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圣上,御骑马直指挥使狄青求见!”
有太监突然进殿禀报,赵祯大喜,命人快宣。
“罪臣狄青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祯亲自扶起狄青,并且赐座于他。
“狄将军勇猛无比,不顾自身安危,给诸多将士创造了撤退的机会,何来有罪一说?”
“圣上,臣愧不敢当!”狄青不敢坐下。
赵祯亲自抓着狄青的手,把他按在了椅子上。
“狄将军无需多言,既然你回来了,我们也可以进行论功行赏了。”
因为狄青的失踪,赵祯延迟了论功行赏一事,此番狄青回归,正好可以商讨此事。
延州一战,由于范雍的错误决断,导致金明寨失守,并损失了十万士兵和人口。
为此,范雍被剥夺知州之位,贬为平民,抄没家产,永不录用。
狄青此役功不可没,领兵部侍郎衔,任命为延州知州,兼兵马钤辖。
这是大宋第一次将一个武将任命为知州!
这个任命还是引起了众多文官的反对,赵祯却力排众议,坚决要如此安排。
“狄青,朕如此任命,对你还是有些要求的。”
“圣上请讲!”
“金明寨的失守,让延州没有了屏障,朕希望你在一年内,重新夺回金明寨,建立起更坚固的要塞。”
狄青也不管能不能做到,他立刻应下此事。
“狄青,此事还是有不少困难的,趁着你还在京城,可以让各位大人们给你一些支持。”
赵祯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让狄青赶紧要一些政策。
可狄青却不知赵祯的实际意思,他对着各位大人们抱了抱拳,诚恳的说道:
“狄某也是第一次打理一个州城,还望各位大人们日后多多支持!”
吕夷简心中暗自发笑,看在张启的面子上,他不忍心的对着晏殊说:
“晏相,这小子不懂,你也不懂么?好歹也表示表示?”
晏殊两手一摊,面露难色:
“吕相,你不知道,现在国库仅剩下不足千万贯的存款,实在是拿不出太多了。”
“哎,能给多少算多少!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吕夷简走到了晏殊身边,在自己手心比划了一个张字,晏殊瞬间会意。
“也罢,那就拨款二百万贯吧!不过只能是交子,铜钱是想都别想的!”
狄青听闻肯定是千恩万谢的,可只有晏殊心里才明白,这交子的兑换率就是这样被打下来的。
最后,赵祯想要对保安军和张启进行一些嘉奖。
却不料,曹喜把张启私自调动禁军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这可是一件大事,赵祯就是想偏袒张启也不行了。
“自开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敢私自调动军队,更别说调包了,兹事体大,你们说是派人去调查还是让张启进京?”
曹喜进言道:
“圣上,此事是我亲自询问到的,而且那卢守琴应该也知道此事,可他去隐瞒不报,也有责任,请圣上一并责罚。”
赵祯看了曹喜一眼,心想这卢守琴不是你推荐的么?
“那就这样吧,朕觉得让他们亲自回京说明一下情况,听听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真有不轨之心,朕定斩不饶。”
就在赵祯要下旨的时候,狄青站了出来。
他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一一倒出:
“臣觉得若不是张大人此举,保安军何以抵挡李元昊亲率的大军?据臣了解,张大人自掏腰包,给保安军置办了诸多武器,光箭矢就有数万支。”
“另外,并州百姓开垦荒地后获得大丰收,他不仅将所有的粮仓悉数补满,保安军的军粮更是可以支撑两年有余。”
“回过头我们再聊聊并州那些由流民所编成的禁军,他们先参与了保安军守卫战,后参加了石州攻城战,死了一千八百人,可以说是死亡率最高的部队了。”
面对狄青所言,曹喜反驳道:
“我敬佩这些将士们,但这不是张启私自调动禁军的借口,若每个州都这样去做,那还要朝廷做什么?”
狄青丝毫不让:“曹将军,保安军原有一万三千名军士,李元昊第一次来袭死了三千人,朝廷有补充一兵一卒么?或是给了一粒粮食?”
“狄青,你不要混淆视听!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张启私调禁军的问题,不是所谓的补给问题!”
“曹将军,张大人私调禁军兴许犯了宋律,可他有没有因此获得任何利益?反倒是他不断的自掏腰包,补贴军队!”
曹喜一听,似乎抓住了狄青这句话的漏洞。
“圣上,您也听到了,他张启虽然没有获利,但他如此行径,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在笼络军队,怀有不轨之心。”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也是沸腾了,特别是吕夷简,他没想到曹喜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圣上,曹将军此言有些过激了!我相信张大人绝无这样的想法!否则他大可不必如此,直接放西夏人进来就是了!何苦做这些会被别人误解的事情呢?”
晏殊此时也上前提张启说好话,“并州与保安军,是这次战争中唯一没有向朝廷要一文钱的地方,如果说他有什么不轨之心,老臣也是第一个不同意。”
“吕相,晏相,世人都知道你们与他关系匪浅,自然会向着他说好话。可你们别忘了,宋律是太祖亲自制定的,岂能违反?”
见曹喜把太祖皇帝都搬出来了,吕夷简和晏殊被堵的没话说。
“够了,都是肱骨大臣,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赵祯脑袋上的青筋都爆出来 ,他不停的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过了好久才缓缓说道:
“张启违反宋律是毋庸置疑的,可他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着想。”
“朕想这件事情还是把张启叫回来吧,让他当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没多久,张启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张大人,看来军营换兵这件事情还是过不去啊。”
“费师爷,不打紧的,这次回京无非就是给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就行了。”
“那张大人早去早回,这边有我看着。”
接到旨意后的第二天,张启就带着人赶往京城。
“这京城还是如此热闹啊!”
张启自上次离开京城后,已经有快一年没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