然彼时明军布防周密,定西各路要道,皆为其所封,水泄不通。

北向既无脱身之机,观音奴遂扮作逃难之民,混入其中,往东而行。

一路行来,观音奴见明军所克之地,民心虽犹有波动,然大体观之,己现安定之象。

且各处关隘驻守之明军,并未如北元之军般鱼肉百姓,其军纪之严,较元军实胜之甚远。

行至半途,观音奴忽见明军押解元军将领家眷往北平而去。

观音奴心下一惊,若被认出,必无幸理。

她蹲下身子,佯装整理衣衫,顺手抓起一把尘土,抹于面庞,又将发髻弄乱几分。

待明军队伍渐近,她忙混入路旁一群伏地叩拜的百姓之中,头垂得极低。

队伍行至近前,有明军士卒侧目审视众人,观音奴大气不敢出,只暗暗祈祷莫要暴露。

所幸那士卒见她不过是一蓬头垢面、惶恐万分的普通民妇,便未再多加留意,队伍继续前行,终远去。

观音奴待其走远,才悄悄首起身子,长舒一口气,暗自庆幸躲过一劫。

历经辗转,观音奴才抵北平。

北平城对西方流民早有安顿之策,观音奴遂被纳入流民管理之所。

此区域内,皆为西方避难而来者,观音奴隐于其中,暂寻得一处安身之地。

然流民终须逐一排查、妥善安顿。

观音奴心中暗自打好腹稿,盘算着往辽东,借道纳哈出所辖地界,再设法返回漠北,而后寻机与兄长王保保相聚。

及排查至观音奴处,她依着预先想好之托辞,巧妙应对。

排查官吏稍作问询,竟未生疑,观音奴就此蒙混过关,顺遂编入往辽东方向之护送队伍。

队伍迤逦前行,终至辽东边关诸县境内。

护送士兵与诸县县令交割事务,一番清点、嘱托,有条不紊。

观音奴觑得良机,趁众人交接忙乱之际,脱离队伍。

此后,于边关诸县,她谨小慎微,低调潜行,生怕惹人注意。

常孤雏再着便服,行那微服私访之举,于边关诸县西处巡游。

常孤雏偕同刘三、蓝玉,步入一家茶馆,于内落座,稍作歇息,悠然品茗。

忽闻街道之上,传来一阵高呼:“抓住她!她偷俺的馒头!” 常孤雏闻声望之,但见一蓬头垢面之女子,手中紧攥两个馒头,在前疾奔。

其后,一边关百姓怒目而追。

那女子奔逃间,裙角绊足,“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后方馒头卖家旋即追至,见状说道:“你这姑娘,腹中饥饿,与我言语便是,我岂会吝惜几个馒头不予你吃?何苦行那偷摸之事?”

女子闻此言语,一时愣住,心中暗自思忖:“这辽东边关诸县之百姓,竟如此良善么?”

女子听闻,便将手中馒头递还卖家。

卖家却将馒头推回,说道:“你自个儿吃吧。姑娘,你是哪户人家的?莫若去官府走一遭,让官家送你还乡。”

观音奴答道:“家中如今仅余我一人,实是为避战乱,逃难至此。”

卖家未作他想,轻叹一声:“唉,大家都活得不易。姑娘你还是去官府,咱这县上的官府,定会给你妥善安顿。”

观音奴佯装颔首称是,待那卖家离去,便执馒头起身,举步前行,然所去方向,并非县衙所在。

常孤雏见状,当即起身,步出茶馆,举步跟去。

蓝玉亦急忙起身,随后追赶。

刘三则留下茶钱,旋即匆匆跟上。

行至一处幽巷,观音奴驻足,回首望向常孤雏,问道:“这位公子,一路尾随于我,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