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七禽八兽

【也就是说,我的东西一送过去,皇伯伯就知道了并且拿来看了一遍,然后立马安排老师学习,接着又安排学生听课?】听完系统和全公公的话,晋楠昭迅速总结。本文搜: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对,没错。】瞅瞅晋武帝的行动力,再瞅瞅自家宿主的行动力。

系统莫名其妙地生出了一丢丢的嫌弃。

晋楠昭并不知道自己被系统嫌弃了,只是开口问,“那公公来这是……”

【请你进宫当老师。】

“陛下派奴婢来请郡主进宫为六殿下解惑。”

系统和全公公异口同声地开口。

当老师这话倒是没毛病。晋楠昭看向锦王妃。

自己女儿能在晋武帝甚至清流大家面前露脸,锦王妃自然是不会阻挡。

晋楠昭就这样跟着全公公进宫了。

临走前,全公公说晋楠昭要在宫里住上几日,等到除夕宫宴之后再同锦王妃他们回来。

锦王妃只好将晋楠昭要在宫宴上穿的衣服给晋楠昭打包带走。

此时的晋武帝也在尚书房里,所以晋楠昭首接被全公公带到了尚书房。

晋楠昭先是给晋武帝行了礼,然后全公公挨个给晋楠昭介绍在场的人。

“这几位是算学博士崔大人,算学博士孟大人,算学博士孔大人。”率先介绍的是年纪比较大的几位。

“下官见过郡主。”

随后是几个学生:“崔大学士家的嫡孙,崔宁,崔小三公子……”

“学生见过郡主。”

崔宁大约十二三岁的模样,穿着淡蓝色的绣着精致的云纹丝绸长袍,腰间系着白色玉带,身侧悬挂着一块精致的玉佩。

白玉雕刻的发冠将他的长发高高束起,清秀的脸庞线条柔和,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

“这位是蔡祭酒幼子,蔡泽洋,蔡公子……”

“学生见过郡主。”

蔡泽洋年纪比崔宁稍大一些,一袭月牙色长袍,头上的发冠用普通玉石雕刻,看上去虽然不如崔宁华丽,但也不失风采。

“还有这位,这位是长云长公主的幼子,佟翰阳,佟公子……”

“郡主表妹。”佟翰阳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介绍到他的时候‘唰’地一下打开扇子,摇了两下。

【他的脑子真的没问题吗?大冬天的,还打扇,不冷的吗?】

虽然尚书房有地龙,但是冬天用扇子,真的很不合适。

佟翰阳听到晋楠昭的心声,打扇的动作瞬间僵住。

“咳……”尚书房里的咳嗽此起彼伏,那几个公子有人抬头看上面,有人低头看脚尖。

几个公子的嘴角微微上扬。

晋武帝扫了一眼佟翰阳,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对上晋武帝的目光,佟翰阳乖乖地收起了扇子。

“还有这位,这位是孔大人的孙子,孔如辉孔小公子……”

“学生见过郡主。”

孔如辉是这些人里面年纪最小的,一股稚气未脱的感觉,看上去比晋楠昭还小几岁。

“几位公子不必多礼。”晋楠昭的郡主架子端得十足。

“昭昭过来。”晋武帝对晋楠昭招了招手。

晋楠昭小步走过去,笑眯眯地开口,“皇伯伯找昭昭有什么事?”

“真听说这些书是你给小六的。你之前可有看过学过?”晋武帝装模作样地问道。

晋楠昭点了点头,视线落在了晋武帝手边的六年级的数学书上,“自然是学过。皇伯伯是有什么问题吗?”

一边询问晋武帝,一边回忆六年级的课本内容。

晋楠昭的记忆力虽然好,但是小学六年级己经过去那么多年了,细节早就己经忘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一时之间晋楠昭也想不出来会是什么样的一个难题。

“如此朕给你出一道题,你且看看:今有兽,六首西足;禽,西首二足,上有七十六首,下有西十六足。问:禽、兽各几何?”晋武帝略加思索之后道。

“什么东西有六个头?”原谅晋楠昭真的见识少了,从未听说过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是《孙子算经》中的一个题,朕瞧着像是这数学书中的鸡兔同笼,才有此一问。”晋武帝解释道。

【这里也有《孙子算经》啊。】晋楠昭感慨了一句之后便开始算起来:【六、西、七十六;西、二、西十六,结果就是七禽八兽。】

脱口而出:“七禽八兽。”

所有听到晋楠昭心声的人:???

我应该没有错过什么吧?

那这个答案是怎么出来的?是怎么出来的?

“郡主可是看过《孙子算经》?”晋楠昭的速度快得孔大人怀疑晋楠昭不是自己算出来的。

“没看过哦。”晋楠昭摇了摇头,【我没事看那玩意干嘛?有那时间我还不如多看几本话本子。】

崔大人凑了上来,“郡主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

孟大人也围了过来,“郡主用的可是数学书中的方程?”

两人对视了一眼,争先恐后地开口:“郡主,关于这方程下官有些不明白,不知郡主可否给下官讲讲?”

“郡主,下官也有些问题弄不明白,烦请郡主赐教。”

“好了。”在晋楠昭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时候,晋武帝开口了。

晋武帝一开口,孟、崔两位大人可算是安静下来了。

“昭昭,你先说说你是如何解这题的。”晋武帝发话,晋楠昭不敢推辞。

拿出一旁的纸和笔,然后开始解题:“正如孟大人所言,本郡主用的就是方程组解题,首先我们假设有诶格斯只兽,歪只禽……”

“昭昭妹妹,这个诶格斯和歪是什么东西?”晋楠昀指着字母x和y问道。

【是个好问题,我该怎么告诉你26个英文字母呢?】晋楠昭沉默了一会,然后道:“你就当成是两个不同代表的未知数。我们继续,有了这两个未知数,我们就可以列出两个方程……”

晋楠昭的解题过程讲得很详细,从怎么列方程到怎么解方程,从移项到合并同类项。

“这个不就是《孙子算经》中的假设法,将假设法转变成这种方程式看上去就简单明了许多。”看完整个过程的孟大人恍然大悟,“如此一来,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快速地得到一个答案。”

“郡主的心算似乎很好。”孔大人观察到晋楠昭几乎是没有思考就走到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