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水泥

锦王冷笑了一声:“在他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再让鸿胪寺的人去跟他们谈判,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

之所以没有大肆宣扬自己己经好了的原因就是不让大梁早做准备。

“大梁的三皇子……”晋武帝想起大梁三皇子资料,轻笑了一声:“那人刚愎自用,你便是不出面,有那个孽种在,也不怕大梁不答应我们的要求。”

顿了顿之后,道:“不过,你确实是大晋的一个底牌。”

“陛下,郡主求见。”全公公弯腰快步走进来禀报。

晋武帝和锦王对视了一眼:这个时候昭昭过来做什么?

两人下意识地想到了南昭城的使者,心里‘咯噔’一声:昭昭该不会是想要去找南昭城的使者吧?

不过,就算晋楠昭真的要去找南昭城的使者,晋武帝也不能不见她。

晋楠昭进来之后,将折子递了上去,晋武帝花了点时间将折子看了一遍,沉声问道:“这无灾无难的,你卖粮存储起来难道就不怕潮了被老鼠吃了?”

江南水灾是明年的事情,晋楠昭先前也没有表现出过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不能写出来。

但是身为朝廷命官,卖粮的事情又不能不过明路。于是晋楠昭提出了朝廷设立粮仓,在粮价有上升趋势的时候,朝廷放粮出来稳定粮价。

当然,除了这个理由之外还有锦王练兵的事情。

晋楠昭在折子中提到,想要有强大的士兵就要让士兵吃得饱,因此这个粮仓同时会给士兵提供粮食。

“这个做好防范问题就不大。”光是防潮晋楠昭就有好几个想法,所以她觉得这都不是事。

这件事情的难处就在于朝廷会有人阻拦。

晋武帝沉吟了一会,道:“粮仓一事,明天在朝会上提一下,看大臣们有何想法。”

晋楠昭设立粮仓的最初目的,晋武帝是知道的,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这水泥……”看着手中的水泥配方,晋武帝无法想象这个东西要如何治水。

“能够用在修路、建房、建造水利工程的一种材料……”晋楠昭跟晋武帝说了一遍水泥的用处。

比如用水泥干之后的硬度如何,用来修路有什么好处。

如何配合钢筋建房,建设水利。

为了突出水泥的好处,晋楠昭特别说明水泥造物的使用期可达到百年之久。

若只是说水泥的用处有哪些,晋武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晋楠昭一提到能够用百年,晋武帝瞬间挺首了腰,目光炯炯地看着晋楠昭:“昭昭,你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晋楠昭点了点头,要不是有这个好处,她还不一定会提出来呢。

“如此说来,这水泥还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晋武帝神情激动,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明年的江南水灾,那要了他太子命的江南水灾。

有了水泥,修好江南水灾严重的河段,那是不是就可以避过明年的江南水灾?

“陛下,这配方有几种,不如想让工部去试试哪种是最好的。”锦王看了一眼晋武帝手中的几张方子。

“对,全子,宣工部尚书。”晋武帝朗声道。

不大一会,工部尚书脚步匆忙地到了养心殿,“臣拜见陛下,锦王,郡主。”

进门看到晋楠昭和锦王的时候,工部尚书暗暗地激动,难道郡主又想到了什么厉害的武器?

先前的火器,晋武帝首接交给了晋楠昊,没有经过工部的手,这让工部尚书有些失落。

那般厉害的武器,若是在他的手里制造出来的,说不定他在朝中的地位还能再进一步。

晋武帝让晋楠昭给工部尚书讲解了水泥的事情。

一听到这不是什么武器,工部尚书激动的心情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听到水泥能用于水利,工部尚书第一反应是想到防洪,“郡主的意思是,这水泥能够防洪?”

你要这么说好像也没有错。晋楠昭顿了顿,“说是用来防洪并不算准确,准确地来说,可以用于修筑堤坝、水库、水渠等等,通过这些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止洪水泛滥。”

防洪是大晋的一个大工程,每年都会从国库拨出一大笔钱用于防洪救灾。

大晋南方的河堤年年修,但是洪水年年泛滥,工部尚书不相信水泥真的可以防洪。

面对工部尚书的不信任,晋楠昭具体地讲解了如何利用水泥修筑堤坝、建造水库水渠。又详细地说了一遍水库水渠的用处。

“按照郡主所言,水泥当真有这么多好处,这价钱肯定不便宜吧。”王丞相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的养心殿,也不用知道听到了多少。

【这些人是什么时候来的?】晋楠昭一抬头就看到养心殿里聚集了不少的人。

户部尚书、太师、丞相还有晋武帝的一些心腹。

统子:【在你给工部尚书说水泥用处的时候,你皇伯伯就让人去通知这几个人来。】

“水泥的原料也不是什么特别难

得的东西,主要用到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煤。”得亏先前献上了矿石资源图,不然还不一定能够让朝廷开口答应生产水泥。

“修建堤坝的时候,只需要用水泥就好了?”户部尚书己经看过配方了,堤坝的修建心里开始盘算要用多少水泥。

“当然不是,除了水泥还可以混点石头、沙子……”

【钢筋,大晋弄不出来钢筋吧?】晋楠昭下意识地想要说钢筋,但是自己对钢筋制造一无所知,大晋也没有制造钢筋的技术,最后隐去钢筋这个材料。

钢筋是何物?大晋连钢都还没有,更不要说有人知道钢筋。

“用水泥修筑堤坝当真可以挡住洪水?”纪尚书不相信水泥真的能用百年,但想到时神迹给的东西,就算没有百年,也应该有个几十年。

哪怕是能用上十年,这对百姓,对朝廷,对国库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空口无凭,晋楠昭知道在没见到实物之前,就算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让这些人百分百相信自己的话,“不如先让工部造点水泥出来之后,用水泥做一块石板看看水泥做的石板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