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以后的准备。
两天的时间过得飞快, 谷茉每天在两家之间来回奔波,忙得不可开交。为了给小摊儿增加人气,她还特意去找了严秀娥,请她帮忙吸引顾客。
家事顺利了,严秀娥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傍晚时分,晚风轻拂,七月的炎热被一阵阵凉意所取代。
一天下来休息的知了,开始在柳树旁热闹地鸣叫,伴随着田间的蛙鸣,一声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奏曲。
清水河边的柳树旁,同样热闹非凡。
谷茉的小摊儿简单地摆了起来,四五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了四五把凳子,还有一个可以推动的小木车,上面支着可活动的木桌,还配备了菜板、菜刀和各种调味料。木桌下摆放着洗净的黄瓜和焯熟的土豆丝。
蒸好的凉皮和朱大娘煮好的玉米团已经放在了干净的盆里。
谷茉还贴心地在桌子上放了油灯,小车上也挂起了明亮的灯笼。
这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平时安静的河边,吸引了过往行人停下脚步,好奇地走过来瞧瞧。
“小茉啊,你在忙些什么呢?”果然,谷茉的摊位刚搭建不久,严秀娥就带着她平日里交好的妇女们来了。
谷茉放下手中的活计,微笑着迎接她们,“姨姐,你来了,我这刚做好的凉皮和浆水鱼鱼,你要不要尝尝?”
严秀娥自然不会拒绝,她转头对身边的桃枝娘说:“桂花婶,咱们去尝尝吧,小茉的手艺你可是知道的,看看她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桂花婶点头答应,“好,那个小茉啊,做饭可是顶顶的好吃呢,咱们都去尝尝吧。”
桂花婶毕竟是村里年岁较长的人,说话更有分量,她一说完,这些妇女们都纷纷点头。
村里有新鲜事,通常是妇女们先知道。如果自己不去看看,明天村里人讨论这事儿时,自己就插不上话了,谁愿意落后呢?
说话间,人群纷纷涌向谷茉的摊位,张望着。从板车上传出的阵阵香味,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不等严秀娥开口,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方家媳妇儿,你这做的啥好吃的啊?我闻着还挺香的。”
“婶子,这是我们家的传统手艺,浆水鱼鱼和凉皮,你们要不要尝一碗?”谷茉笑着招呼,同时手脚麻利地开始调制凉皮的调味汁。
大家看着谷茉手中的碗里,那白嫩嫩像面条一样的东西,里面还放了黄瓜丝、土豆丝,还有辣椒丝,这红红绿绿的颜色,看起来非常诱人。
严秀娥注意到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碗里的美食,便大声问道:“小茉啊,你这凉皮怎么卖的?给我来一碗,我尝尝鲜。”
“五文钱一碗,浆水鱼鱼也是这个价格。不过今天我这小摊儿刚开张,统统只卖三文。”谷茉知道严秀娥是在帮她,便大大方方地报出了价格。
但除了严秀娥,只有桂花婶一个人说要买一碗。
芸香在一旁看着着急,心生一计,跑到谷茉身边,假装小声说话,实际上声音却很大,“嫂子,镇上的天下客不是要买你的菜谱吗?你为什么不卖给天下客,到时候只怕是五两银子都有呢。”
谷茉打算和天下客合作的事情,她已经和朱大娘说过了,只是顺口一提,没想到芸香却记在了心里。
当谷茉宣布她和镇上的天下客合作时,人群中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这方家媳妇儿,你真的和天下客做生意了?”
“你们做的什么生意?也给我们讲讲吧。”
“芸香,你可别乱说,这么一点东西能卖五两银子?”
妇人们此刻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对谷茉的问题像倒豆子一样,不停地问。
芸香一听,心里暗自高兴,但嘴上却装作风轻云淡的样子说:“我骗你们有什么好处?你们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地问我嫂子,她怎么回答啊?婶子们,去茶楼听书还要买杯茶呢。”
大家一听,都明白了芸香的意思,觉得花三文钱买一碗可能以后价值五两银子的食物,也不算吃亏。于是,众人纷纷掏钱,在小摊上坐了下来。
这一晚的生意,全是女人,谷茉看着小桌上坐满的客人,觉得有些好笑,女人的八卦心真是天生的,刚才芸香还帮忙,这会儿却跟着那些婶子们说八卦去了。
方玉竹是个话不多的,以往也基本不和村里那些姑娘小媳妇的东家长西家短的,被这人堆里的气氛弄得有些尴尬,最后被谷茉打发去河边捞小龙虾了。
前几天归安嚷着要吃,今天正好在河边,就去捞一些。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对谷茉赞不绝口,谷茉这才谦虚地说:“多谢大家这么捧场,今晚这些小吃你们觉得味道怎么样?”
“方家娘子,你这手艺真是了得,这么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得这么美味,怪不得天下客要找你合作呢。”说这话的正是邓