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159 章 不一样的金州

旅顺口周遭闲杂人等皆己清退,亦划出警戒之地。

常孤雏自盖州抵金州,身为辽东主官,他必当亲临。

待朱标船队抵旅顺口港口,常孤雏偕蓝玉趋前迎候。

朱标与常贞携手下船,身后随二虎与常遇春。

朱标见前方等候之常孤雏,眉眼含笑。

常孤雏与蓝玉,趋前向朱标躬身行礼。

常孤雏道:“微臣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蓝玉本欲随性,见常孤雏如此,亦道:“末将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朱标与常贞皆微怔,朱标笑道:“常大哥,何必这般见外。”

常孤雏道:“工作之时,自当称职务。”

常贞以手掩口偷笑,朱标面露窘迫之色。

常遇春行至常孤雏跟前,打量自家义子,道:“变化真大,愈发成熟稳重,颇具辽侯风范!”

常孤雏道:“见过太保大人。”

常遇春脸色一沉,道:“我乃你爹!”

常孤雏道:“工作之际,当称职务。”

常遇春欲踢常孤雏,终是不舍,遂转而给蓝玉一脚。

蓝玉:“……”

一番寒暄毕,常孤雏先将朱标等人安置于金州馆舍。傍晚设宴,为其接风洗尘。

席间,常遇春与常贞分坐朱标左右,常孤雏坐于下首。朱标向常孤雏问询辽东诸事。

常孤雏道:“殿下,过几日您亲见便知。”

待众人微醺,朱标悄声对常孤雏道:“常大哥,你孤身一人,难免寂寞,要不我将赵敏送至辽东?”

言罢,挑了挑眉。

常孤雏看着朱标,觉得阿标不正经了……

未等常孤雏开口,朱标忽觉腰间剧痛,扭头看去,却是常贞掐了自己一下 。

朱标委屈唤出“贞姐姐……”,脸上满是无辜神色。

常贞横他一眼,嗔道:“莫要打趣大哥。”

常孤雏见状,不禁莞尔,“殿下美意,心领了,只是辽东诸事繁杂,实无暇他顾。”

朱标摸摸鼻子,干笑两声,“是我孟浪,不提此事了。”

次日,常孤雏与朱标等人微服出行,私访民间。

朱标踏入金州,只见街道熙攘,行人往来如织。

街边店铺林立,商贩叫卖之声此起彼伏。

粮行中,新谷堆积如山,色泽饱满;布庄内,绫罗绸缎五彩斑斓,质地精良。

街头艺人各展身手,引得众人围聚喝彩。

偶见孩童于巷间嬉笑追逐,天真烂漫。

再观那工坊之处,工匠们专心劳作,锤凿之声交织,所制器具精巧实用。

金州一派繁荣兴盛之象,令朱标暗暗称奇。

朱标心下诧异,暗自思忖:“此乃素有苦寒之地之称的辽东?”

街道间,见二人争执,官差至前,耐心相劝,全无官威架子。

那二人吵至激烈处,竟连官差一并骂了。

然官差涵养颇佳,并未为此动怒介怀。

朱标向常孤雏问道:“常大哥,此地官差怎毫无官威?”

常孤雏道:“为官者,当为民做主,旨在助民,非欺民也。既称父母官,于百姓自当耐心引导,何必仗势压人。”

朱标闻之,心中震撼非常。此类言语,他平日听闻不少,然付诸实践而亲见者却稀。今于辽东,着实大开眼界。

一行人继续游逛,忽见一队身着绣有“卫生管理”字样服饰之人,沿街巡查。

朱标问道:“常大哥,这又是何?”

常孤雏道:“此乃司职城市卫生监督者,凡有乱丢垃圾、随地便溺之举,皆会受罚。”

常遇春道:“臭小子,怎的连大小便之事也管?”

常孤雏遭常遇春斥骂,却不恼怒,毕竟对方乃自己父亲。

旋即说道:“城中每隔数步便设公厕,男女有别,民众内急可往此处解决。若任由众人随地便溺,城市环境卫生必将不堪,届时病疫丛生,于身体无益。治病不如防病。”

常遇春挠挠头,愣是半句话也憋不出来。

朱标暗自将此事记于心中,寻思回应天后,便去考察京城情形,瞧有无可借鉴之处。

一行人又行一段路,至金州城东城。此处不似别处热闹,西处可见与学习相关之标语。

朱标问道:“常大哥,这东城怎地市集稀少?”

常孤雏答曰:“此地乃学城,置有蒙学、小学、中学与技术学校。”

常孤雏向朱标解释道:“蒙学专为幼童启蒙而设,授以基本文字、礼仪之识;小学则进一层,于识字之上,教授经史浅义、算术基础;中学着重培养学子综合学识,诗词文赋、数理之学皆有涉猎;至于技术学校,旨在传授各类实用技艺,如木工、铁匠之术,使学子习得一技之长,以应社会之需。”

朱标疑惑发问:“为何诸学之中,不见专授儒学之课?”

常孤雏首言道:“儒学历经千载,虽不乏精义,然其流弊亦显。诸多腐儒抱残守缺,拘泥章句

,不务实学,致使儒学沦为空谈。且部分纲常之说,束缚人性,于今时社会发展多有阻碍。一味崇儒,易蔽众人耳目,阻思想之开拓、技艺之精进。故不可独尊儒学,当广开学路,培育多元之才。”

朱标笑道:“常大哥,你就不怕遭士林众人口诛笔伐?”

常孤雏咧嘴一笑,道:“他们的嘴,能比刀子还硬?”

一旁常遇春亦咧嘴而笑。

常孤雏侃侃而谈:“农学关乎民生根本,民以食为天,精研农学,方能丰五谷、足仓廪,使百姓温饱无虞。

算学则为诸事之基,于商贾贸易、工程营造,皆不可或缺,精准运算,可省物力、提功效。

工匠之术,造就器物,大至城垣楼阁,小至日用杂物,皆赖于此,技艺精良,方有实用好物。

天文地理,察天象以知时节,晓地理以善用资源,于农耕、行军、通商皆具实用,助世人明自然之理,顺天应地,趋利避害。”

常孤雏问道:“儒学除了口舌之间传经教义,较之于农学富国、算学明数、工匠成事、天文地理晓天地自然之利,究竟能强几何?”

朱标心中自是明白,然仍劝道:“常大哥,此等言论虽有道理,然世道如此,还望你慎言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