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江湖之中,一股神秘的势力悄然崛起。他们以“复汉盟”为名,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四处招揽亡命之徒,暗中策划着颠覆大魏的阴谋。这股势力的首领,自称是汉室宗亲之后,名为刘昭,他心机深沉,野心勃勃,妄图借助江湖力量,推翻曹昂的统治,重振汉室江山。
一日,曹昂收到密报,称“复汉盟”在荆州一带活动频繁,已有多处郡县受到其骚扰,百姓人心惶惶。曹昂深知江湖势力若不及时遏制,必将酿成大祸。他不顾众臣劝阻,决定微服出巡,亲自前往荆州调查此事。
苏瑶得知后,心急如焚,她深知江湖险恶,曹昂此去凶多吉少。“陛下,您乃一国之君,怎可轻易涉险?江湖之中,藏龙卧虎,那‘复汉盟’更是心怀不轨,万一您有个闪失,大魏江山该如何是好?”苏瑶眼中满是担忧与焦急。
曹昂握住苏瑶的手,目光坚定:“苏瑶,朕身为天子,有责任保护大魏的百姓。如今江湖有乱,朕若坐视不管,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你放心,朕会小心行事,定能查明真相,平定此乱。”
苏瑶见曹昂心意已决,知道无法劝阻,只好道:“陛下既已决定,臣妾便不再阻拦。但陛下一定要带上臣妾的护身符,它能在关键时刻保您平安。臣妾也会在宫中为您日夜祈福。”
曹昂带着几名心腹侍卫,乔装打扮成商人模样,踏上了前往荆州的路途。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在经过一处偏僻的山谷时,突然遭遇了一群蒙面人的袭击。
这些蒙面人武功高强,出手狠辣,显然是有备而来。曹昂与侍卫们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渐渐陷入了困境。就在一名蒙面人持剑向曹昂刺来之时,突然一道黑影闪过,挡在了曹昂身前。
“陛下小心!”黑影大喝一声,与蒙面人战在一起。曹昂定睛一看,原来是隐居江湖多年的大侠凌风。凌风剑法高超,三两下便击退了蒙面人。
曹昂感激地看着凌风:“多谢壮士救命之恩,不知壮士为何会在此处?”
凌风拱手道:“陛下,草民听闻陛下微服出巡,前往荆州调查‘复汉盟’之事,担心陛下安危,便一路暗中跟随。这‘复汉盟’在江湖上恶名昭彰,草民愿随陛下前往,助陛下一臂之力。”
曹昂心中大喜,有了凌风相助,此行又多了几分把握。在凌风的带领下,他们终于来到了荆州。
在荆州,曹昂等人暗中调查“复汉盟”的踪迹。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得知“复汉盟”的总坛隐藏在荆州城外的一座深山之中。
为了查明真相,曹昂决定冒险潜入“复汉盟”总坛。凌风担忧道:“陛下,此去凶险万分,‘复汉盟’总坛必然机关重重,守卫森严,陛下万不可亲身犯险。”
曹昂却坚定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若不亲自前往,如何能揭开他们的阴谋?凌大侠,你与朕一同前往,我们小心行事便是。”
于是,曹昂与凌风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深山。他们避开重重守卫,终于来到了“复汉盟”总坛的外围。只见总坛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似乎正在举行一场秘密集会。
曹昂与凌风躲在暗处,侧耳倾听。只听盟主刘昭大声说道:“诸位兄弟,如今大魏皇帝昏庸无道,推行新政,搅乱天下。我等身为汉室后裔,当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如今时机已到,我们只需联合各方势力,里应外合,定能推翻曹昂的统治,重振我汉室江山!”
台下众人纷纷响应,喊杀声震天。曹昂心中怒火中烧,他没想到刘昭竟如此大逆不道,公然诋毁自己,妄图谋反。
就在刘昭继续煽动众人情绪之时,突然一名手下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刘昭脸色一变,大声喝道:“有人闯入,给我搜!”
曹昂与凌风知道已被发现,当即拔剑而出,与“复汉盟”的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曹昂剑法凌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凌风也不甘示弱,剑影闪烁,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复汉盟”人数众多,曹昂与凌风渐渐陷入了包围之中。就在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之时,突然一阵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原来是曹昂提前安排好的荆州守军赶到了。
在守军的帮助下,曹昂等人成功击退了“复汉盟”的人,并活捉了刘昭。
曹昂押着刘昭回到许昌后,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公开审理此案。
刘昭被押上朝堂,却仍一脸傲慢,大声叫嚷:“曹昂,你篡夺汉室江山,天理难容!我乃汉室宗亲,今日虽败,但天下义士必将群起而攻之,推翻你这乱臣贼子的统治!”
曹昂冷冷地看着刘昭,怒喝道:“刘昭,你假借汉室之名,行谋反之实,祸乱江湖,残害百姓,实乃罪大恶极!朕顺应天命,结束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何来篡夺之说?”
此时,陈群却站了出来,他向曹昂行礼道:“陛下,刘昭虽罪该万死,但他所言也不无道理。如今陛下推行新政,已引起诸多不满,若再不收敛,恐天下大乱啊。”
曹昂看着陈群,心中明白他这是在借机发难。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群臣:“陈爱卿,朕推行新政,是为了大魏的长治久安,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你身为朝廷重臣,不思如何辅佐朕治理国家,却与这谋反之人沆瀣一气,妄图阻挠改革,你该当何罪?”
陈群脸色大变,连忙跪地:“陛下息怒,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臣只是担心陛下此举会引发动荡,绝无谋反之意啊。”
曹昂冷笑一声:“忠心?你的忠心就是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吗?朕今日便让你看看,这新政到底是对是错!”
说罢,曹昂命人将各地推行新政后的成果一一呈上。只见奏章中记载着,科举选拔的寒门子弟在各地为官,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商业,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新政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税收增加,国库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