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年身形穿破虚空,神光微闪,显形而出。
他缓步上前,站在洪毅身后,与他一同望着面前的桃树。
“洪毅,谁规定,只有科举,才是读书唯一的出路?”
洪毅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抬头。
当看到李景年那张笑眯眯的面孔时,洪毅整个人都傻了。
山神大人竟然就站在他身后!
洪毅瞪大了眼睛,目光死死地盯着李景年,脸上除了震惊以外,还有浓浓的敬畏!
“拜……拜见山神大人!”
李景年微微一笑,伸手虚扶。
“洪毅,不必多礼。”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洪毅强忍着激动,拱手说道:
“回禀山神大人,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出路,不就是科举吗?”
“若无法科举,读书又有何用?”
李景年面色平淡道:
“那是他们,不是你。”
“洪毅,我问你,你可想读书?”
洪毅呆了一下,下意识地说道。
“想!”
他当然想!
他怎能不想读书?
只是他也很清楚,自己读书完全就是‘无用功’,他注定无法走上科考之路。
李景年笑了。
“既然想读书,那就读。”
听闻此话,洪毅想都没想,无奈地摇头苦笑。
“可是不能科举,读书又有何用?”
洪毅说完,就有些后悔了。
这话若是被其他人听了去,免不了一番数落,怕是要以为他自甘堕落了,尤其此时还是在对山神大人说。
但李景年却没有半点不悦,反而笑容愈发地浓郁。
“洪毅,你读的书,还是太少。”
“在你眼里,读书,就是为了科举?”
洪毅茫然地看着李景年,不说话。
在他看来,的确如此。
若是无法科举,读书确实没用。
至少对他而言,没用。
李景年淡淡道:
“天地之大。”
“有人自幼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人为民请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人悬壶济世,医人病痛,著医书而亲尝百草,不惜以身试毒,终得医家圣典,造福世人。”
“有人寄情山水,以布衣之身,行走山岭三十年,为江山绘图,终得江山万里图,寸寸量无遗。”
“有人以笔为刀,以墨为锋,执笔呐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人,有的没有功名,有的甚至连半点功名都没有,难道他们读书无用?”
洪毅一下怔住了。
他张了张嘴,愣是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与此同时,洪毅的内心深处,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山神大人说的这些人,洪毅虽不曾全部知晓,但自然每一点都能找到耳熟能详的对比人物。
他们,的确没有半点功名!
可他们,却青史留名!
洪毅声音干涩,下意识地说道:
“他们……他们都是伟人……”
李景年淡笑道:
“伟人,也是人。”
“他们也是从你这个岁数过来的。”
“其中很多人,或许他们幼时的条件还没你好,所遇到的挫折困难要比你多得多。”
“但他们依旧能够做到,那么试问你为何做不到?”
“在你眼里,读书无用,不过是你对自己不自信,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正所谓: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读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你是否金榜题名,而在于,你能否将一身所学,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
“你若喜欢读书,那就读。”
“只要你愿意读书,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辜负你。”
洪毅浑身巨震!
此刻的洪毅,脑海中不断回荡着李景年的话。
读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是否金榜题名,而在于能否将一身所学,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
洪毅目光渐渐明亮,整个人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是啊!
他不能科举,无法入朝为官,那又如何?
读书,本来就是为自己而读!
若是能将自己一身所学,用在现实中,那读书就有用!
这一刻,洪毅终于明白了读书的真正意义!
洪毅醒悟这一点后,激动得脸色涨红,当场跪在地上,朝着李景年重重磕头!
“多谢山神大人指点迷津!”
李景年笑容更加温和,虚空一抬,将洪毅搀扶起来。
“洪毅,记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洪毅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洪毅心若明镜,念头通达!
困扰他多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洪毅整个人浑身轻松!
嗡!
就在这时,洪毅的身上,忽然散发出一抹淡淡的文气!
李景年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抹诧异。
“没想到,一语点醒梦中人。”
“这洪毅,竟因读书之悟,踏入了儒道,身负文气。”
“看来,他果然是天生儒种,天生就该读书。”
所谓儒道,就是以文入道。
读书人读书养气,文气在身,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当然了,现在的洪毅,只是刚刚踏入儒道,身负文气,还无法做到那些。
可假以时日,未尝没有机会。
此时的洪毅,内心暗自思索。
山神大人说得对!
读书,就是为自己而读!
不能科举,无法入朝为官,那又如何?
他一样可以靠读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洪毅朝着李景年拱手行礼。
“山神大人,若无你指点,洪毅此生必然蹉跎。”
“从今日起,洪毅必然刻苦读书,不负山神大人厚望!”
说完,洪毅转身就跑了。
洪毅就回到了家里,将母亲当年没有烧完的书本全部找出来。
这些书,都是洪毅当年省吃俭用,一点点买回来的。
当年母亲不让读书,一把火烧了许多。
好在,还剩下一些残破的。
洪毅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书整理好,然后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这些书,洪毅已经读过不知道多少遍,早就已经倒背如流。
可现在再读,洪毅却发现,自己以前都白读了!
此时的洪毅,读书,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仔细品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甚至,洪毅还会将书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事情相互印证。
正如山神大人所说。
读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将书中所学,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
若是无法将书中所学用在现实中,那读书就是死读书!
看到洪毅如此发奋图强,李景年心中甚慰,盼着他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儒。
大儒,那可是了不得的存在!
读书人想要成为大儒,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既要有才学,又要有与之匹配的德行!
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若是有才无德,就算读书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衣冠禽兽罢了。
转眼过去,就是三天时间。
这三天里,洪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偶尔出去买一些吃食,就一直窝在屋子里读书。
饿了就吃馒头喝水,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
若是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洪毅就记录下来,等有时间了,再去询问李景年。
看到洪毅如此刻苦,周围的邻居们全都傻眼了。
“这……这洪毅是魔怔了吗?”
不过村民们这会儿也都没空去管洪毅是怎么了。
近来七天,一直都在下大雪,整个天地都被大雪覆盖。
天气变得极其严寒。
庆云县的百姓们为了抵御寒冷,全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裹着厚厚的被子,窝在炕上瑟瑟发抖。
“好冷啊!”
“这个冬天,怎么比去年还冷?”
“是啊,去年就冻死了不少人。”
“今年若是再冷下去,怕是又要冻死人了。”
“唉,这都是命啊!”
百姓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这样的鬼天气,对百姓们来说,简直不要太煎熬了。
百姓们每天除了吃饭,就是躲在被窝里睡觉。
如此难熬的天气,也只有睡觉,才不用遭受寒冷的煎熬。
可是,若是睡着了,感觉不到寒冷,那也就忘了去烧柴火。
等柴火烧完了,屋子里的温度也会降下去。
到了那个时候,就会更冷。
而且,由于今年发生了瘟疫,虽然被李景年治好,但许多百姓也因此没时间去备柴火。
如今,百姓们家里,都没有多少柴火了。
若是天气一直如此寒冷,百姓们甚至都撑不到明年开春!
没有柴火,总不能把家里的家具都烧了取暖吧?
若是连家里的家具都烧完了,那百姓们就只能被活活冻死!
此时,一个百姓裹着厚厚的被子,在家里走来走去。
“真是的,早不下雪,晚不下雪,偏偏这个时候下这么大的雪!”
“若是再下下去,家里这点柴火,怕是连十天都撑不过去了。”
“十天?”
“你若是每天都在家里待着,不出门,怕是连七天都撑不过去。”
百姓媳妇没好气地说道。
她刚把炕烧热,若是每天都待在家里,也就只能烧七天左右。
除非,减少每天烧柴火的量。
可若是减少每天烧柴火的量,那屋子里也不会太暖和。
到时候,还得忍受寒冷。
百姓媳妇说道:
“要不,你去山上捡点柴火回来?”
百姓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这年头,山上哪里还有什么柴火?”
“自从发生了大祟、瘟疫,又加上大旱,山上早已是寸草不生。”
“就算是有心的植物生长出来,树木也长不了那么快。”
“现在,家家户户都缺柴火。”
“若是能捡到柴火,哪里还轮得到咱们?”
百姓媳妇翻了个白眼。
可是她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事实。
“唉,若是再不下雪,咱们可就完了。”
“其实,咱们还算好的。”
“起码家里还有一些柴火。”
“那些家里连一点柴火都没有的人,怕是要活活冻死!”
百姓媳妇这番话,倒是提醒了她丈夫。
他朝着外面看去。
此时,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呼啸。
若是没有足够的柴火取暖,绝对会被活活冻死!
一想到那些家里没有柴火的话,就要在这样的鬼天气里硬扛。
百姓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希望老天爷开眼,可千万别把人活活冻死。”
整个庆云县,所有百姓都是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