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武淋 作品

第482章 不如你前女友煮的挂面

    京城的冬末裹着层薄霜,残雪在青石板缝里瑟缩,被往来行人踩出暗褐色的泥泞。

    林臻握着楚惜灵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透过狐裘袖口,将寒意驱散了几分。​

    楚惜灵咬下半颗糖葫芦,晶莹的糖壳在齿间碎裂,酸甜的山楂汁迸出。

    她眉眼弯成月牙,淡蓝色裙裾随着步伐轻晃,洁白狐裘拂过冻红的灯笼,惊起几缕残雪。

    “别说,这糖霜裹得挺巧,比御膳房做的还好吃。”

    她含着竹签说话,声音像春溪破冰般清脆。​

    林臻望着她沾着糖屑的嘴角,喉头微动。

    他也觉得路边摊的东西做得比大酒店里好吃。

    往往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想吃点正宗的当地菜,就得去那种偏僻的小破店里才行。

    就像后世的京城。

    各处饭馆都挂着老京城的招牌。

    什么老京城炸酱面,老京城豆汁,老京城小龙虾......饭店一个比一个大,装修得一个比一个豪华,结果呢?

    你会发现那价值68块钱一碗的炸酱面,吃起来还不如你前女友煮的挂面呢。

    从那之后,林臻不管去哪旅行,就找那些躲在胡同里,脏乱差的小餐馆。

    “御膳房的东西是给宫里人吃的,你们南楚不也是如此么。”

    “说的也是,御膳房做的东西本就不好吃,还是百姓做的东西好。”

    “百姓做的东西总是有股子亲近味儿。”

    寒风卷着街角烤红薯的甜香掠过,林臻压下心头涟漪,正色道:“轧毛机做好了没有?我已让张俪派人去蛮蒙收购了,大批羊毛不日就到。而且陛下也答应了,将宫里闲置宫女送来轧毛,这可是关乎两国长久利益的大事。”​

    楚惜灵睫毛轻颤,杏眼亮得惊人:“早就备好了,还在试用阶段。我本想先用少量羊毛试织件衣物,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

    她踮脚拂去林臻肩头雪粒,指尖残留的酸甜气息混着狐裘的软绒,在冷空气中漾开。​

    林臻眸光灼灼:“成果如何?织出来了吗?”​

    “哪那么容易?”楚惜灵叹着气,揪了揪狐裘毛领,“绣娘们连羊毛衫是什么都不知道,毛线只能手工慢慢纺,进度慢得很。”

    她说话时呼出白雾,在两人之间凝成朦胧的纱。​

    林臻摩挲着腰间玉佩,沉吟片刻道:“我去请陛下下令,让宫女们都住进书院,由你亲自教导。等她们学成,再分散开传授技艺。这样一教十,十教百,武清开发区的羊毛工厂很快就能捡起来。往后纺织羊毛便是大乾的支柱产业。”​

    楚惜灵猛地抬头,眼底泛起水光:“若真能成,大乾百姓就再也不用怕冻死了。”

    她握紧林臻的手,指节因用力泛白:“夫君,说实话,去年北疆冻死百姓有三千余人,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因为不管是南楚,还是你曾经的世界里,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说到这,话音戛然而止,她别过脸去,狐裘垂落的流苏扫过林臻手背。​

    林臻也忽然心情失落。

    我们百姓是最淳朴的,可偏偏要受这种折磨。

    两人漫步,行至城西小拱桥,桥下溪流早解了冻,却泛着浑浊的灰绿色。

    腐叶与碎瓷片在水面打转,岸边结着层油亮的黑冰,腥臭味裹着寒气直往鼻腔里钻。

    林臻皱眉捏紧了腰间革带,青筋在指节间凸起:“奶奶的,去年就和工部提过要清理河道,维护水源的事儿,今年还没动作。”​

    他指着下游方向,几个百姓正将木桶里的屎尿秽物倾倒进河。

    黄褐色的液体砸破水面,惊起群灰扑扑的乌鸦。

    “你看,百姓就这么随意地把排泄物倒河里,长此以往,整条护城河都得废掉!”

    林臻甩开楚惜灵的手,大步就要往工部衙门方向走。​

    他倒要问问工部的人,本世子说话还好不好使。

    楚惜灵急忙追上去,狐裘下摆扫过满地碎冰:“夫君!别冲动!”

    她抓住林臻的衣袖,淡蓝裙角扫过结冰的石阶,“宋尚书现在为了全国修路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建设大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惹事儿。”

    林臻顿住脚步,转头望向楚惜灵。

    她发间垂落的珍珠步摇在寒风中轻晃,与眼底的坚定光芒交相辉映。

    “我知道,这件事情我本就交给了工部侍郎,既然没做,就必须得有惩罚。”

    说完林臻继续往前走,楚惜灵快走几步紧紧跟在后面。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飞了栖在残柳上的寒鸦,也惊破了京城冬末的死寂。​

    ......

    暮色将歇,残雪在工部衙门的青瓦上泛着冷光。

    林臻牵着楚惜灵的手踏过汉白玉阶,狐裘扫过鎏金门钉,惊起檐角栖息的寒鸦。

    门前石板纤尘不染,匾额上“工部”二字在灯笼下熠熠生辉,连阶前青铜狴犴兽的利爪都擦得能映出人影。​

    护城河臭气熏天,工部门楣一尘不染。

    这不禁让林臻想起后世。

    周围破败的老旧小区和烟尘滚滚的修路施工现场簇拥着一栋巍峨壮丽的朝廷办公大楼。

    朝廷的建筑永远那么完美,百姓的东西永远没人在意。

    甚至上头发下来的钱、补助金等,他们除了修路就是挖沟,没有别的用处。

    林臻记得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条路。

    年年挖,年年修,就是修不完。

    好像比修地铁都困难。

    但那座偏僻的六线小城市根本就不需要地铁。

    “世子!”两名玄甲护卫猛地挺直腰杆,佩刀撞出清脆声响。

    为首的络腮胡汉子疾步上前,抱拳时袖口扬起淡淡松香味。

    “尚书大人今日去勘查南城门,侍郎孙大人正在当值。”

    林臻颔首示意,靴底碾过结着薄冰的地砖,发出细碎的咔嚓声。​

    穿过游廊时,楚惜灵的目光被廊下新刷的朱漆吸引。

    漆味混着墙角梅枝的暗香,在寒风里凝成奇异的味道。

    “这工部倒是也挺勤勉大嘛。”她轻声调侃,指尖划过冰凉的廊柱,“连门楣都比别处鲜亮三分。”

    林臻冷笑,掌心攥紧她的柔荑:“金玉其外罢了,永定河的腐臭味都快飘到宫墙根了。”​

    正堂内,黄花梨大案上摊着泛黄的舆图,狼毫笔搁在翡翠笔洗里,墨迹已干涸大半。

    孙凯的青袍下摆沾着墨渍,正弓着背誊写公文,听见脚步声慌忙抬头。

    看见林臻阴沉的脸色,他手中狼毫“啪嗒”掉在宣纸上,洇开一大片墨团。​

    “参见世子!楚夫人!”孙凯踉跄着起身,官帽歪斜,险些碰倒案上的青铜博山炉。

    沉香袅袅中,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不知世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林臻目光扫过案头堆积的卷宗,突然抓起一份河道修缮奏折,纸张在指间发出刺耳的撕裂声:“永定河的水都臭成泔水缸了,你他妈闻不见?去年秋猎时我怎么交代的?”​

    孙凯双腿发软,“扑通”跪坐在青砖上,蟒纹补服在寒风里簌簌发抖。

    “世子赎罪!下官岂敢忘您的训示。十天前冰河刚解冻,下官就调了三百人疏浚河道,还在沿岸立了告示牌...”他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愈发哽咽。

    “可那些愚民根本不听劝!白日刚清理完,夜里又把粪便倒进去,连告示牌都被砸了!”​

    楚惜灵轻蹙黛眉,上前搀扶起孙凯。

    她的狐裘掠过他颤抖的肩膀,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兰花香:“孙侍郎请起。”

    孙凯被她这个动作吓得诚惶诚恐,尴尬地站起来。

    楚惜灵望向林臻紧绷的下颌线,柔声道,“夫君,河道治理本就是个水磨工夫。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习性,便是派千人万人日夜清理,也是徒劳。”​

    林臻喉头滚动,将未出口的斥责咽回肚里。

    他瞥见孙凯官服下摆沾着的泥浆,怒意消了几分,走到紫檀木椅前落座,指节叩击扶手:“说说,如今工部人手如何?”​

    孙凯慌忙整了整官帽,亲自捧来青瓷茶盏。

    茶汤里浮着两片嫩绿的龙井,热气氤氲间,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不瞒世子,水利这一块确实是下官主管,但现在国家很大,工部人手有限,仅仅是辽东水利修缮就已经去了大半。如今河道巡检只剩二十人,连修缮皇陵的差事都......”​

    楚惜灵端起茶盏轻抿,忽然瞥见窗外影壁上的砖雕——那是幅“大禹治水”的图案,却因年久失修,大禹手中的耒耜已缺了个角。

    她灵光一闪,放下茶盏道:“夫君,我有一计,我们可以招募百姓,沿河设‘净河卫’,由工部发放饷银,既解决人手问题,又能让百姓自觉维护河道。”​

    林臻摩挲着腰间玉佩,目光亮了起来。

    可随即想象,又摇了摇头:“不妥。百姓绝不能有执法权。”

    林臻别的不了解,还不了解百姓么?那手里但凡有一丁点权力都得想办法最大化。

    别到时候河道没治理好,再多制造些吃拿卡要的贪官出来。

    “主意是好主意!但这个静河卫绝不能让百姓来做,还是从兵马司派人吧。”

    楚惜灵翻个白眼:“瞧你说的,兵马司就不是百姓的孩子了?其实都一样。我们只要设立奖惩制度,举报倒污者赏银,屡教不改者罚修堤岸。工部再设立一个举报箱,让百姓互相监督,久而久之,河道自然就干净了。”

    也有几分道理。

    林臻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随即他忽然又想起什么,转向孙凯:“对了,问上次跟你提到的‘化粪池’,推广得如何?”​

    孙凯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苦笑道:“百姓嫌那玩意儿晦气,说把秽物聚在一起会冲撞土地公。城西李记豆腐坊的掌柜,宁可把泔水倒进河里,也不愿……”​

    “愚昧!化粪池里都是肥水,到时候统一拿到田地里还能增长粮食,他们懂个鸟?”

    林臻猛的拍案而起,震得茶盏里的水花四溅,“明日起,让京兆衙门配合,凡拒不使用化粪池者,停发物资补助!我倒要看看,他们还吃不吃饭!”

    盐巴他望向楚惜灵,见她正用绢帕擦拭溅到袖口的茶汤,眉眼间满是思索。

    “灵儿,你可有要补充打?”​

    楚惜灵将湿了的绢帕叠好,忽然想起白天那个茫然的农妇。

    她起身走到舆图前,纤细的指尖点在永定河支流上:“我觉得除了惩戒,更要教百姓‘利’字。鼓励他们在河边种芦苇、菖蒲,这样既能净水,又能编席换钱。”

    她转身时,狐裘上的珍珠流苏晃出细碎的光。

    “夫君,我突然发现一件事情。”

    “你说。”

    “大乾京城的水结冰是在十一月中旬,而解冻则是在二月。也就是说,河水结冰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而我们现在的物资运输方式还是马车,这样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运输吞吐量很小......嗯......”

    楚惜灵一个吞吐量直接把孙凯说懵了。

    这个词,在这个世界也就林臻能懂,他几乎是瞬间理解了楚惜灵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挖几条运河,促进京城漕运?”

    “对,如果能有四条运河贯穿京城,那吞吐量将会大大增加,而且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好主意,四条运河分别去往不同的方向,连接几条宽敞的大河,这样不管是东西南北的货物就都能自由进出京城,贸易量成倍增长。而且也能给来京城找工作的壮丁一份活计,解决就业难题。”

    “没错!”

    林臻望着舆图,说道:“那就从永定河开始。孙凯,你立刻发布招工告示,扩宽永定河,把河上的矮桥一个一个全部拆掉,重新修建,费用我和国库各出一半。”

    “夫君不可!”楚惜灵连忙阻止,“我们这样做就相当于是在做慈善,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

    林臻鬼魅一笑:“呵呵呵,夫人放心,我对赚钱这种事情还是很有心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