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雨11 作品

第422章 旅游拓展,翠谷村的华丽蜕变

在成功解决编织材料供应问题后,翠谷村的编织产业逐渐恢复了生机。

编织培训班的年轻学员们也在不断进步,他们的作品开始出现在村里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

与此同时,村里的旅游项目也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王大山每天都在村子里忙碌着,他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今天,他来到了村子里新开发的夜景灯光区域。

这里已经安装好了各种灯光设备,将村子里的自然风光和编织文化元素巧妙地展现了出来。

“小李,你觉得这些灯光效果怎么样?”

王大山转头问身边的小李。

小李兴奋地说:“王支书,我觉得效果特别好!晚上打开这些灯,咱们村肯定特别漂亮,游客们肯定会喜欢的。”

王大山点了点头,说:“嗯,一定要保证灯光的质量和安全性。这可是咱们村新的旅游亮点,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两人正说着,老张走了过来。

老张是村里负责篝火晚会筹备工作的,他一脸兴奋地说:“王支书,篝火晚会的场地已经布置好了,烤红薯、烤玉米这些小吃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游客们来了,肯定能让他们玩得开心。”

王大山笑着说:“老张叔,辛苦你了。篝火晚会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让游客们感受到咱们翠谷村的热情。”

离第三批游客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翠谷村的村民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做着准备工作。

王大山也没有闲着,他又开始琢磨如何进一步拓展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天,王大山在和村里的一位老猎人聊天时,得知村子后面的山里有一片野生果园,每到秋天,各种野果挂满枝头,十分诱人。

王大山听后,心中一动,他想,能不能把这片野生果园开发成一个旅游采摘项目呢?

回到家后,王大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秀兰。

秀兰听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大山,这个想法挺好的。游客们来咱们村,不仅能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编织文化,还能亲自采摘野果,肯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得到秀兰的支持后,王大山第二天就带着小李和几个村干部,来到了那片野生果园。

他们仔细查看了果园的情况,发现这里的野果种类丰富,有野草莓、野葡萄、野山楂等等,而且果实饱满,味道鲜美。

“王支书,这片果园真不错啊!要是开发成采摘项目,肯定能吸引不少游客。”

小李兴奋地说。

王大山点了点头,说:“不过,开发这个项目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确保游客的安全,这片果园在山里,得设置一些安全标识和防护设施。其次,要对野果进行合理的采摘,不能过度采摘,破坏生态环境。”

大家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议。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先对果园进行清理和规划,设置安全步道和采摘区域,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引导游客采摘,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果园的生态平衡。

在准备采摘项目的过程中,王大山还遇到了一个难题。

村里的一些村民对开发野生果园有些担忧,他们担心游客的到来会破坏果园的生态环境,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消除村民们的顾虑,王大山再次召集村民们开会。

在会上,他详细地介绍了采摘项目的规划和安全措施,同时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乡亲们,咱们开发这个采摘项目,是为了让咱们村的旅游发展得更好,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但是,我们绝对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果园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而且,采摘项目的收益,也会有一部分用于村里的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改善。”

王大山诚恳地说道。

听了王大山的话,村民们的态度逐渐转变。

一位老村民站起来说:“王支书,我们相信你。只要能保证环境不被破坏,我们支持你开发这个项目。”

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后,王大山的干劲更足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野生果园采摘项目终于顺利完工。

第三批游客到来的那天,翠谷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游客们一下车,就被村子里的美景和热情的村民所吸引。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游客们首先参观了编织厂,体验了编织文化和编织比赛。

接着,他们来到了村子中央的小广场,参加了各种农家游戏,感受了传统的乡村乐趣。

中午,游客们品尝了丰盛的农家菜,对翠谷村的美食赞不绝口。

下午,他们来到了新开发的夜景灯光区域,欣赏了美丽的夜景。

傍晚时分,游客们来到了篝火晚会现场。

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夜空,大家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品尝着烤红薯、烤玉米等特色小吃,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子。

“王支书,你们这儿简直太棒了!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有趣的乡村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游客兴奋地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笑着说:“谢谢您的夸奖。只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