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溜肥肠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寻找使者

按照张启的要求,费师爷在城中还真找到了一个曾经跟着自己的爷爷去过吐蕃边境的年轻人阿刁。

“阿刁,你说说看,当时是什么情况?”

阿刁想了半天,才吞吞吐吐的说了几句。

“回张大人,那个时候我才七八岁,我爷爷带着我爸爸和我去的吐蕃边境,那时候吐蕃比咱们还穷,而且他们特别喜欢我们的铜钱,一贯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大宋的三倍之多。”

张启听到阿刁的讲述,心里大概也有些谱了。

“那后来呢?”

“后来西夏不是征服了大面积的吐蕃么?为了安全,我们就很少过去了。现在我们并州发展的如此好,更没人过去了。”

“那他们没有人过来么?”

阿刁否认的摇摇头,“自打西夏建国后,就没听过有交易了,反正并州的人不会去了。”

“还有其他州城?”

“那是自然,从并州往西北走,还有朔州、秦州、渭州与他们接壤。”

张启心里了然,随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刁,希望他组建一直贸易队,再去探探路。

“张大人,不是我阿刁不乐意去,实在是我去的时候太小了,连路都不认识,我爷爷和爹爹在地震中也没了,恐怕难以胜任。”

张启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七八岁的事情还能记得就算不错了,让他带队确实有些困难。

“那你还知道谁去过么?我这个事情挺着急的!”

阿刁看着有些着急的张启,静下心想了很久,突然抬头说道:

“我不是在便宜坊干活么?上次在库房看见过一条毛毯,有点异域风情,随口问了掌柜的一句,听说是掌柜的父亲很早之前从吐蕃买来的,你们可以去问问。”

“走,我们一起去。”

张启拉着阿刁和费师爷,赶往了便宜坊。

便宜坊,顾名思义,就是卖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受并州百姓的欢迎。

“张大人,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便宜坊的吴掌柜看到张启到来,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来接待。

“吴掌柜,这生意可还行?”

“哈哈,那是相当的好啊,我卖的东西本来就物美价廉,张大人又给我们争取了那么好的税收政策,我就放利于民,整天都忙不赢哟!”

吴掌柜倒是没说瞎话,便宜坊内人头攒动,伙计们都忙不过来。

“这里人多,吴掌柜找个清静的地方说话?”

吴掌柜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把张启一行人带进了后院厢房。

“吴掌柜,听说你父亲以前跟吐蕃人打过交道?”

“嗨,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其实也不算多,总共去过三、四回,也是跟着其他商队去的。”

“那你有没有跟着去过?”

吴掌柜也是摇摇头,表示自己那时候自己在豫州看店,没有机会出去。

“那老爷子身体可好?”

吴掌柜脸色稍微变了变,但很快就恢复了。

“不瞒张大人,家父前两年因病去世了,只有家母还健在。”

张启一脸不好意思,连忙拱手致歉。

“张大人不必如此,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只是不知张大人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张启想了想,说道:

“我京城有几个朋友,之前跟吐蕃有过贸易往来,这不是因为西夏的原因,很久没来往了;最近他们又说吐蕃有个新的政权,就想着能不能托我问问,看能不能重启与吐蕃的贸易。”

“原来如此!”吴掌柜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要说跟吐蕃贸易,那是稳赚不赔的,我们的铜钱在他们那里,购买力一直很高,若是真的如您朋友那般所说,能重启贸易必然能赚一些。”

张启却两手一摊,表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只能碰碰运气,到处问问看。

吴掌柜也是抓耳挠腮,“这确实有些困难,这些年边境不太安全,很少有人跟他们做贸易了,不过我可以帮您问问,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

张启也只能接受现实,离开了便宜坊。

回来的路上,费师爷还是忍不住问了张启,张启也没有隐瞒,把吕相的话说了一遍。

“张大人,既然是朝廷需要,那到时候您可以以官府的名义去找他们谈合作啊?”

不料张启可不是这么想的,他认为若是以官府的名义去谈,万一对方狮子大开口,各种条件各种限制,岂不是让自己为难?

“费师爷,你也知道我现在运作两个养马场,加上朝廷的补助,那都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在吐蕃了,人家的地盘,还不得人家说了算?”

费师爷有些不解,“若以个人名义去,有什么不同么?”

“那还是有不同的,我了解到,现在的吐蕃政权刚刚建立,很多物资还要我们大宋资助,他们自己养马都是困难的。

如果我们以私人名义过去,那就是民间的商业行为,是要考虑互惠互利的。既能摆脱这边朝廷的控制,也能让吐蕃人为了利益最大化,而配合我们。”费师爷明白了许多,可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拿不到朝廷的补贴了?”“这倒不是问题,你想想,如果是民间行为,到时候我们养好了马匹,两边的朝廷是不是都要花钱跟我们购买?再加上三年的减免税收政策,最终还是我们赚钱的!”“万一朝廷给的价格底呢?”“那我们就不卖,反正马场在吐蕃境内,朝廷总不能去硬抢!”“张大人,话是这么说,万一朝廷给吐蕃的首领施压,让他们将马匹进贡给我朝,该如何是好?”张启让费师爷放一万个心,他觉得赵祯为了面子,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吐蕃首领也不是傻子,有人出钱出力帮他们养马,搞经济,怎么也不会得罪,还会给予一定的保护。“佩服,在下越来越佩服张大人了!”“可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找到熟悉吐蕃的人,先过去探探路,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计划。”费师爷在马车上托着脑袋想了很久,最后说道:“实在不行,就我亲自去一趟吧。”“不行,你要坐镇并州,我这边说走就走的,在等等看吧,要是真不行,我再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