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唯等人顾不上这些,协调小组在公社召开了会议,商议接下来的夏收夏种工作安排。娱乐的目的是让大家放松心情,以便很好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之中。
会后,郑先发把方唯叫到了办公室。
“大戏也听了,电影也看了,你们最近都消停点。看了今天的报纸吗?权威报纸开始批评包产到户的提法,说这是走回头路,是极其错误的。”
郑先发有一定的敏锐性,但还不够。
他看了报纸之后就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实际上也是对当前的形势把握的不到位。现如今人心思变,大家都盼望能放松限制搞活经济。
因此,在过几个月的重要会议上就会吹响“改开”的号角。
在方唯看来,有些改变是迟早会发生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三十年历经魔难,国内终于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农业全力支持工业发展的时代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有没有那一声号角,都到了给农民松绑的阶段。
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物质基础就是过去三十年节衣缩食建立起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现在劳动大众是穷了点,可一旦经济向民生转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
既然国内拥有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受过良好教育的广大劳动者,那么就要为接下来的产能大爆发找到出路。
出路是现成的,那就是打开国门,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这就是改开的物质基础和现实基础。
所以,方唯丝毫不担心郑先发说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有一些杂音甚至是暂时的反复都很正常。
“郑主任,你不用想太多了。未来的主基调就是给农民松绑,终有一天连上交公粮都会取消的,大家不一定会很富裕,但起码不用再担心饿肚子。”
方唯不在意的笑了笑,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推翻的。
郑先发见对方不听劝,也就懒得再说,反正人家是育种专家、全国代表,些许的风浪根本不足以掀翻对方。
方唯随后返回了队里,根本没把郑先发说的话当回事。
时间匆匆。
转眼就到了夏收的时节。
各大队纷纷忙碌了起来,包括公社的农机都全部出动,开始了新一轮的收割工作。
“满满,我们成功了!真的培育出了新型的杂交水稻,估计产量还会高过【南光二号】。”
方唯在各队巡视,方涛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他的,隔着老远就兴奋的大喊大叫。
在方唯的授意下,育种小组不仅成功筛选出适配的不育株,而且还成功通过三系育种法,培育出了新一代的稻种,也就是【南光三号】。
方涛他们几个跟着育种小组进行课题研究,他们虽然不是发明人,但肯定会跟着沾光的。
“没错,我们大家都成功了。这一次培育出来的新稻种,已经被命名为【南光三号】,预计亩产1400斤,口感和品质还要好于【南光二号】稻种。”
方唯如数家珍般的说出了新稻种的关键数据,令方涛羡慕不已。
这种新稻种的发明人依然是他小叔,大家一路走来完全凭借对方的理论指导,一步都没有错。
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就是验证试验,然后方涛他们就需要撰写论文,然后将论文发表出去。这是之前就谈好的条件,队里拥有实惠、以方涛为代表的课题组拥有发表论文权力。
各取所需。
“满满,谢谢你!”
方涛知道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小叔想要帮助自己,要不然他连沾光的可能性都没有。
现在他可是沾了大光了,一款突破历史最高记录的新稻种,绝对会让他的身价倍增。到时候无论是评职称还是还是调薪、分房子,他都会享受到这件事的好处的。
方唯看了一眼侄子,挥挥手让他去忙自己的事,别在这儿碍眼。
他不喜欢一家人太客气,关键是这里也不是说事情的地方啊。
意识到了什么的方涛赶紧跑,但心里的兴奋之情依然无法释放。他打算夏收夏种过后就返回省城,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和小雅分享。
“方支书,你可是让我好找。公社传来了紧急会议通知,通知你即刻动身去京城,你回去看一下吧。”
方涛离开了不到半个小时,高文书又骑车飞奔而来。
他告诉方唯公社转来了紧急会议通知,让对方马上去京城参加重要会议。
方唯不敢怠慢,立刻和高文书一起回到了大队部。
等他详细看了会议通知之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这次去京城开会的内容,应该是几个月之后那场重要会议的预备会议。
有些决议可能只是在会议上宣读一下就执行,实际上在这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
翌日。
方唯
一大早就直奔陈州,然后火车去了京城。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代表还能当多长时间,仔细算一算自己貌似已经当了很多年的代表了,先是省代表后来是全国代表,资历还蛮深的呢。
结果这次整整开了半个月,有太多的议题需要讨论,也证明了他的判断很正确。
当他筋疲力尽的返回队里的时候,夏收和夏种工作已经结束了。
瑶岭公社加育种中心,这一季一共产出了13200万斤【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可供2600万亩农田种植水稻。
加上各地之前留存的次一级稻种,做到全省全覆盖绰绰有余。
所以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定型稻种流向外省,次一级稻种流出去的更多,所以全国的水稻产量已经连续两年大幅攀升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方唯领导的育种小组和湘南省农科院,宣布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稻种。新稻种具有高抗性、高品质、高产量的特点,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显示,亩产可达到1400斤左右。
不过新稻种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验证试验,估计在明年晚些时候就能就能大面积推广。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就引起了轰动。
在很多地方还把水稻亩产千斤当成神话的时候,人家已经把水稻的亩产推高到了1400斤。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能够做到亩产千斤的稻种只有一个,那就是【南光二号】稻种。
根据大量的数据汇总测算,使用【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种植的水稻,亩产在1020斤左右。即便是使用次一级稻种种植,亩产也能达到900多斤将近1000斤。
“方支书,你们真了不起!当然,也得感谢省农科院的同志,他们作为专业机构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齐海洋接到书面报告,一刻都没有耽搁,直接带人来到了下塘大队。
当着方涛等人的面坐实了新稻种的归属权,但也没有做的太过,还是承认了对方的功劳。
现在就等着验证试验结束之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如果成绩喜人,他估计自己也该挪挪窝了。
所以他打算给予下塘大队和方唯个人、参与人员重奖,等回头他会在县里的会议上提出来这个建议,通过率应该是百分之百。
“齐主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后还会继续努力。”
方唯打了个哈哈,然后就陪同心里一行人去农田和谷仓转了转。
队里现在有五个巨大的谷仓,但基本上没有装满的时候。这不,稻种刚生产出来,收购部门就派人登门收购,连装卸都不用队里操心。
这服务简直太贴心了。
“方唯同志,县里决定任命你为育种中心的主任,这个职位虽然没有编制,但在育种工作中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了一大圈之后,齐海洋等人准备离去。
临上车前,对方透露出了一个重要消息,就是关于方唯的最新任命。文件还没有下发,但已经形成了决议,不会有什么反复。
要不是方唯坚持留在农村,县里也不用绕这么大一个弯子。
说白了以后育种基地(中心)的事情,方唯可以当家做主,而郭文贤等于是为他提供后勤服务。这就避免了在生产上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发生争执,方唯可以一言而决。
任命一个不在编的同志担任这个职位,也算是县里的一大创新了。
“多谢齐主任!”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身上多一个职务也挺好,起码可以把育种中心牢牢地抓在手里。
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保证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送走了齐主任,没过两天,曾庆又带着人来了。
总之就是从县里到地区再到省里,都对方唯等人取得的成绩非常关注,每个人见了他都笑眯眯的,问寒问暖。
整个大队包括赵金生和育种小组的骨干,以及方涛等人,全都受到了表彰。
县里奖励了大队500万元,方唯和育种小组骨干5万元。在当下来说,这绝对是重奖,搞不好还会引起非议。
齐海洋根本顾不上这些,有风险才能更加凸显他的担当,总是小心翼翼的能做成什么事情?
地区和省里更多是侧重于荣誉奖励,但也让赵金生和方涛等人喜出望外了。
农科院的李主任还专门来了一趟,一方面是为了和方唯叙叙旧,另一方面也是来确认科技成果的。当然,院里对课题组的成员也给予了重奖,方涛破格晋级副研究员,其他成员也有各种的好处。
“李主任,科技成果归你们,研发归属权以及收益归我们个人和大队,这是当初说好的,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方唯热情的接待了李主任一行人,并当着众人的面,再次给了对方一个承诺。
李主任的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线,他觉得对方为人处世真不错,说到做到,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次破格提拔方涛就是他的主意,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阻力,关键是这个成果太耀
眼了。
“方支书,我们科研院所就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给我打电话,我这边绝对是随叫随到。”
两人相谈甚欢,一不小心就把李主任给灌醉了。
李主任醉了都开心,然而更开心的是方涛。他拿到了副研究员的职称,以后调薪、分房都能排在年轻人的前面,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搬出现在的“鸽子笼”了。
接下来。
各种的采访不断,方唯干脆都推给了赵金生和育种小组,自己玩起了隐身。
他整天躲在家里或者去山里瞎转悠,顺便把这一季的收益结算了一下。全公社17个大队加上育种心中,一共产出了13200万斤【南光二号】稻种,他可以收获一大笔点数。
【采收农作物,点数+132000000,总点数:319434320点。】
手里的点数很富裕,不过他暂时没有进行升级,打算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这天一早,他就去了瑶寨。
瑶寨这一季注定是大丰收,【农优76】的亩产达到了1150斤,给了方唯一个巨大的惊喜。不过这个产量已经达到了此品种的极限,如果没有突然发生的异变,这个产量将不会再突破。
方唯现在已经看不上瑶寨贡献的这些点数,他打算等年底一并结算,省得麻烦。
“三哥,最近寨里来了好几拨人,嘴上说要和我们合作,实际上都盯着【农优76】的培育技术。我已经明确的拒绝了这些人,希望他们不要采取别的手段。”
王松林也有一段时间没见方唯了,大中午就拖着对方去家里喝酒。
他告诉方唯,由于瑶寨的名声在外,引起了不少人的觊觎。他们想得到【农优76】的核心技术,这一块大蛋糕,由不得别人不动心。
很多人不敢打下塘大队的主意,以下塘大队为核心,全公社17个大队紧密的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般人还真惹不起。
另外,下塘大队是县里、地区、全省的育种标兵,在更高层面都挂上号的,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它的主意?
瑶寨这些年很低调,产出的【农优76】稻种数量有限,所以影响力也很有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