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分配改革带来的好处,多劳多得,没人会嫌弃钱烫手。
以前总说厂里没人才,现在一个个都是技艺精湛的熟练工,从他们身上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主人翁的责任感。
另外,厂里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全都成长了起来,只要好好干,企业肯定能发展壮大的。
随后他又去了五金厂,五金厂的发展同样很不错。
厂里生产的电风扇、小五金等产品产销两旺,虽然总体规模不如竹器厂,但也发展的很快。
方唯直到傍晚时分才和盘莲一起回到了家里。
自从婷婷和涛涛一家子走了之后,田桂和方平还是住在了公社。第二天一早,报丧的人就敲响了宿舍门,田桂的老父亲在当晚在家中去世。
老人家没有受到任何的病痛折磨,头天晚上睡下,第二天就没醒过来。
方平和田桂赶紧往娘家赶,等方唯知道消息都到中午了。
两家是姻亲,方唯去公社喊上盘莲,然后准备了一些东西前去吊唁。丧事不用他们帮忙,这几天方平无法上班,盘莲就得在厂里坐镇。
“大哥,大嫂,节哀顺变!老爷子无病无灾的走了,是喜丧,你们也不要太难过了。”
方唯做不了什么,劝了大哥大嫂一句就返回了家中。
等出殡那天他还是去了一趟,不看僧面看佛面,他还是要帮衬一下大哥的。
返回家中,方唯除了感叹世事无常之外,又特意抽空带阿公、关老爷子孙道人去县医院做了体检。三人的身体都没什么大碍,在同龄人当中属于身体很不错的。
忙忙活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下塘大队各生产队也基本上做好了准备工作,于是赶在年前,方唯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这在队里算是一件大事,所以能来的社员们都赶来了。
“现在上面的政策就是逐步推开分田到户,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些地方在悄悄的搞了,大家的热情很高。
但具体我们大队,由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我个人认为咱们并不适合这条路,而是更适合继续发展集体经济。
这件事关系到每一个社员们的切身利益,希望大家能慎重。现在,赞同实行集体经济的请举手。赵队长,你们一定要准确计算票数。”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在场的所有社员都举起了右手,连一个犹豫的都没有。
赵金生等人都不需要去数有多少人举了手,只需要去数谁没有举手就行,结果大家核对了三遍,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下塘大队的所有社员都支持继续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这一刻,就连方唯都动容了。
他知道大多数社员应该会支持共同发展,但没想到居然连一个反对的社员都没有。这是什么这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啊!
既是对大队干部队伍的信任,更是对方唯本人的信任。
这种信任,很重很重,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来气!
方唯随后站了起来,走到前面冲着大家鞠了一躬。现场顿时欢声雷动,所有人都开始鼓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随后,他挺直了腰杆,伸出双手轻轻的虚按了一下。
等现场恢复了安静,他大声宣布:
“本次议题经全体社员大会表决,全票通过!咱们下塘大队今后还是继续走集体发展的道路,在这里我保证,在新的征程中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现场再次响起了欢呼声,方唯朝着家里走去,人们自动的给他让开一条道,目送他走向了远方。
第二天。
方唯和赵金生等大队干部,联名将社员大会形成的决议,报送了瑶岭公社以及县里。
据说新任主任黄志刚气的拍了桌子,但却无可奈何。下塘大队的做法是符合组织程序的,谁都不敢站出来说不能走集体发展的道路,最多就是腹诽几句。
有了下塘大队这个榜样,瑶岭公社其他16个大队也先后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结果都一样,绝大多数人选择了集体经济模式。
全体社员大会的表决是有效的,在全县顺利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瑶岭公社变成了一个“异类”。
黄志刚大发雷霆,倒不是对方唯等人有什么意见,他只是新官上任就遇到了这种事情,感觉不好向上级交待。
曾庆在接到报告后,把自己在办公室关了半天的时间。
无论他怎么想,都想不到一个好办法既能让下塘大队保证稻种的生产不受影响,又可以顺利的分田到户。
最终,他向省里做了检讨,委婉的建议应该允许有“异类”的存在。
省里的态度很明确,高产稻种的生产不能停滞,大家应该尊重瑶岭公社各大队的选择。但此事不宜宣传,更不能鼓励。
消息传到新林县,黄志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春节前。
协调小组召开了春节生产计划会议。
在会上,有不少大队的负责人提出来了深化【互助协调小组】的职能,逐渐向专业化农业合作社转变的提议。
“方支书,我们观察了其他公社分田到户后的情况,土地承包出去,各家各户除了完成公粮任务,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根本不受控制。
实际上各大队和各个生产队的智能已经瓦解,他们把农机和农具都分了下去,留存的种子也分了出去,多年的积累业已不复存在。”
说起最近出现的新问题,大家都摇头叹息。
不能说人家的选择是错的,但就瑶岭公社这些大队而言,他们看着都心疼。
“是啊,方支书,我们不管别人,但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别人嘴里的‘异类’。所以咱们最好是抱团取暖,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任何的风浪。”
“我觉得农业合作社就挺好,既然咱们的目标都是发展集体经济,为什么不合在一起呢人多力量大,我们希望你能当这个火车头。”
看来各大队都想通了,大家的育种工作都是依附方唯才能持续下去,而且大家已经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风风雨雨,彼此之间也都建立起了信任感。这个时候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这就很完美的避开了一些陷阱,大家都觉得可行。
“各位,你们是不是太着急了咱们刚刚拒绝了分田到户,现在马上又要搞一个超大型的农业合作社,会不会弄巧成拙”
方唯的心里很感动,感动来自于大家的信任。
但同时他又有些犹豫,这么做会不会步子迈的太大,到时候会遭遇强力的压制
大家一听也都有些担心,纷纷交头接耳评估这么做的风险。
“怕条卵,咱们硬顶着不分田,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异类,再多一条‘罪状’又能怎样”
其中一个大队的支书性子比较暴烈,属于那种不服就干的性格。
但他的表达,话糙理不糙,实际上从最一开始大家就已经没了退路。
“对!咱们其实没必要再小心翼翼的。既然农业合作社是合法的,那咱们为什么不能干我同意这个提议,会议结束之后咱们就申请!”
方唯顿时被激起了雄心壮志,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应该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他接纳了众人的建议,作为发起人向县里申请成立【瑶岭种业农村合作社】。
各大队随后开始清产核资,详细计算出农田、林地、滩涂的面积,以及农机农具的残值,最后才是账面上的现金和债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大家拿出来所有的家底,然后计算各自的资产收益占比。
方唯拒绝了给予他个人的15%收益,而是将自己拥有的技术授权给下塘大队无偿使用,下塘大队等于是拥有了15%的技术股份。
资产收益占比其实也就是股份,只不过现在的提法不一样。
方唯想把瑶寨拉进来,但有人拦了下来。
“方支书,瑶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人家有政策的保护,没必要和咱们掺和在一起。人家寨子上百年来都是实行集体经济,谁也动不了他们。”
方唯想了想,觉得此人说的很有道理,便暂时熄灭了这个念头。
下塘大队在合作社里面拥有20%的资产权益,剩下的80%资产权益由16个大队分配。这个不会有什么问题,完全是按照数据说话,公平合理。
各大队的新民居工程也陆续完工,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大笔的投资需要兑付,这个时候成立合作社正当其时。
申请报告到了黄志刚的手里,他这次不再纠结了。既然上面已经默许了“瑶岭公社”这个异类的存在,那么就没必要再小心翼翼的。
当做一块试验田也挺好。
县里很快就进行批复,同意下塘大队发起成立【瑶岭种业农村合作社】。
接下来,17各大队的负责人坐在一起,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方唯担任理事长,赵金生担任副理事长,莲塘大队的支书何满堂担任监事会的负责人。
手续办起来很快,但17个大队的经济合并却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整个春节期间大家都没闲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反复的商量,磕磕碰碰虽然是难免的,但总体上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
杀年猪还是各大队分别进行,分福利也一样。
这个春节的物资供应是丰富的,但所有人也是躁动的。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但同时也意识到,以后有很多事情都会大不相同。
“老三,你们搞的这个合作社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只不过把公社的名头换了一下,内核还是一样的内核。”
除夕,方唯家里人满为患。
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关崇阳一语道破了合作社的玄机。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即便是老了看问题往往会很深刻。
实际上人家没说错,方唯他们搞的这个合作社的确有公社的影子。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没说话。他从不认为别人都是傻子,这个问题迟早会被更多的人看破。但那又怎么样他搞得这个就是合作社,现在不会凌驾于公社之上未来也不会凌驾于乡镇之上。
他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大力发展经济。
合作社的管理划分还是按照大队来的,下塘大队是1大队,然后一直排到17大队。这和工厂的班组是一个性质,和以前的大队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以后的财权和分配权归属于“理事会”,各大队设大队长相当于工厂的车间主任。
但是,各大队的支书依然存在。支书不管具体的生产,只管大的方面和思想工作,不能因为时代的改变让大家变成了一盘散沙。
“老三啊,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
关崇阳见对方不说话,摇了摇头,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方唯有多大的本事,可以这样说,如果对方想赚钱那么亿万的财富唾手可得。但对方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合时宜的道路,既令人钦佩也让人担忧。
“你莫管他,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随便他吧。”
阿公能理解方唯的选择,也很庆幸当初自己没有看错人。
接下来大家就开始天南地北的聊着,每个人的心情都不错。过节过年,要的就是这种气氛,要不大家聚在一起图了个啥
年初五。
理事会召开了会议,继续研究接下来的生产计划。
“我打算将各大队的养殖业进行合并,除了1大队的两种猪养殖之外,再新建一座大型的养猪场、改扩建一座肉鸡场和一座蛋禽场。
考虑到鸭田共生的模式,改造一队现有的禽舍,以满足合作社的生产生活需要。所有的林业资源统一管理,成立育林大队也就是18大队”
现在规模打了很多,以前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需要改变。
方唯侃侃而谈,其他人拿出了纸和笔纷纷开始做记录。毕竟这么多的内容,万一记错了还挺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