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是怎么回事儿之后,宋母也安心多了。
昨天看到宋余清那么担心,她也一晚上都没睡好,一直都在胡思乱想,现在看可算是知道没啥事儿了。
过年的时候要做的东西很多,宋母跟着宋余清一起去厨房做豆腐。
唐清书对这些也都不太了解,便也没上去插手,拿了个背篓上山去了。
之前做好的跌打损伤药还有灵芝丸都已经用完了,这次还得再采些药回来做一些。
上山之后,唐清书便开始找寻着药材。
不经意间竟然看到树根旁边长着几株灵芝,连忙过去采了下来。
采摘过程中,隐约听到旁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回头一看,才发现是什么东西跑过去了。
唐清书也没在意,继续采着灵芝。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再次想起,她猛地站起身便朝着那边跑了过去。
这次看清楚了,是一只野兔。
兔子看到有人过来,立马慌不择路的乱跑,谁知道砰的一下撞到了树桩子上,直接晕了过去。
这一幕看的唐清书有些好笑,忍不住笑骂了声“笨兔子”。
刚刚不是都已经看到她了吗,而且都已经跑开了,竟然还又跑了回来,这儿到底是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它。
而且跑的时候竟然还能撞到树桩子上,真是笨的可爱。
这都送上门来了,要是不吃的那可就对不起今天上的这趟山了。
小昭不太能吃辣,今天这兔子就做红烧的吧,稍微油煎一下……
心里计划好了吃法,唐清书直接过去把兔子放到了背篓里。
又去捡了点其他药材盖在上面,最后又蒙了块布。
山上的东西都是公家的,虽说大家偶尔也都会上山大点野兔野鸡什么的,但却都是偷偷摸摸的。
万一要是被有心人给举报了贪污公家财物,一个搞不好可是要被送去批斗的。
所以她还是得稍微谨慎一点儿,这样也能安心一点儿。
快步下山回了家,背着背篓直接进了厨房。
“婶子,余清姐,你们还在做呢。”
看她回来了,宋母笑着招呼。
“你采药回来了?需要的东西都有吗?要是没有的话就让余淮给你买回来。”
宋余淮这几天似乎都有事儿,吃完早饭之后就出去了。
宋家人都知道他主意正,不会干啥坏事儿,便也就都不管他。
反正晚上的时候都还回来,最远也就是去了镇子里,没什么好担心的。
唐清书朝着他们招了招手,“要的都有了,你们过来看看。”
宋母和宋余清对视一眼,放下了手里的活计。
过去一看背篓,发现竟然是一只兔子。
宋余清不由得放低了声音,“清书你这是咋抓到的?”
兔子跑的快,而且个子小又灵活,唐清书手上没带任何工具,竟然带了个兔子回来,宋余清和宋母都有些被震惊到了。
“这兔子看到我之后被吓着了,自个儿撞树桩上晕过去了,我看旁边没人,就把它装在背篓里带回来了。”
这意思就是绝对安全,没被别人看到,他们可以自己处理。
宋母想了想,便也点了点头。
其实往常村子里要是打猎到什么大点儿的东西,都是要拿出来给村里人分的。
后山是大队的,所以就得人人有份。
但是像这些小点儿的,一般只要没被人看见,就都是自己留下了。
毕竟就这么一点儿,就算是拿出去分,每个人也分不了多少。
“那就先留下吧,不过吃不吃还是得等老头子回来再说。”
下午一点大队长回来,听到唐清书说了事情原由之后,便也同意把兔子留下来吃了。
其实这几年交完公粮之后,很多人家里都吃不饱,时不时的就去后山搞点儿吃的。
虽然他们做的很小心,大队长多少心里还是有点儿数,只是一直都是没太管这事儿罢了。
这也根本没法儿管,村里人都要吃不饱,他总不能因为这事儿,把他们都给送去批斗,那到时候还不知道得送去多少人。
所以看到兔子之后,大队长基本也没怎么犹豫,便答应留下来了。
确认好要吃兔子之后,唐清书便去烧了点热水,然后磨刀去杀兔子。
眼睛也不眨,直接一刀就砍了下去,血溅到了她的胳膊上,脸上。
一旁看着的宋余清被震惊的哆嗦了一下,看看那兔子,又看看唐清书温婉镇定的面容。
这看起来就是个漂漂亮亮温温柔柔的小姑娘啊,怎么动刀子这么利落的?!
杀完之后,她干脆利落的把皮扒了下来。
“余清姐,你把这洗一下,到时候还能用这个给小昭做个手套。”
宋余清有些不太敢接,宋母直接过去拿到了手里。
“都这么大的人了,你咋胆子好着么小呢,这都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宋余清嘟嘟囔囔,“那我就是害怕嘛。”
她有些好奇的看向唐清书,“清书,你怎么都不害怕啊?”
按理来说,唐清书是城里来的知青,明明更应该害怕这事儿才对啊。
怎么她那么淡定,现在反而是她在害怕?
看出她的疑惑,唐清书想了想解释道。
“我爸爸不是军人嘛,可能因为他是英雄,所以我从小胆子就很大。”
总不能说是因为她上辈子杀丧尸不眨眼吧,这要是说出来估计他们得以为她是神经病!
还是把一切都推到唐峰身上吧,反正他是军人,怎么说都有人信。
晚上做饭的时候,宋余淮回来了,刚进门就递给了唐清书一个包裹,说是刚好在路上碰到了邮递员,就干脆直接给带回来了。
道了谢之后,唐清书便拿着包裹回了屋。
拆开之后看到装了两包大白兔奶糖,还有一个布袋子,旁边是一封信。
布袋子里装的都是钱和票,全都是大团结,数下来将近有个二三十张,票的种类很多,卫生纸票、糖票、布票全都有。
拆开信封看了看,发现还是上次那个人寄过来的。
只不过这次内容写的多了些,关心叮嘱的意味也弄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