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这边的想法,晋武帝那边是不清楚的,若是知道了,只怕是会鼓动大陈快点动手。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虽然大晋现在虽然还没有缓过来,但是他们有大炮啊。
大炮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助力他们拿下大陈应当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然错过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想在再找借口动手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只是可惜,晋武帝不知道大陈的想法,等到后面大晋这边给各国使者观看了手榴弹的威力之后,大陈首接安静如鸡,完全不敢对大晋起半点心思。
大梁在武场结束后的第二天才知道大晋给的彩头是什么,大梁三皇子得知大晋的彩头是一把宝剑,初时是不屑的,他并不认为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晋能拿出什么样的宝剑。
然而,在第二天,大陈的韩将军拿着新到手的兵器,跟大陈随行的将领在驿站里比试的消息传到了他耳边,他抱着看热闹的心思去看了。
发现韩韩将军手上的那把剑,虽说谈不上削铁如泥,但大陈的那些武器对上那把剑无一不是一刀两断,而韩将军手上的那把剑,一个豁口都没有。
别说豁口了,一点刮花都没有,洁白如新。
后面又让他们大梁的将士拿着自家最好的武器上场,跟大陈的韩将军过上两招。
无一例外,韩将军手中的剑武地虎虎生威,而大梁的将士节节败退。
看到此情此景,大梁三皇子的脸色像是打翻了的调色板似的,格外的好看。
兴致勃勃地过来看热闹,最后怒气冲冲地离开。
这个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晋武帝的耳中。
对此,晋武帝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全当做是一个笑话来看。
在驿站里住着这么多国家的使者,大梁大陈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各国使者的耳中。
一时之间,那个在武场获得第三名的将军首接成了焦点。
若不是最后去找大陈寻了庇护,那位将军手里的剑怕是难保。
三天之后,文场的比试开始。
文场比试进行三天,大陈、大梁、大晋各出题一天。
大晋身为东道主,由他们打个头阵。
今年的大晋除了吟诗、作对、弹琴、作画、算术、下棋这几个节目之外,还有一个百问。
所谓的杂学,就是由各国使者提出问题,不论什么问题,若是有人能答出来,那就记上一分。
百问,除了出题国,其他国家都可以一同作答。
各国使者听到百问规则之后,瞬间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大晋这个百问的目的是什么。
文场的比试是所有节目一起开始的。因为任务的关系,晋楠昭格外的关注算学那个场次。
今年大晋的算学题是当初在尚书房教晋楠昀数学的那几个博士。到目前为止,那几个博士己经自学到了高中数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自学到这个地步,不得不承认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
晋楠昭凑过去看了一眼,也就十道题,还都是从那些教科书上面随便找的题,在晋楠昭看来都不是什么难题。
但对于在这个对数学没有特别深的研究的时代来说就不一样了。
晋楠昭拿着问题单,扫了一眼:
请列出1000以内的所有质数……
红蓝球抽取概率问题……
西棱锥求二面角面积问题……
求阴影面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