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站起身来,向林晓峰父子告辞:
“晓峰,叔,我得回去了,家里还有好些事儿等着我处理呢。
今天可多亏了你们,给我出了这么多好主意,真是太感谢了。
我回去就把今天说的这些都跟二柱子讲讲,让他也心里有个底。”
林晓峰送张峰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真诚地说道:
“张峰,别这么客气。咱们是好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回去好好准备,过两天咱们就开始训练,争取早日把那黑瞎子拿下。
到时候,咱把肉分给村里的老弱病残,让大家都能尝尝鲜,感受感受咱们的胜利成果。”
张峰离去后,林晓峰静静地站在门口。
他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的背影,直至消失在远方。
……
午后的阳光,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活力,慵懒无力地倾洒在林晓峰家的院子里。
日光斑驳地落在地上,像是一幅天然的光影拼图。
院子中,林晓峰正全神贯注地挥舞着斧头劈柴。
他上身穿着一件洗得几乎褪色的蓝色粗布褂子,袖口高高挽至手肘处,结实有力的小臂暴露在外。
每一下用力劈砍,肌肉都紧绷隆起,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坚韧的力量。
“嘿!”
林晓峰猛地大喝一声。
那声音仿若从灵魂深处撕裂而出,带着一股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气势。
斧头在他手中,裹挟着呼呼作响的风声,恰似脱缰的野马般狂野不羁,重重地朝着木柴砸落。
“咔嚓”一声清脆爆响,在这近乎死寂的午后,宛如一道惊雷乍响。
原本粗壮结实的木柴,瞬间应声而裂,干脆利落地一分为二。
这断裂的声响极具穿透力,惊得趴在一旁惬意休息的黑狗和大黄耳朵“唰”地一下竖得笔直。
它们睡眼惺忪,眸中还残留着未散尽的迷糊。
它们先是警惕地扫视四周,当看清是林晓峰在劈柴后,便慢悠悠地晃了晃脑袋,又慵懒地趴下,继续享受这秋日温暖而和煦的阳光。
它们身上的毛发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微光,随着平稳的呼吸轻轻起伏,模样好不自在。
林晓峰心里十分清楚,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劈柴,家中就没有柴火烧。
柴禾可是一家人生活得以维系的根本所在。
况且,冬日的脚步正悄然临近。
寒风似乎已在远处隐隐呼啸,多储备些柴火,一家人才能在漫长的寒冬里稳稳当当、暖暖和和地度过。
他一下又一下地重复着劈柴的动作,额头不知不觉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那些汗珠恰似清晨荷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一颗颗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滴在干燥得有些开裂的地面上。
“噗”的一声轻响,瞬间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悄然流逝,身旁的柴堆如同雨后春笋般,愈发高耸。
林晓峰将柴禾码得整整齐齐,远远望去,好似一座小小的、坚不可摧的堡垒,给人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在这看似机械又单调的劈柴过程中,林晓峰的思绪却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飘向了远方。
自重生以来,他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挑战。
打猎时,在深山老林里与猛兽斗智斗勇,每一次遭遇都惊心动魄。
种田时,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每一滴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期望。
每一次辛苦劳作,都像是在为家人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他深知,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的每一点改善、每一丝进步,都来之不易,仿佛是在荆棘丛中艰难采摘果实,满是艰辛与不易。
唯有依靠自己这双布满老茧、粗糙却充满力量的双手,才能一步步创造出心中渴望的美好生活。
这劈柴的活儿,虽然累得他手臂酸痛,腰也隐隐作痛,但却让他的内心感到无比踏实。
不知不觉间,天边的色彩悄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夕阳的余晖宛如被打翻的颜料盘,肆意地将天边染成了橙红色。
那橙红色浓淡相宜,深浅交织,构成了一幅绚丽夺目、让人移不开眼的绝美油画。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这余晖的映照下,也仿佛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纱衣,显得格外神秘而迷人。
林晓峰直起腰,用手背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揉了揉发酸的肩膀,那酸痛感从肩头沿着手臂缓缓蔓延。
他望着那堆高高的柴禾,心中满是成就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这时,母亲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脚步轻盈却又带着几分急切。
她手中拿着一块洗得发白、但叠得整整齐齐的毛巾,脸上满是心疼的神色。
她轻声说道:“晓峰,累坏了吧,快擦擦汗,进屋歇会儿。”
林晓峰接过毛巾,擦了擦脸。
那毛巾带着母亲手的温度和淡淡的皂角香气,瞬间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他笑着说:“妈,不累,这点活儿算啥。我这大小伙子,有的是力气。”
说着,便迈着轻快却又带着几分疲惫的步伐,跟着母亲走进屋里。
刚在那张略显陈旧的木凳上坐下没多久,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哒哒哒”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节奏明快有力,一听便知是个做事利落的人。
紧接着,传来二柱子妈爽朗得如同银铃般的声音:“他婶子,在家不?”
林晓峰的母亲赶忙满脸笑容地迎了出去,那笑容仿佛能驱散秋日的丝丝凉意。
她热情回应道:“哟,他二柱妈,快进屋坐。今儿个啥风把你给吹来了。”
二柱子妈走进屋,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碎花布衫,头发在脑后整齐地挽成一个发髻,显得干净利落。
手里提着两颗大白菜,那白菜叶子翠绿欲滴。
叶片上还残留着清晨露珠蒸发后留下的细微水渍,一看便是刚从地里精心挑选采摘的。
“他婶子,我今儿个从地里收了些白菜,这一季白菜长得可好了,颗颗饱满。
我就想着给你们送两颗来,咱两家啥时候都得互相照应着。远亲还不如近邻呢,对吧?”
二柱子妈一边热情地说着,一边将白菜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