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将官面露疑惑,道:“将军,如此行事,岂不是将我等行踪暴露于北元?届时若遭遇北元大军围剿,恐应对艰难。”
常孤雏道:“无妨。此番探路便至此。临行之际,就是要叫北元知晓,我等曾到此,且深入甚远,从心理上震慑他们,叫其提心吊胆。”
果不其然,常孤雏与诸辽东卫骑兵不再隐匿行踪后,旋即便被北元细作探知,赶忙去禀报元顺帝。
元顺帝闻此,心中一凛,骂道:“汝等所司何事?明军己深入至此,汝等竟方察觉?一群废物!”
元顺帝赶忙召来王保保,令其率军前往,务必将这支明军围剿。
王保保当即点齐兵马,纵军追击,奈何辽东卫行军迅疾,王保保所部终未能追上。
王保保心中亦觉诧异,暗自思忖:这明军缘何对漠北地形如此熟稔,总能觅得恰当路径,将我等甩开?
待王保保追至距辽东边境线五十里之处,便勒住缰绳,停住军队,不敢贸然深入。他心忧恐中对方埋伏。
王保保麾下将官向其禀道:“此番带兵者,乃辽东都指挥使常孤雏。”
王保保大惊道:“这厮竟胆敢孤军深入,身居此位,还亲身犯险,实不知是胆大包天,还是行事鲁莽。”
然此刻所忧非此,而是常孤雏竟能用急行军之法,深入漠北,且未让北元部队察觉,此中意味深长。恐漠北之地,己非全然安稳。
王保保折返之后,面见元顺帝,遂将心中所忧一一禀明。
元顺帝下意识便思及再度奔逃,然念及此只觉心力交瘁,遂道:“那又怎样?朕绝不逃窜。辽东距漠北不远,朕就不信,他辽东军能妥善解决粮草辎重之事。”
王保保见元顺帝如此言语,心知劝之无用,唯有返回驻地操练兵卒,以防变故发生。
常孤雏归至辽东,便向署官问询辽东各地学堂营建状况。
署官遂向常孤雏详尽禀明学堂营建进度,言及己有半数学堂建造竣工,且招生事宜亦近尾声。
常孤雏令署官退下后,于府衙之中,着手撰写另一份规划书。
常孤雏欲使整个辽东之地,皆以参军为无上荣耀,大力普及保家卫国之思想。如此,则宣传事宜不可或缺,且此项工作需自孩童始。
常孤雏决意令所有学堂增设几门课程,即爱国思想教育与体育课。此体育课,非但要锤炼学子体魄,亦要教习基础之军队技能。
除此以外,常孤雏命人铸制牌匾,送至那些家中有子弟入伍之家庭,匾额上书“军人之家”西字。
与之相伴的,尚有相关政令。于辽东,军人之家在赋税方面可享优惠;其子女入学,官府会予以补贴。若有人胆敢欺压军人家庭,必施以严刑峻法。
然军人家庭亦不可仗此身份肆意妄为,否则便将褫夺其军籍。
因学堂分布较为零散,且每所学堂中学子数量并非众多,常孤雏遂决定,每隔半年,便将某一区域学堂之学子皆汇聚一处,统一开展为期一月的军训。
不同区域的军训时间,彼此间隔数日,如此安排,以便常孤雏能于各地军训之地,出面作开场演讲。
常孤雏之名号,于辽东早己深入人心。非但寻常百姓,即便是幼童,亦对常孤雏崇敬有加,皆以其为心中偶像。
对于常孤雏所颁布之诸多法令政令,辽东百姓皆能较快接纳。
有常孤雏坐镇,辽东百姓皆觉日子有了奔头。未及数年,常孤雏便使辽东百姓得安身立命之地。赋税结构经其变革,百姓养家糊口之负担亦大为减轻。
山东士族闻知常孤雏于辽东大力推行军事教育,旋即将那“穷兵黩武”之舆论复又推起。
毛骧于山东查明确系哪些士族在背后推波助澜后,便以书信之法,将这些人名单送回应天。
朱元璋览罢毛骧所呈书信,冷笑一声道:“这孔家倒是颇会算计。明里为与小孤雏缓和关系,驱使门下士绅巨贾襄助辽东建设,暗地却又诋毁于他。果不其然,此辈皆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
随后,二虎又将自辽东呈递而来的情报呈与朱元璋。朱元璋接过,展阅一过。
朱元璋笑道:“这臭小子,咱竟瞧不明白他到底在弄甚名堂。这所谓‘军训’是何物?那学堂本乃读书之所,怎的与军队牵扯到一处?实在难懂,难懂啊。”
既己决意任常孤雏于辽东行事,朱元璋便懒得多加干涉,只要常孤雏之举不过于逾矩,他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为朝廷遣往辽东赴任的官员,不断向朝中显贵传递消息,禀明辽东诸事。
胡惟庸览毕其安插之人所呈信件,满脸尽是疑惑之色,暗道:“常孤雏此举,哪里是在治理地方,分明是欲将整个辽东打造为军事要塞啊。”
胡惟庸见状,急忙离了府邸,前往拜访李善长。
胡惟庸对李善长言:“恩师,吾闻常孤雏于辽东施行以军人优先之体制,且学堂学子亦需研习军事技能。如此,岂不坐实了山东士族所言之‘穷兵黩武’之名?他为何非但不暂避风头,反倒变本加厉为之?”
李善长道:“此事众人皆有目共睹,然陛下却未置一词,汝且猜度,这是为何?”
胡惟庸思忖片刻,而后说道:“莫非此乃陛下所默许?”
李善长摇首,继而说道:“陛下未对常孤雏之举作出评判,料想是在观望。陛下之意,乃欲瞧瞧常孤雏此番举措,究竟能弄出何等名堂。若成效显著,日后辽东之局面,或可因地制宜,于他处推而广之。”
惟庸道:“然其他地方与辽东情形迥异。辽东一地,常孤雏威名远扬,百姓对其感恩戴德,故推行诸事并非艰难。然于中原及南方,恐非易事啊。”
李善长笑道:“那你且猜猜,常孤雏于辽东大肆推行军事举措,所图究竟为何?须知,言辞可不如武力有分量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