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籽 作品

第189章 他们偷工减料将大晋给偷没了!

【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感觉他很不愿意用水泥去修堤坝?】明明听着是在为边关考虑,晋楠昭的心里面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听到晋楠昭的心声,水部侍郎和都水监判监一个激灵,想起了晋楠昭身上神迹的能耐,心头一慌。

“边关的事情自然是重要。”别说晋楠昭了,晋武帝也感觉不对劲。

按道理来说,有了水泥这东西防洪,无论是对水部还是对都水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他们怎么一点也不急着用?

“那这水泥先用在边关?”秦将军感激地看了一眼水部侍郎和都水监的判监,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晋武帝。

看到秦将军憨憨的面容,晋武帝觉得有些眼疼。

这大老粗有没有想过,那两个人为什么要推开这么好的水泥?

“昭昭,你觉得呢?”晋武帝看了一眼晋楠昭,仿佛是要将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晋楠昭。

晋楠昭深吸了一口气,十分坚定地道:“陛下,江南水患几乎年年出现,每年都会冲坏许多良田,让百姓流离失所,若说急,臣以为修筑河堤更急。”

“郡主,锦王也是将士出身,你也在边关呆了这么多年,应该知道加固城墙对边关的将士和老百姓而言有多重要……”秦将军急了。

【昭昭,你的感觉没有错的。他们就是不想用水泥修筑河堤。】统子带着愤愤不平的声音开口。

完了。都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的心底升起这两个字。

【怎么说?】心里面己经有了这种感觉,听到统子的话并不觉得惊讶。

【昭昭,揪出大晋蛀虫的那个任务是不是很久没有动静了,这一波我们搞个大的。】晋楠昭莫名地听出了统子的语气里带上了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昭昭不明白,那两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竟然让统子这么生气。

扭头去看了一眼,脸色有些发白的两人,有些纳闷:【他俩的脸色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白了,是生病了吗?】

【昭昭,你别管那两个畜生。】

好家伙,畜生都出来了,你俩干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

晋武帝和众大臣纷纷看向水部侍郎和都水监判监。

【这么生气,来跟我说说,他俩到底做了什么?】晋楠昭不免好奇了,两个主管水利工程的能做什么事情?

竟然能让统子这么生气。

【他们每次去兴修水利的时候都偷工减料,才会出现年年治水,年年出现洪灾的情况……】统子一字一顿地将事情说出来:

【若不是他们偷工减料,大晋也不会死那么多人,明年的江南水患也不一定会出现,太子哥哥就不会死,太子哥哥不死,九皇子就不会继位。九皇子不继位,大梁就没办法打下大晋,大梁没有打下大晋,匈奴就不会入侵,匈奴不入侵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事情。】

等会,等会,这信息量有点大,让我等捋一捋。

因为他们治水偷工减料,导致明年发生了极大的水灾,然后朝廷安排太子去赈灾,然后太子就死在了江南,然后大晋就没了!!!

一句话总结:他们偷工减料将大晋给偷没了!

emmmm……

得亏晋楠昭不知道这些人的总结,不然高低得夸一句你们是懂总结的。

不用晋武帝使眼色,都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身边的文臣齐齐退了好几步,给武将腾出了位置。

这一次,大晋文武大臣的默契达到了空前的高,在文臣让出位置瞬间,武将立刻包围了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

听到自己的底子被扒了,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脸色首接腿软了,若不是周围的武将提着他们,说不准首接瘫坐在地上。

听到这么大一个消息的晋楠昭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地回头看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所以他们的偷工减料是压死大晋这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等会,他们的脸色怎么这么差?病了?】

“罗大人和石大人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可是病了?”晋武帝先发制人。

水监判监和水部侍郎动了动嘴,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

“陛下,两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不如臣给他们看看。”太医不参与朝政,所以现场没有太医在。

闻言,众大臣齐刷刷地看着晋武帝:陛下,快阻止郡主啊!要是让郡主摸出他们没有病,岂不是要完了?

【昭昭,他们这两个畜生不如的东西,你给他们看什么病?】统子不赞同晋楠昭的做法。

接收到众人请求的晋武帝轻咳了一声,一脸正色地开口:“昭昭,两位大人的病有太医去看,眼下最为重要的是用水泥修堤坝一事……”

【对,昭昭,江南水灾可是比他们重要多了。宫里又不是没有太医,让太医给他们看看,我们还是早点将治水一事定下来。】统子也在一边劝说晋楠昭。

晋楠昭也不是非要给那两个人看不可,看到那两个人被武将扶着离开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回到水泥上。

从神迹

处知道了江南水灾的事情之后,秦将军也不执着于用水泥修筑城墙。

户部尚书纪尚书率先开口问工部尚书:“不知道这水泥的造价如何?”

工部尚书站出来将制造水泥需要的材料还有人工费用等等给户部尚书算了算。

问完价钱又问工部那边是不是己经有了治水方案等等。

一群大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晋楠昭听了一耳朵,好像用不上自己,于是去戳统子:【统子,你跟我说说,治水这一块还有做了偷工减料的事情?】

晋楠昭可不认为,两个人能够吞下这么多的工程款。

大晋的水灾虽然没有大陈严重,但也好不到哪去。大灾不常见,但是小灾不断,朝廷不知道拨了多少钱下去治水,就是没有看到显著的成效。

早前,晋武帝还以为没有成效是因为上天对大晋不满,现在看来没有成效是那些蛀虫的的问题。

随着晋楠昭问出话,众大臣不由自主地放低了声音,有一同贪污了工程款的大臣,慌乱之下拔高了声音。

统子都还没将他的事情说出来,他就自爆了出来,然后被人摁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