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怕,为什么不在一到这里就立刻献上?】在别人想着尽快将传国玉玺送进宫来的时候,晋楠昭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王丞相在晋武帝开口之前顺势将晋楠昭的疑问问了出来:“既然贵国欲将传国玉玺献于陛下,为何不在陛下生辰之时当着各国使者的面献出?”
【对啊,对啊,要是在皇伯伯生辰宴的时候将玉玺献出不就相当于告诉各国使者,就连上天也在认同我皇伯伯这个皇帝一统天下!】晋楠昭在心底附和。
对于晋楠昭的说法,晋武帝是十分认同的,“朕也十分好奇,尔等来到大晋将近一个月,为何不早早地将玉玺献出?”
面对质问,查尔果国使者并不慌:“回陛下的话,并非吾等不敬陛下,只是传国玉玺在三日前才送到吾等手中。”
三天前,那不就是文场开始的时候。
接着,查尔果国使者又道:“这三日,吾等怕传国玉玺一事走漏风声,引来他国抢夺,吾国太子这三日借病留在驿站看护,待文场比试己结束,便命吾禀报于陛下。”
“禀陛下,三天前,查尔果国的太子在北城门口接了一行人。”京兆府府尹站了出来。
晋武帝想起来了,三天前他确实是收到了这样的消息,当时他还在想查尔果国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派人过来。
没想到是因为玉玺。
没有多想,晋武帝将查尔果国的太子传上殿。
怕会出什么意外,晋武帝还特意安排了几个武功不差的武将去。
原想着低调一点将人和玉玺带走,但是现在的驿站是什么地方?
是各国使者暂住的地方,大晋的臣子一进驿站就进了各国使者的视线,他们刚将查尔果国的太子带出驿站的门,各国使者就收到了消息。
纷纷在猜测,这查尔果国在大晋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突然被带走。
查尔果国的太子还没走到宫门,各国使者就己经派人去跟还留在驿站里的查尔果国使者打听消息。
不过传国玉玺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三天前赶来大晋的查尔果国臣子对外的说法也只是来跟大晋求助的。
毕竟查尔果国是大晋的附属国,跟大晋求助倒也是十分正常。
大陈和大梁的使者倒是有心想要从大晋的臣子口中套点消息出来,但是知道传国玉玺的人此时都在大殿上,他们想套话都没地方套。
传国玉玺被顺利地送到了晋武帝的手中。
玉玺绿中泛着白色,显玻璃光泽,微透明,方圆西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时间己经过去了这么久,史书上也没有对传国玉玺有着详细的描述,若不是有神迹作证,晋武帝也不会这么轻易地相信这玉玺就是丢失了这么多年的传国玉玺。
只是,查尔果国这么轻而易举地献上玉玺,会别无所求?
晋武帝放下了玉玺,看向查尔果国的太子和使臣,开口的语气并没有像查尔果国太子和使臣想的那样激动、狂喜。
相反,语气十分的平静:“传国玉玺遗失多年,你们如何确定这便是当初北斯王朝逃亡过程中不慎跌落江中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