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旧事起

“胡说,分明是有的。”赵青柏笑着,熟稔的解开她的罗衫。

站起身将人横打抱起来,袁梦语按住他的手:“别出去。”

赵青柏垂眸看了眼她娇羞的样子,有几分轻佻的开口:“院内无人,我们回厢房,此处你会不舒服。”

佩兰肯定不会在院中伺候,每次赵青柏来的时候也不带小厮。

袁梦语敛了眸,早就不是什么黄花大姑娘了,能跟赵青柏做到这个地步,她怎么敢嫁给陆景彦。

床第见,赵青柏温柔的吻了吻她,哑着声音:“你今日身子不舒服?”

袁梦语摇头,方才她想到和陆景彦的婚事,有些出神。

赵青柏要起身,又被她压了回去:“公子,若是有一日我要嫁给旁人你会怎么办?”

一句话似乎并没有将帐中的旖旎驱散,赵青柏和她手十指相握:“那这样见熙儿就麻烦些了。”

袁梦语顿时白了脸色,身子一寸寸凉下去。

“不过,你若是愿意的话,我能一直养着你。”

赵青柏蹙了眉,不知道为何,对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有些不忍的,难得找到一个和孟溪那么像的,更何况她还听话。

有了赵青柏这句承诺,袁梦语又忍不住高兴起来。

这事要被袁家知道恐怕是恨不得没她这个女儿。

无名无分也敢跟着人,这样躲躲藏藏的日子,沈钰想想都觉得头疼。

回去的路上她便在想怎么帮袁梦语解决这件事了。

淑贵妃那边正热火朝天的准备着帮太子纳良娣事情,要从她那儿入手完全行不通。

袁家呢?

沈钰眉头蹙的更深了,倒不是不能接受赵青柏,就是好端端的清白姑娘,袁家只会把赵青柏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要不然后面袁梦语也不会跟赵青柏私奔了。

“夫人,到了。”

红袖在外面喊了声,挑了帘子扶着沈钰下马车。

沈钰进门前还在想着,转眸看了红袖一眼。

红袖和棠梨两个丫鬟都是长相清秀,模样标志的,红袖的五官更符合现在人的审美,面相大气。

袁梦语身边的佩兰也不错,要不然给个丫鬟淑贵妃?

红袖和棠梨见沈钰这样看着她们,有些迟疑的问道:“夫人有什么事吗?”

沈钰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我在想你们两个什么出嫁。”

“夫人,奴婢要一直伺候你的!”棠梨先喊了起来。

红袖心思缜密:“夫人可是听了什么,我们的卖身契都是终身的,不会离开夫人的。”

她们一共四人,就算是日后婚嫁了,除非沈钰将卖身契还给她们,要不然她们以后也只是从大丫鬟坐到管家嬷嬷的地步。

见两人反应这么大,沈钰更是不敢再提了。

换了个说法:“知道你们的衷心了,好了好了都回去休息吧,我去找九爷了。”

好不容易打发了两个丫鬟,沈钰便准备去书房找陆珩。

没想到陆之正守在门外,看见她过来,面色不改的开口:“九爷在见客,夫人先回幽院吧。”

陆珩有客过来?

这事倒是少见,莫非是宫中的人不成。

沈钰没多想,转身便往幽院的方向去了。

陆之看了沈钰的背影一眼,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放心还是拿了灯笼跟上去。

“夫人身边的丫鬟呢?

陆之赶上去,走到沈钰身前帮她提着灯笼。

沿路都有灯光,沈钰并不担心会摔到,自从陆珩在这冰湖上面修了围栏后,她也更放心了些。

“我让他们回去歇下了。”

本来是要到书房找陆珩的,自然不需要棠梨和红袖跟着,就先让两人回去了。

没想到陆珩那边有事耽搁,只能自己回去了。

陆之没说什么,送沈钰回了幽院,到了门口后沈钰才问他:“九爷约摸何时处理完?”

“应当快了。”

他也不确定陆还要多长时间,军中来人,皇上今日将锦衣卫交给了陆景檀掌管,那些暗线也都按捺不急了。

不过几日这朝堂的局势就会有大变化了。

沈钰点点头,没多问便朝着厢房的位置走去。

刚碰到门扉的时候便觉得手上有一阵的凉意,她挑了眉,推开后更是感觉到冰凉的气息传过来。

安卓上放了一个构造精巧的机关盒,底座是盛了冰块的八角玲珑盒,上面插着四片扇叶,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那四片扇叶一直在缓缓的转动。

将底下冰块的凉意都吹了起来。

昨日陆珩才说取冰块出来,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享受到了。

陆珩翻着手上的折子,一手抵着额头。

“还有什么?”

底下的人已经站了两个时辰了,见陆珩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我等还已经查出当年旧事的目睹者了,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

陆珩锐利的眸子半眯了起来,背脊坐直了几分,指尖漫无规律的敲了敲案桌。

“陆鸿当年为了坐上皇位,残害手足,宗室亲王只剩下王爷一人,又将昌平郡主留在长安,昭告他的仁德之心,

以为当年的事已经不会有人知道了,但这些年我等几番探查,才发现事发那年,四王爷曾经将一封信件送了出去。”

先帝在的时候,陆珩排行第九,是先帝的小儿子年岁最小,而当今的皇上陆鸿则是先帝的三子,按说理应长子继位的,偏偏长子少年夭折,嫡子又无才无德。

这才换了陆鸿继位。

陆鸿继位之时,先帝的四子,陆怀司在宫外起兵造反,意在篡位。

此事发生之时陆珩也不过才五岁,根本不知此事内情。

后来才有人告诉他的母亲,是陆怀司造反,几位皇兄都相继战死,余下的几位也连同陆怀司一起被判了刑。

一夜之间,先帝的几个孩子,就只剩下了陆鸿和年少的陆珩。

陆鸿号召的是仁义之师,一手解决到了几个手足,又对前来护驾的宗亲大肆加封,就连他也被封了亲王。

宗亲满意陆鸿的做法,有了封地,有有昌平郡主的恩宠在前,也是相安无事的过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