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娄西自治州他几乎每一年都过来,而且每一年都必到娄西自治州的花山县!
花山县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这里的山特别的大,环境特别的艰苦,老百姓的生活特别的艰难!
央视曾经报道过花山县剩土村,这个村四面悬崖,要进村需要登千步天梯。村里一千多老百姓,其中有竟然有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这座大山。
村里的孩子求学,每天都要上下天梯到镇上,单单路程一天就要走20多华里,央视报道过后在社会上掀起了剧烈的反响,后面央视又专门做了一个纪录片《天梯之路》。
这个纪录片真实的记录了大山最深处老百姓原始落后的生活,还有大山深处孩子求学的艰难和艰辛!这是一部直面社会最底层的纪录片,也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底层贫困的片子,让大城市的人知道了在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还有如此原始落后的村落。
今年李康书记点名要去剩土村,所以从年初开始,整个娄西自治州就把这件事当成了重点抓。
省委书记要去的地方,不可能不解决基本的交通问题,省委书记能攀岩爬天梯吗?
就这个问题,娄西州开了好多次调度会,最后娄西州委决定要给剩土村架设一条高空吊桥,吊桥横亘在两座五百米的悬崖之上,让这个原始的村落能够通过一座高空吊桥连接外面的世界。
然而这个项目的落实过程相当的曲折,吊桥架设难度高,工程大,娄西州的第一波拨款预算严重不足,承包方亏损,项目面临夭折。
在项目很困难的情况下,娄西州不得不再追加一千万资金,可是就在追加资金到位,工程项目继续推进的阶段。娄西州州委书记张尚坤响应省委的号召,在整个娄西州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
这个反腐运动第一个被牵连的项目赫然就是剩土特大吊桥项目,这个项目爆出来工程施工方仅仅得到州委调拨资金的五分之一,州里拨款高达两千万,但是最终施工合同方的合同总造价竟然只有四百万。
还有一千六百万的资金都是被当地的各级官员给层层盘剥给贪掉了!
娄西州追加的一千万资金,仅仅花山县委都直接划走了五百万,这件事情爆出之后,震动了整个湘南省,李康书记在雍州听到这件事之后,非常的震怒。
他把娄西州的主要领导召集到省委,对他们进行了非常严肃的训话!
娄西州的腐败触目惊心,这么贫穷的一个地方,地方领导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贪墨,是不是娄西州已经不在党的领导之下展开工作了?
这件事让李康书记没面子的还有一个点,那就是李康书记要去剩土村,兴土木,别人就质疑这个吊桥是不是能够解决当地的交通问题??
很多人甚至说吊桥就是一次性工程,就是个临时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李康书记的这一次调研!
省委书记出行到一个地方,黄土铺地,净水泼街也就罢了,竟然为了方便省委书记调研,耗资几千万建一座临时吊桥,劳民伤财到这种程度,湘南省还有什么希望?
很显然,这种舆论的出现就是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这件事炒作,李康书记面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的被动。
他本来是一番好心,想为娄西的贫困号脉,想真的到最困难艰苦的地方,以此来激励各级干部和贫困做斗争。
结果事情搞砸了!
不过李康书记的意志还是很坚定,他并没有改日程,他跟孙开来讲:
“老孙,你陪我去一趟娄西, 我们就要登一登天梯,看一看剩土村!有人说这个吊桥是个临时工程,是为我李康一个人修的一座桥,我也要亲自去看一下,这究竟是不是真实情况!”
孙开来道:
“我完全支持您这个想法,我想如果这座吊桥真是为了您的调研而盖,那娄西州的主要领导就可以直接在现场将他们免职!”
李康道:
“我自己也会主动辞职!我这个省委书记当得太霸道官僚,有什么脸面继续干下去?我去一个千人的小村落搞调研,以来的第一人……”
孙开来和李康书记沟通之后,回来第一件事就给王剑飞打电话。
王剑飞问:“秘书长,您有什么指示?”
“剑飞,你手头天大的事情都放下!你马上亲自带人去一趟娄西自治州花山县剩土村!你的重点是要看一看这个村刚刚竣工的吊桥,一定要到村里面和当地的人沟通,要把这个吊桥的当地风评给我及时反馈过来!”
孙开来态度非常严肃,王剑飞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哪里敢怠慢?
他连夜叫上了苏波和康威一起坐车到娄西,孙开来让他们绝对不能惊动当地党委政府,所以他们就秘密前往!
结果离目的地还有二十公里就走到了尽头路,后面就只能徒步,到剩头吊桥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但见数百里高的峡谷两边,一座铁索吊桥凌空架设在空中。
康威最活泼,第一个冲到吊桥上面,只走十几步,人竟然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上。
他双腿战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嘴里一个劲儿的喊:
“天啊,天啊!要命了,我腿根本就不听使唤,快救我,救我!”
王剑飞和苏波赶到,走上吊桥,低头一看,脚下是无底深渊,整个人宛若立在半空之上,王剑飞也有点恐高,当即就觉得脚下发软,苏波的脸色也瞬间苍白。
这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吊桥在空中并不安静,左右大幅度晃动,站在桥上如果内心不平静,根本就立足不稳。
三个人猝不及防,在桥上竟然动弹不得,好在僵持了十几分钟之后,有一个老乡从对面过来,老乡赶了十几只山羊,背负双手在吊桥上走得如履平地。
老乡走到近前,非常友好的把三个人扶到桥头,然后王剑飞就询问这座桥的一些情况。
老乡就是剩头村的村民,对这座吊桥赞口不绝:
“有了这座桥,放牲口就方便了,我可以多养几十头羊!”
“以前要爬天梯,吃喝拉撒,柴米酱醋都要背负肩挑,现在可以用骡马了,今年我也要添一头骡子……”
王剑飞和老乡聊了半个小时,然后给孙开来打电话汇报,孙开来问:
“你们到了剩土村没有?”
王剑飞愣了一下,道:“我们现在就在吊桥头上!”
“怎么?不敢过桥吗?李康书记都要到剩土村的,你们过不去,书记能过去?”
王剑飞大吃一惊,才明白孙秘书长为啥如此郑重其事,原来李康书记要来,我的天!
王剑飞看了一眼吊桥,他很想跟孙开来讲,李康书记能不能别来,这么高耸入云的吊桥,年轻人站在上面都觉得心惊肉跳,李康书记年过六十了,万一有个什么闪失……
“秘书长,这个吊桥从地面算高度应该超过三百米,吊桥是铁索桥铺的木板,晃动很大,而且峡谷还有横风,如果书记要过来,我认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孙开来道:
“王剑飞,你觉得书记是否过来,你我两个能否定这个行程?你先把我布置的工作搞好,后续的事情办公厅自有安排和部署!”
王剑飞挂了电话,把苏波和康威叫过来道:
“我们今天必须过去!因为一个星期之后,李康书记会走这一条路到剩头村!我们都过不去,书记回头怎么办?”
康威腿都软了,道:
“王主任,您能不能给秘书长汇报,这个桥根本就过不去!”
王剑飞道:“这不是我们管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完成任务!”
苏波年轻脑子灵活,他让司机从车后座拿了两把雨伞过来,然后用雨伞遮挡两边,眼睛就只往前面看,反正憋着一口气,就这么一路硬着头皮过去。
最终王剑飞等人还是徒步到了剩土村,这个村像是矗立一座高原上一般,爬上山顶之后,别有洞天,视野变得相对开阔。
全村约莫有几百户人家,房子基本都是木质结构和土坯结构,全村不超过十幢砖石瓦房,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玉米和土豆,稻田非常的稀少。
王剑飞挨家挨户拜访了十多户人家,每到一户人家给五十块钱红包,村民特别的热情,拽着他们不让走,非得要安排吃席。
康威长期生活在城里,一辈子没有见过如此落后贫困的地方,刚进村蹲厕所就吐了一地,上不习惯农村旱厕。
现在要留饭,看着农家黢黑的厨房和炊具,还有昏暗充满了霉味的房子,他和苏波都无法适应,王剑飞是商溪人,干过农村工作,但是在这里吃饭,他也觉得实在是艰苦,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