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土拨鼠的松鼠 作品

第189章 大秦遣使的意图

乌孙使者讲说结束,毡房内陷入沉默。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以前,他们虽听闻东边有一个叫“秦”的国,但总觉得离他们远,没多少直观的感受,比较虚无缥缈,就算那大秦强,能有多强?大秦强又关他们什么事?

可现在听了乌孙使者讲述,那个叫作“秦”的国家在他们的感受中不再虚无缥缈,而有了具体形质,实质性的强大扑面而来,让他们真真实实感受到东边是真有那么一个强大的国。

但大秦强大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因为大秦与他们隔了段距离,倒是一直欺压他们的月氏与大秦相邻,要是能傍上大秦,他们也许就不用再担忧月氏人。

良久后,乌孙王看向毡房内的一众头领,问道:“诸位认为当与秦人如何相处?”

一名乌孙首领出声道:“我认为当与秦人交好,成为大秦的正式建交国,别的不说,与大秦建交,月氏人也会对我等忌惮三分!”

另一乌孙首领道:“我们必须派人到大秦学习,其他国家部族在大秦学习,我等却不学,定会被远远落下。”

又一乌孙首领道:“还有要到大秦去开设那店铺,将我们的东西卖到大秦,不能落于他人。”

就在这时,一乌孙首领问道:“诸位头领想法很好,可有未想过秦人能否看上我们?我们有什么东西能打动秦人?”

这话让毡房又陷入沉默,他们乌孙不过一西域“小”部族,有啥能被秦人看中,让秦人愿意同他们正式建交?

但这次的沉默未过太久,一人道:“大秦皇帝陛下派使者向我等回访,显然有和我等建交之意。我等虽不同大秦相邻,却与月氏相邻,大秦恐是要对月氏下手,想让我等与其共击月氏。”

这个猜测很合理,在地理位置上,月氏人正好处在他们和大秦的中间,秦人很可能是想让他们一起夹击月氏。

但实际上,在李念规划的发展计划中,同乌孙交好不只是为对付月氏,还有为日后继续开拓西域铺垫。

月氏人必须要被解决,因为月氏正好位于大秦往西域的路上,月氏不解决,总感觉大秦向西域进发会受到威胁。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算匈奴不将月氏打得西迁,大汉强盛起来后,也一样会对月氏出手,实在是月氏所处的位置不好。

冒顿对月氏出以重拳,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只是因为月氏欺压过匈奴:解决了月氏,匈奴能更好影响控制西域诸国。

现在,匈奴大概不再会成为历史上的匈奴,取代匈奴对草原和西域产生影响的是大秦,匈奴曾干过的一些事,自然得由大秦来做。

由于月氏所处位置的关系,即使月氏人愿意归顺臣服大秦,同样会被大秦针对,除非他们愿意将土地归于大秦,族人化为大秦子民。

听到这位头领的话,一些首领松了口气。

他们怕的不是大秦要用他们,而是他们没有被大秦用的价值,大秦愿意用他们,说明他们对大秦有价值,那便有机会傍上大秦。

何况,月氏人和他们敌对,大秦如果真要对付月氏,就算不给他们好处,他们也一定要帮帮场子。

一首领道:“如此正好,月氏人一直欺压我等,大秦要是有意收拾月氏,我等可出手相帮。这是机会,难道各位想被月氏一直欺压?”

没人想被月氏人欺压,但实力不如月氏人,被欺压也难反抗,可月氏再强能强过大秦?若得大秦撑腰,以往所受的屈辱说不定都能讨还回来!

乌孙王看向乌孙使者,问道:“大秦新年之时,月氏可曾派使者拜贺秦皇?”

乌孙使者道:“回大王,月氏人自是派了使者前去。不仅是月氏,匈奴、百越各部、东胡等都派了使者,只是……”

回想起大秦新年时发生了场景,乌孙使者顿了下方才继续:“东胡使者对秦皇陛下出言不敬,被秦皇陛下当场驱逐。”

这引来了乌孙王等人的兴趣,“那东胡使者如何出言不敬?”

乌孙使者将东胡使者在章台宫内的话复述了一遍,听后,乌孙王道:“东胡这是在对大秦和匈奴建交不满,认为大秦损害到了他们的好处,才派了使者,未想激怒了大秦皇帝。”

说到这,乌孙王似乎明白了什么,道:“东胡和大秦间恐有一战!”

听到这句话,众多首领都看向他,许多首领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东胡虽算草原上一霸,但跟大秦还是有差距吧?

一头领发声表达了这种质疑:“东胡虽不弱,但也无法和大秦相比,东胡敢和大秦交战?”

乌孙王道:“有时未真正交手,不会认为自己比对方弱。且东胡未必会对大秦出手,它可能会攻打匈奴!”

乌孙王终于想通了他隐约明白的那点是什么:“东胡恐怕还会设法联合月氏人一同出兵,所以大秦皇帝才派使者回访我等。大秦皇帝当真深谋远虑!”

从东胡使者入宫拜见时,大秦皇帝应当就已想到要和东胡

、月氏一战,然后决定派使者到他们这,让他们限制月氏。

在乌孙王等人商议时,另一边,一座布置装饰在乌孙部族内算是豪华的毡房内,刘季睁开了双眼,还未等他看清环境,一个听不懂的女声传来。

刘季循声看去,只见是一名异族美人正在对他说话,刘季微微眯了眯眼,立马回想起来。

这不是那乌孙王在欢迎他们的酒宴上送给他的那名美人?

未想他刘季在大秦还未娶妻,到这异邦却有人送美人给他,看来这趟被陛下派来出使是对了,可惜昨天喝了太多酒,什么也没发生,但美人已被送到房里,也不急于一时。

这异族美人不仅容貌身段好,看他的目光也让刘季很舒服,那是一种敬佩崇拜的目光,真该让那些在沛县背地里说他娶不到妻的人好生瞧瞧:乃公我不缺女人!

伊雅对刘季确实很佩服,这位大秦使者虽看起来比大秦使团人要年长,但男人老点不算啥,重要的是有能力、够强。

这位大秦使者很显然就是位有能力的强者,连大王和首领们都像小弟一样围绕在其身边,此人在大秦的地位定然不低,要是能随他去传闻中的大秦,应当是件不错的事!

看了看毡房外的漏进来的日光,刘季道:“现在是何时辰?”

见伊雅一脸茫然,刘季反应过来,这名异族美人听不懂大秦之言,笑道:“忘了你不懂我大秦之语,公子所言果真极对,当设定一种语言作为诸国间的通用语!”

不久后,刘季所在毡房内,大秦使团的主要成员齐聚,众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昨日之事。

大多数人都相当兴奋,也有成员面带忧色,刘季看向这些人,问道:“谷昭、黄章……你们几个愁眉不展,可是这些吃食不合胃口?”

他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吃食而担忧,是故意如此问。

名叫“谷昭”的使团成员叹了口气,道:“大使,我不是因为吃食不合胃口而愁,而是昨日我等……担忧会坏了此番出使之计!”

昨日玩的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担忧,昨天他们跟中了邪一样,身为大秦使者,居然干出了那些荒唐事,传回咸阳,会不会被陛下认为损坏了大秦的形象?

跟乌孙国的舞女一起跳舞,还跟乌孙王和首领比试谁尿的更远……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刘季,却见刘季不在意地笑了笑:“原来你等是在担忧这!”

刘季起身走到担忧的那几人身边,拍了拍几人肩膀:“尽管放心便是,此番出使定能成功。若不成功,我刘季会向陛下禀明情况,所有罪责由我一人承担!这段时日,诸位兄弟尽管吃喝享乐,莫要担忧,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了,还有我刘季在前面顶着!”

本来还担忧的几人在听了刘季话后,莫名安心下去,一使团成员道:“怎能让兄长一个人担罪?要真出了事,也算我一个!”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怎么能让刘季兄长一个人担责?兄长如此讲义气,咱们也得支棱起来!

刘季右手向前虚按,让众人停下说话,他道:“诸位兄弟情谊,刘季在此谢过,但莫要如此,事情未到那般境地,若不信,稍后便知!”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毡房外传来一阵人声。

那是乌孙人的语言,虽然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但众人听出了声音主人是谁,是乌孙王来了,听声音还挺高兴。

刘季当即领着他们出了毡房,只见在毡房外,乌孙王带着乌孙众位头领,看向他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这明显是带着善意,想要和大秦交好,而且,乌孙王等人看向刘季兄长的眼神也很特别,那是佩服尊敬的目光。

昨天干的那些事不仅没让乌孙王他们感到不满,还挺满意?

不愧是兄长,连这些异族都被他所折服!

简短交流后,使团众人也懂了乌孙王等人的来意,昨日是欢迎他们,不算双方正式会见,今日才是。

昨日那座进行酒宴的毡房,乌孙王和乌孙众头领正式接见大秦使团。

刘季站在使团众人最前,持着旌节,朗声道:“秦人刘季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贵邦,今见过大王、众位头领!”

在沛县看狗打架时,刘季虽觉得自己一定会有出息,但也没想过会被秦皇任命为使,代表大秦出使异国,堂堂正正站在一族之王面前报出自己的姓名,异族的君王还得恭恭敬敬听着。

刘季又道:“皇帝陛下言乌孙虽不为大秦之邻,却能遣使恭贺,可知此国为善国,可为大秦之友邦,此国既有诚意,我大秦为礼仪之邦,自当还礼!”

“今吾等奉陛下之令还礼于大王,送锦百匹、绸缎六百匹、盐两万斤、纸三百张、琉璃器四百件……”

听到乌孙使者翻译过来的话,乌孙王和众头领脸上笑容更甚,起身领着众头领朝东南方向致谢:“谢皇帝陛下!”

他们这般高兴,不仅是因大秦皇帝给他们的回礼这么丰厚,更因那句“可知此国为善国,可为大秦之

友邦”。

这代表大秦皇帝认可他们,觉得他们乌孙可以做大秦的友邦,也即他们能傍上大秦这座靠山。

当然,还的礼也让他们很高兴,今日听乌孙使者讲过大秦的诸多事物:像锦是一种丝滑柔顺的布料,可涂染多种颜色,绘制多样图案;像盐,秦人现在有一种雪白毫无杂味的上好之盐;像纸在大秦也是稀罕的物事,还有那琉璃器……

更是被乌孙使者说成是天下难得的珍贵之物!

这些东西被大秦皇帝作为礼物回赠给他们,足可见秦皇对他们的重视,礼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秦皇对他们的态度。

乌孙王故作感叹道:“我等送皇帝陛下不过些许普通物事,陛下回赠这般多珍贵之物,实受之有愧!”

刘季道:“大王莫出此言,大王送与陛下之物并不普通,何况大王不远千里派使朝贺,此中情谊更胜其他,陛下所重者正是大王这份心意!李念公子曾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正是此理!”

乌孙王连连称是,对始皇帝又是一阵致谢,心中却在暗道:‘那李念公子的确非同一般,若要和大秦融洽相处,断不可得罪!’

乌孙使者给他们讲过李念,知晓李念是秦皇准女婿,也是秦皇极为器重的一位大秦贤人,在大秦地位极高。

将礼单上的礼物向乌孙王讲了一遍后,刘季道:“皇帝陛下回赠于大王之礼正在帐外,大王可要一观?”

乌孙王当然想现在就看一看,瞧瞧这些东西都是何等模样,但他按捺住了,决定先把和大秦建交的事定下来,反正礼物在那又不会跑。

乌孙王道:“多谢使者好意,但暂先不看。听使者转述大秦皇帝陛下之言,皇帝陛下可是……有意与我等建交?”

听到乌孙王如此直白的询问,刘季知晓此番出使的任务应是稳了,道:“不瞒大王,吾等奉陛下之令出使贵邦,确有与贵邦建交之意。只是与我大秦建交和与他国建交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